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席新 《现代教育科学》2006,(5):121-122,112
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一些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喻泽民 《贵州教育》2007,(15):25-26
现状 一、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子女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在对农村学生家长的调查中了解到他们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看法是:"有儿有女交代先生""父母养其身无法养其心",即是把子女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把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和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父母承担的主要是提供子女受教育的物质条件,缺乏对子女培养教育的系统考虑.  相似文献   

3.
陈静 《广西教育》2008,(20):40-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意见》颁布以后,家庭教育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广大农村的家庭教育问题却没有明显改善:一些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一些家长习惯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托给学校,把学校的管理责任无限放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差;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粗暴,缺乏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紧密。这些家庭教育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促使笔者提出了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春燕  陈进宏 《文教资料》2008,(12):107-109
现代社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一部分家长由于忽视子女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忽视子女性格和情感的培养,忽视子女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忽视子女的劳动能力培养,使一部分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已是社会变迁中的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就社会变迁中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一些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犯罪少年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问题很多,表现形形色色。有的家长把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只注意为子女提供优越条件,忽视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对子女的要求,不管正当与否,都千方百计予以满足,而对子女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组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家长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子女身心健康成长更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等因素,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一、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农村家长只重视子女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子女思想品德的发展。许多农村家长把培养子女简单地理解为学习好,认为培养子女就是让子女学习文化知识,只要子女成绩好,就等于其他一切都好,把子女能否考到高分作为衡量子女好坏的…  相似文献   

9.
吴志鹏 《生活教育》2009,(12):34-35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教育者,学校应该把家长看作是一种教育资源而不是教育对象。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  相似文献   

10.
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是近年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教育话题,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重点关注的一大主题。通过对福建省3个城市1 836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家长在参与家庭作业的各维度上表现良好,在父母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子女数量、子女就读年级及子女学业成绩等方面存在差异。学校作为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阵地,建议基于家庭的特征、差异与教育需求,以及家长的家校沟通能力、教育能力等实际情况,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和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效果,推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冉玉平 《孩子天地》2016,(4):228-229
幼儿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是一种积极、必要的社会活动,在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有很多,而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家长们头疼的问题。就当前我国幼儿家庭教育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误区。本文就主要分析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以及改善措施,希望能给广大幼儿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家长大多缺乏教育子女的能力 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手段不当.有的家长驰骋商场,遨游股海,腰缠万贯,却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自以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便是最大的负责;有的家长长期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缺乏了与孩子的感情交流;有的家长用粗野蛮横的不当方法对待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了敌对情绪,造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提升相对贫困家庭子女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升相对贫困家庭子女的能力发展和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积极、有效、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助于相对贫困家庭子女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消极、无效、不良的教养方式对相对贫困家庭子女自我效能感提升起阻碍作用。目前,以教养方式提升相对贫困家庭子女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是:家长教育理念相对传统和落后、家长教育行为失当、家长教养方式质量有待提升。为此,应完成家庭教育理念的自我觉醒,运用适宜的教养行为开展家庭教育,加强外部资源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是人成长中极为重要的教育,作为家长首先应把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摆在首位,并作为主线一以贯之。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和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一些家长总是重智育轻德育,以为社会的发展将愈来愈看重人的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身难忘的。就近年全国的家庭教育而言,确实有了这样几个变化:家长对子女由单纯的情感支配向理智的爱升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家庭教育由单纯关心知识学习向重视教育孩子做人转变,家庭教育的方式由简单的家长式向平等、民主转变,家庭教育工作由城镇逐步向农村展开并逐步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已从专家谈、报刊登,发展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和行为的转变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相当一些家长受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在如何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方面存在种种困惑,他们不知道怎样去爱孩子,怎样去教育孩子。有的家长把追求孩子获得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而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求知、生存、合作、发展的能力;有的家长对素质教育认识偏颇,逼迫孩子非要通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发达地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2010年10月开始,笔者对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惠州相关市县进行了调研。需要说明的是:(1)我们把家庭教育事业看作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宣传、指导、服务、管理等工作,是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但家庭教育事业不是家庭教育本身、不是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赵忠心 《班主任》2011,(11):35-36
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父母都是教育者,都担负着家庭教育的任务。虽然在教育子女时,多数情况下是某一个家长单独实施教育,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却是通过家长集体的工作实现的。因此,要顺利地进行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都必须做到对子女态度一致,要求、教育统一。不能父亲是这种态  相似文献   

19.
薛英 《文教资料》2007,(13):184-18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广大独生子女家长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尤为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儿童的成长要接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而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但目前,儿童家长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教育无方等问题。本文在对家庭教育的概念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基础上,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具体论述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金悦  张旭 《安徽教育》2013,(3):11-12
<正>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有一个光明前途,家长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作为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者,为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隐患感到担忧。一、依赖学校,忽略家庭教育的责任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因此,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自己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孩子的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