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叶枝 《收藏》2013,(9):84-90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发展历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瓷画装饰艺术受当时文人画风的影响,瓷绘以写意为多,风格豪放、潇洒,笔意酣畅纯熟,体现了文人的审美趣味。而呈色既淡雅又浓重的青花钴料为实现这种文人趣味和笔墨韵味创造了极佳的物质条件。这种文人审美趣味在明代瓷绘中的人物纹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人物纹饰亦特别丰富多样。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不少青花人物纹瓷器,在此精选几件以供鉴赏。  相似文献   

2.
尹青兰 《收藏》2007,(6):74-76
山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题材。瓷器上绘制山水纹开始较晚,大约兴起于元代。明代的山水纹瓷一般出现在民窑青花器上,早、中期大多绘云气、海水仙山等组合,或将其作为其他纹饰的衬景。真正具有独立构图的山水纹瓷始于明末。天启青花山水纹多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逸笔草草的写意风格,使纹饰具有豪放脱俗的情趣,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3.
孙艺灵 《收藏界》2010,(2):68-68
一、青花山水人物瓷觚 这件青花山水人物纹瓷觚高38.5厘米,口径18厘米,系清代福建德化窑制品。 青花山水人物纹瓷觚造型仿商周青铜觚,呈大撇口,长颁,腹中部鼓凸,底足外撇,器型挺拔,器身上下以凸弦纹上饰如意云头纹相隔,上下分别绘山水人物和瑞兽呈祥图纹饰。  相似文献   

4.
一、青花山水人物瓷觚这件青花山水人物纹瓷觚高38.5厘米,口径18厘米,系清代福建德化窑制品。青花山水人物纹瓷觚造型仿商周青铜觚,呈大撇口,长颈,腹中部鼓凸,底足外撇,器型挺拔,器身上下以凸弦纹上饰如意云头纹相隔,上下分别绘山水人物和瑞兽呈祥图纹饰。  相似文献   

5.
正明代瓷制坐墩,目前发现以正统至景泰时期所制为最早,制作种类丰富,所见有青花狮子绣球、竹叶梅花、方胜、五彩番莲等纹样。据称,青花狮子绣球坐墩的尺寸最大有直径至50厘米者,俨若一方小瓷桌。而五彩绣墩尤为炫目出奇,展示出成熟的明初彩瓷制作技术。其做西番莲纹样,花瓣、花蕊及缠枝卷蔓等组成了颇为繁复的镂空纹饰。以红、黄二色设为花瓣、花蕊,又深浅两种青花为缠枝,青花及彩色部分皆使用留白方法绘  相似文献   

6.
刘昕 《收藏界》2014,(10):67-71
明确意义上的“文人瓷”,始于清成丰年间以程门为代表的文人用浅绛彩拟元人之法绘画于瓷上的瓷器。程门之子程言于1895年在“浅绛山水人物将军罐”上的绘画,诠释了文人瓷的“六如之法”(图1)。至民国时,以“珠山八友”为首的绘瓷艺人们或以新彩作画,或继续拟“六如之法”,迅速地确立了民国新“文人瓷”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民国文人瓷的快速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熙晚期.釉下彩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地饰于同一器物上。这种新出现的装饰技法,俗称为釉里三色。康熙釉里三色,是以素白坯为地,用竹刀先刻划出主题纹饰轮廓后,再根据需要在纹饰上填绘铜红色料与钻料着色的釉里红、青花;豆青为铁料呈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  相似文献   

8.
正鼻烟是舶来品,但鼻烟壶却是中国人发明。明代时,鼻烟从国外流入我国。到了清代,吸食鼻烟流行,科尔沁蒙古部与满清世代联姻,于是吸食鼻烟、欣赏烟壶的新时尚迅速传播到科尔沁草原。乾隆中期,鼻烟壶制作艺术达到巅峰,玉石、玛瑙、翡翠、琉璃、陶瓷等材质纷杂;琢碾、彩绘、内画、雕漆等工艺变化无穷;扇形、方形、葫芦形、瓶形、荷包形、桃形、人物形等式样繁多。值得一提的是,青花加紫,俗称"青花釉里红",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又增  相似文献   

9.
陈锐 《收藏界》2011,(9):45-49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瓷笔筒"(图1),高16.1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17.5厘米,敞口稍撇,中腰微束,底略外倾,造型优美。通体施白釉,器内光素无纹,内底有数处缩釉,器外壁绘青花人物故事图案,玉璧形外底边露胎,  相似文献   

