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场具有爱国救亡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救亡图强,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倡导并进行了变法运动。谭嗣同是这场运动中的左翼激进分子,他政治思想中的民权思想与封建君权思想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戊戌变法中 ,谭嗣同是最富有人格魅力的英雄人物 ,他的杰出思想和果敢行动是中华民族脊梁挺直的体现 ,他以其光芒四射的人格魅力而血曜汗青。  相似文献   

3.
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从开始到失败仅持续了103天,因此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戊戌变法失败之快,结局之惨,可谓历史仅见。变法者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做一个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必是坦荡之人。但若仅仅是坦荡,那又过于个人化,除此之外,还应具备忠诚、无私等品质。潭嗣同就是君子。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戊戌变法”的引领者,为改变中国当时衰败的状况,他愿抛头颅,洒热血,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发起爱国运动。虽然“戊戌变法”仅存活了103天,但它凝聚的是谭嗣同这样的铁血男儿拯救民族危亡的英雄气概。在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没有逃跑,反而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在狱中,他坦然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千古绝句。  相似文献   

5.
史学界一般将谭嗣同定位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或改良运动左派人物,这一观点有失偏颇。谭嗣同是一位典型的改良主义者,其根据有二:其一,谭嗣同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其思想均未越出康有为的变法轨道;其二,在1898年之后,惟有梁启超才真正继承了谭嗣同的思想,而将谭嗣同奉为旗帜的革命派,其主张与谭的思想只是“形似而实不是”。革命派扬嗣同而抑康粱,不仅是对康、梁、谭个人之不公,而且也混淆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真实界限。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运动,其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他们反对旧学、倡导新学,主张设议院、开国会、伸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对封建制度及封建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猛烈的批判,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谭嗣同的表现尤为积极突出.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抨击君主专制及其理论基础、纲常名教,宣传维新变法,并身体力行,积极投入维新变法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哲学主导思想的转变及其实践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早期受王船山唯物主义思想影响,故其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后来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其哲学主导思想转向了主观唯心主义。这种哲学主导思想使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关键时刻陷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的迷误,并直接导致戊戊变法的失败。但是,谭嗣同的血并没有白流。他“冲决网罗”、思想解放的伟大精神与自我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对中国近、现代的伟大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搁下中国近代史,回顾戊戌变法的一百零三天,在这场近乎垂死挣扎的革命中,确有太多人物值得重新思考。而说到举足轻重的戊戌六君子,不得不特别谈到谭嗣同。他手戴镣铐仰天长笑的模样,是历史书总不忘绘上的,叙述者总不忘提及的,追念者总不忘慨叹的。这一形象成为了百日维新的象征,以至于在一般百姓心目中, 这已完全掩住了定国是诏本身。谭嗣同以外的五君子,用偏狭的说法评价,那就是从他们坐囚车赴刑场的种种精神状态看来,就难比谭嗣同的毅然决然。他理应是维新过程中最激进最竭力的一个,剖析他的所为不失为剖析变法失败的一条佳径。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动荡时期,谭嗣同以率直、果敢与坚毅的品格和行为展示于戊戌变法的政治舞台,以敏锐的思维成书了时代性的《仁学》。由此,谭嗣同的思想脉络与活动轨迹不仅受到了中国学者们的多视角研究,也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关注。在中国学术界,谭嗣同研究的思想理论层面与学术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那么,日本学术界对谭嗣同的研究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在此,透过小野川秀美、高田淳、坂元ひろ子三位学者的研究,再现日本学者视野中的谭嗣同及其对谭嗣同的研究脉络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说:“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能进步。”那么,什么是民族魂呢?在读了《近代爱国人物剪影》之后,我找到了答案——爱国主义,就是民族的灵魂。巍巍中华之所以几经忧患,备受挫折而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因为,中国人民始终没有丧失这种爱国精神。尤其是近百年来,爱国主义精神在谭嗣同、林觉民等革命先驱者身上,得到了最具体、最生动的说明。大家都知道为戊戌变法献身的谭嗣同。他青年  相似文献   

11.
《谭嗣同》这篇课,涉及到一场复杂的政治斗争。在戊戌变法运动中,谭嗣同属于激进派。变法失败后,面对清廷顽固势力的反扑,他本可以脱身暂避,却选择了流血牺牲。对他的这一选择,人们在评价上历来是有争议的。一种意见认为,谭嗣同用自己的流血来激励国人,推动中国改革运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国,我们都知道是指国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明明有机会逃生,却放弃了机会。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相似文献   

13.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是清末戊戌改良运动中的激进派。有冲决封建网罗和向旧制度旧文化挑战的勇气,对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在当时都产生过较大影响。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招作为戊戌变法殉难的“六君子”之一,在北京菜市口慷慨陈词,从容就义。谭嗣同短暂的一生和甘肃有着不解之缘。他父亲谭继洵从一八七八年(光绪四年)春来甘肃做官,先任“巩秦阶”道道台(治所在天水),接着就升任“甘肃布政使”(一省的行政长官),一直到一八九○年(光绪十六年)春升调湖北巡抚离兰,前后历时十一年之久。在这十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暨湖南戊戌维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谭嗣同为改革殉难100周年之际,由湖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南省谭嗣同研究会、湖南省历史学会、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湘潭师范学院、长沙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及浏阳市政协等单位联合发起,由湖南省政协、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市政协、浏阳市人民政府、浏阳市政协和湖南省谭嗣同研究会精心筹备并主持举办的“谭嗣同暨湖南戊戌维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9月28日至30日在谭嗣同的家乡浏阳市举行。这是建国以来,也是戊戌变法失败后100年来首次举办以研讨…  相似文献   

15.
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和康、梁一起倡导维新变法。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亲政,大肆搜捕维新党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都设法躲藏逃脱,而谭嗣同“竞日不出门,以待捕”。当时许多好友曾上门劝其暂避,都被他一一拒绝。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从容赴难。这并不是谭嗣同一时感情冲动,而是来自对中国变法革新的失望,企图以死来唤起民族意识。事实上,在维新阵营内部,众多维新志士在思想上并不一致,民权思想的分歧更大,其中集中表现在康、粱和谭嗣同民权思想的差异。康有为从十九岁起到理学大师朱次琦门下学习三年,他的的内心深深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主张变法维新以不破坏君权为限度。他把君权神化为“天下归往谓之王”,“君者,国民之代理人也,  相似文献   

17.
谭嗣同人格魅力探析李秀云谭嗣同,晚清思想界的一颗流星,以其璀璨夺目的人格光辉照亮了中国中世纪的漫漫黑夜。作为近代“中国为国流血第一烈士”,他的牺牲如同闪电一样撕裂了沉沉压顶的乌云,在撼人心魄的雷鸣声中奏响了近代国人人格新生运动的序曲,也为现代人及未来...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谭嗣同思想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生杨晓伟在戊戌变法百年祭前夕,为纪念维新运动的主将谭嗣同,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台湾中华仁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谭嗣同思想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8月27~3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代表双...  相似文献   

19.
学完高一"戊戌变法"后,学生对维新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尤其对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举印象深刻.但也有不少学生对谭嗣同选择赴死有激烈的争议,认为死得不值.  相似文献   

20.
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法研究室和上海兴业幻灯制片厂又制作发行了一批配合历史教学的幻灯片,内容包括:革命导师马克思;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上海小刀会起义;甲午海战;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谭嗣同;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