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编写说明     
湖北省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 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英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相似文献   

2.
编写说明     
湖北省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 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外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相似文献   

3.
各市、州、县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办公室、招生考试中心):我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 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外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普通高考湖北卷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4.
各市、州、县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办公室、招生考试中心):我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 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外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普通高考湖北卷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5.
编写说明     
湖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英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高考分省命题的精神,自2004年起湖北省普通高考实行分省命题。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高考实行分省命题,并没有改变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的性质,分省命题是以全国统一的高  相似文献   

6.
编写说明     
湖北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 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外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高考分省命题的精神,自2004年起湖北省普通高考实行了单独命题。到2006年高考,分省命题的省份将达16个,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这里仍须强调指出的是,高考中实行分省命题,并没有改变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的性质,分省命题是以全国统一的高考考试大纲为基础的,其基本要求、基本标准和基本  相似文献   

7.
湖北     
湖北省2004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为省命制试卷,文科综合科目和理科综合科目的考试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考科目改革实行“3 X”方案,X的最终形式为综合科目。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综合科目的考试试题应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和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利于高校选择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同时对加强中学阶段学科渗透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7年高考试题命制色彩纷呈,但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甲卷、乙卷和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单独命制的试题仍然起到了总领全局、指引方向的作用。各省自主命题基本思想与全国卷相协调,出现了多套试题、取材多样、理念与导向一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新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范福生 《教学考试》2024,(13):11-12
<正>2024年1月19日到20日包括河南省在内的九省举行了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的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其他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题。本文在简要地分析“河南试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建议。从2021年秋季开始河南省采用了新教材,今年考试的形式依然是“3+综合”,因此,本次适应性考试与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结构、题型、题量完全相同,试题严格地根据课程标准来命制,全卷依托高考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采用“3 X”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共命制了八套综合卷。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是全国惟一既参加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又参加高考“3 X”科目设置改革试验的省份,今年高考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单独命制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省卷)”。从政治学科部分看,该卷具有以考查学科内综合能力为主,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现择其中第36题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教育部同意,1999年上海市结合本地情况,单独命制了供上海地区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的“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卷。我们以教育部有关文件,并以199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卷”为样板,在命题思路与试题特点上向全国“综合能力测试卷”靠拢,首次命制了“上海卷”。“综合能力测试”(含“综合科目”下称“测试卷”),体现了高考改革在命题中“把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方向。以语文卷为例,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当时的情况,较多考查的是语文知识,如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采用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第二套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试题基本上依据《考试说明》编制,在试卷内容、试题结构、命题设计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沿袭了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和方法。文科综合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的高考历史试题(含各种历史单科试题和综合科目测试卷中的历史题目),主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此外,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授权,上海市有关机构亦命制供本地高考使用的历史试题。为叙述方便,前者统称高考历史“全国试题”,后者称为高考历史“上海试题”。全国试题  相似文献   

16.
一、命题指导思想1999年是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的一年。广东省试行“3 X”科目改革 ,同时进行高考内容的改革 ;全国“3 2”科目组试题也是遵循教育部关于高考制度改革意见中高考内容改革的原则进行命制的。命题总体上更加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依据《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 ,试题设计增加能力型和应用性试题。考虑到广东省试行“3 X”科目改革 ,选化学科作为考试科目的考生群体水平与 1998年全体理科考生(都考化学 )水平有较大差异。广东省“3 X”科目中的化学命题 ,在坚持多年来高考化学命题指导思想与试卷设计基本框…  相似文献   

17.
一、文科综合科目试题的命题模式1 998年、1 999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的《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以下简称“保送生测试题”)中 ,尽管绝大多数试题采用“文理综合”形式 ,但手法新颖 ,匠心独运 ,令人耳目一新 ,且试题本身呈现出多学科交叉渗透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文科综合科目试题的命题模式由此初见端倪。从试题设计命制的角度观之 ,命题模式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 )全综合类试题。即试题设计命制将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知识全方位地交叉渗透、综合在一道试题或一个题问之中 ,试题的切入点和题问不侧重、不倾…  相似文献   

18.
邓亮 《教学考试》2023,(18):58-61
<正>2022年是全国八省(市)开展新高考改革的第二年,各地的高考地理试题由原来的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逐渐转向地方独立命制,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通过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甲、乙卷与地方命制的试卷可以发现,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于考生在人文地理方面的要求有所增加,不同地区的试题风格各显特色,展现了地理学视角下的人文情怀,彰显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这一明亮的色彩。针对高考试题中涉及的人文地理(解题)思维,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考试》1999,(10)
明年将实行“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浙江省,日前出台了2000年“3 X”方案。据介绍,该省高考改革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经征询意见,在浙江省招生的所有高校都将选择 X 为综合科目。明年高考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占一定比例,以后其比重将随着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加大。各中学要按原定教学计划进行正常教学,反对开设以应付综合能力测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二、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考试时间、分值同全国卷。“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愿始分满分各为260分,考试时间各为150分钟。为保证阅卷的公正公平、减少评分误差,“理科综合”和“文科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引人注目的作文试题终于呈现于世。其优劣得失以及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导向和启示,任由考生、家长、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等有识之士恣意评说。纵观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作文2套试题以及17个省市自主命制的17套作文试题,笔者认为,今年高考使用的19套作文试题颇具亮点,其特色是鲜明的,作文的命制思路对提高广大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对2010年以及今后高考作文试题的命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