10.
刘明杉 《收藏》2010,(4):34-36
明末清初的人物纹瓷器上,很多表现的是当时盛演的戏剧故事,其中红拂故事纹流传较广。其品种以青花为主,也有五彩瓷;器型既有文人青睐的笔筒等书案文玩,又有筒瓶、棒槌瓶等大件的厅堂陈列瓷。  相似文献   

11.
明代民窑青花瓷器中的婴戏纹饰,最早出现于永乐、宣德朝。成化至嘉靖期间,此种纹饰逐渐增多,到天启、崇祯时已成为一种主要纹饰,较多地表现在青花瓷器上。  相似文献   

12.
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青花釉里红"就是由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绘纹饰,也属于"釉下彩"的一种。"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烧出,清朝乾隆以后俗称"青花加紫",以色彩绚美著称。蓝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  相似文献   

13.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2,(10):137
粉彩花鸟纹大口尊喇叭形直口,粗颈,鼓腹,高足外撇。器身通体绘缠枝纹,颈部与腹部开光,内绘花鸟纹。粉彩发色淡雅,纹饰绘法精细,胎体厚重,釉面光润。年份为清代晚期。青花缠枝皮球花纹套盒圆柱形,三层相叠,上有一盖,通体饰青花缠枝皮球花纹。青花发色深沉,笔法流畅,胎体洁白,釉面光润。年份为清乾隆、嘉庆时期。  相似文献   

14.
棠樾 《收藏界》2010,(1):49-51
在陶瓷艺术史论中,文人瓷画应当是指一种典型的瓷绘艺术风格,发展阶段包括晚清时期的浅绛彩瓷、民国时期的新粉彩瓷以及这两种瓷绘艺术样式在当代的传承流变。追溯文人瓷画的兴起,必须探讨浅绛彩瓷在晚清时期缘何得以应运而生;追溯浅绛彩瓷的应运而生,又必须探讨御窑倒塌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5.
藏鉴有约     
鉴定:《收藏界》文物古玩鉴定专家向专家借双慧眼给藏品讨个说法专家依据藏品照片得出鉴定结论,仅供参考。照片鉴定每件收费50元。如需刊登交流,另加刊登费50元。青花山水人物纹香炉口沿与圈足施深褐色釉,并阴刻纹饰。香炉内施半釉,圈足内不施釉。炉体上绘山水人物,笔法粗犷,流畅,青花发色深沉。釉面有莹润感,表面无贼光。时代为清中期。  相似文献   

16.
明代天启年间是中国青花瓷人物纹饰题材创作的汇集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物纹饰除继承传统风格之外,还创制了具有本朝特点的人物纹饰,如此时的梦幻人物纹饰,人物脚底饰以链条纹,以示脱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4,(19):172
这是一尊别具特色的青花梅瓶,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瓶身修长,有八棱。瓶身中部4条白龙凸起,衬以青花海水、火焰纹,瓶肩和下腹部各绘青花云头纹,内画凤穿牡丹纹。八边形的瓶身上绘着4条白龙,在以青花绘成的海水与火焰中升腾而起。繁缛的花纹与龙身留白的简洁使主体纹饰更加突出,体现了元代青花瓷器所特有的表现方式。瓶肩部的云肩纹内绘着象征富贵与吉祥的凤穿牡丹和麒麟穿牡丹的图样。近足处的如意云头纹里也画满了牡丹花叶。  相似文献   

18.
晚清、民国时期,陕西渭河以北的民间窑场曾烧造出大量青花瓷,这些青花民瓷涉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虽是粗瓷产品,却展现出北方民间极有韵味的瓷绘艺术。随着现代社会对艺术品喜爱的“返璞归真”,这些手绘“土青花”瓷越  相似文献   

19.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3,(1):134-134
青花花卉博古动物纹盘 酱色口,盘边饰剪影式如意云头花卉纹,盘心边一周锦底开光内绘花卉。主体纹饰为花卉博古动物纹,牡丹寓意富贵;花几上置瓶子寓意平平安安;一函书寓意博古通今,诗书传家。诸多美好的祝愿汇集在一起,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青花发色深沉而典雅,绘法规整,釉面光润,胎体白而质坚。年份为清乾隆。  相似文献   

20.
陈建欣 《收藏界》2010,(1):35-37
文人绘瓷现象始于浅绛,经过新彩瓷绘过渡发展到新粉彩瓷绘,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认知。 关于浅绛彩瓷的创烧年代通常有以下几种提法。 1.部分学者认为浅绛彩瓷画创烧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清末的同治、光绪时期和民国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