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企业的业务人员进行横断面问卷式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发现:若专业对口,高职毕业生将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有较高的工作满意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若专业对口,高职毕业生将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有较好工作绩效;在合作气氛较好的工作组织内,个人教育背景方面的差异导致的个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将会小于合作气氛较差的工作组织内的同类差异;无论高职或普通高校毕业生,劳动者特征诸因素与工作特征诸因素结合匹配的差别直接影响工作绩效;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应付技术更新和职业变换时,将更能适应一个动态环境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天津教育》2009,(6):13-13
和普通高校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相比,天津市30余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备受招聘企业青睐。根据天津市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35%以上的高职院校有15家,其中5所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更是100%找到工作。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都在压缩开支,高职院校毕业生有技术、上手快、适应能力强、待遇要求不高等因素成了他们的就业优势。天津市高职院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教育,调整学生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教育经济学理论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大学生能力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动力模型,并使用对工作单位中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生能力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理论和工作特征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我国大学毕业生形成的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不显著。工作经验、高等教育层次和个人能力对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能力、工作稳定性、对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团队合作的程度以及参与决策的机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编问卷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普通高校毕业生有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所调查的被试中接近1/3的学生处于较高的就业压力水平;毕业生就业压力存在显著的学科及性别差异,文科学生就业压力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p<0.05),女生就业压力显著高于男生(p<0.01);不同类别大学生普遍将就业压力的原因归于社会就业现实状况不佳等外部因素,较少考虑个人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5.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反映两个方面的状态:一是就业岗位所提供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技术及个人发展前景等是否符合就业主体的个人预期;二是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即用人单位能否为毕业生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层次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岗位。要达到毕业生就业的这两个基本状态,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订单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开设受市场欢迎的专业,培养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反映两个方面的状态:一是就业岗位所提供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技术及个人发展前景等是否符合就业主体的个人预期;二是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即用人单位能否为毕业生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层次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岗位.要达到毕业生就业的这两个基本状态,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订单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开设受市场欢迎的专业,培养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反映两个方面的状态:一是就业岗位所提供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技术及个人发展前景等是否符合就业主体的个人预期;二是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即用人单位能否为毕业生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层次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岗位。要达到毕业生就业的这两个基本状态,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订单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开设受市场欢迎的专业,培养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张英莉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6):11-12,38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心理层面既具有与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同的状态,也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在此,阐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四种显著心理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从中寻找出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有效心理调适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国1000多所高职院校的惟一代表,在近日举行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大会上作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浙江省16所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部分高职毕业生进行实证调查获得的10746份问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就业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但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基于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趋同化,且极少的社会资本并不能影响其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er education to work among graduates with a master’s degree,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over-education. We relate to an ongoing debate on whether too many students undertake a master’s degree, and the consequences a surplus of graduates may have. Our data show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er education to work has not become much more difficult during the period 1995–2013, despite a hug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Unemployment rates fluctuate, but were lower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than at the beginning. Regarding over-education, we find an increas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observation period, but a striking stability in years when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rose sharply. When considering all educational groups together, we find no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business cycl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over-education. However, we find some exceptions when looking at different subject fields.  相似文献   

13.
This qualitative and longitudinal study focuses on graduate employ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mployment path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present professional trajectory from higher education to working lif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graduates from two different study programmes at Linköping University in Swede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 More specificall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how graduates construe their professional trajectories in terms of their envisaged future work as senior students, and later as novice and early-career professionals with 18 and 34 months of work life experi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duates’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and vision of their future work change over time. The set of categories, depicting the graduates’ vision and experiences of their professional trajectories, do not seem to follow a specific temporal and logical progression in their career. Rather, they appear in different order and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ime after graduation. The results, instead, endorse the discourse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need for flexibility and employability on the labour market.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把广大基层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还受到就业观念、就业条件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政府、基层以及毕业生四个方面都要积极转变,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既有利于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又有利于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出路大体上可分为直接就业型、自主创业型、努力升学型。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仍存在困境,尤其是存在许多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适应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工作的实行。因此,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工作,应着力强化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出路的意识,全面构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支撑体系,以及努力搞好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a 2009 national survey on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in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graduates’ place of work to their birthplace and where they attend college, using a conditional logit mode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graduates tend to stay to work in their birthplaces or places of study, controlling for economic, higher education,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Graduates from Project 211 key universities and those with graduate degrees are more likely than non-211 graduates or bachelor or associate graduates to leave their birthplaces but stay to work in their places of study. To balance the distribu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s, existing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should be broken down and more emphasis plac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们必须准确了解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为此,我们对重庆市的人才市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旨在认清高职生的市场需求,提高认识,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832名甘肃省毕业研究生的抽样调查,从工作落实率、签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职业取向、求职过程、期望工资五个方面描述了甘肃省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研究生的保留工资平均为2433.48元;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就业现实是一致的,已经签约的研究生对所找到的工作基本满意。大部分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自主创业越来越得到大部分研究生的认同;研究生对就业指导有较高的需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应积极向研究生拓展。  相似文献   

19.
面对择业,毕业生表现出不同择业心态,从而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此,要从解决毕业生择业心态不平衡入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就业指导活动,强化就业指导各项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创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挑战.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高职院校应切实加强创业教育工作,积极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以保障学生的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