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对老唐卡     
胡玉华 《收藏》2007,(6):135-136
这对唐卡是在一个藏家朋友手中购得的。其中一幅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大寿时,赏赐给千里迢迢前来为其祝寿的西藏六世班禅的,以表彰其在藏传佛教和汉藏友好交往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图1)。另一幅是西藏政府为答谢乾隆皇帝对六世班禅的盛情接待和表彰,而特制噶玛·钦巴像唐卡进贡给乾隆皇帝的(图2)。  相似文献   

2.
裴晓军 《收藏》2010,(1):108-112
唐卡的产生 藏传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门类的宗教艺术,而“唐卡”是其中最具藏民族特点的绘画艺术。“唐卡”是藏语,没有准确的语源,目前流行的解释是绘在棉布上的宗教绘画,通俗的解释是以藏传佛教人物造像和佛典故事为题材的卷轴画。  相似文献   

3.
叶星生 《收藏》2007,(12):52-57
唐卡是流行于藏区的一种宗教卷轴画,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国唐”和“止唐”两大类。国唐包括刺绣、堆绣、贴绣、缂丝、织锦等丝绸类唐卡。“止唐”主要指绘在布或绢上的唐卡。还有一种为木版单色印刷后再填色的唐卡,但传世量不多。唐卡主要用于在各类寺院和民舍经堂悬挂,供佛徒香客顶礼膜拜、修行观想。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宗教的发展,唐卡以其庞大的内容体系、独特的民族形式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4.
徐磊 《收藏》2012,(24):54-59
近年来,西藏文化大热。很多人都渴望一睹雪域高原的魅力——如梦如幻的神山圣湖,仓央嘉措唯美的情诗,随风飘曳的风马旗,不停摇转的经筒,响彻云霄的梵呗,当然,还有精美绝伦的唐卡。从时间上说,唐卡可大致分为,古董唐卡和当代唐卡。那么,目前唐卡的市场表现如何?与古董唐卡相比,当代唐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呢?在11月2日至4日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上,中国唐卡大师、热贡画院院长娘本的唐卡作品吸引了很多藏家的关注,这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探寻唐卡收藏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增太加 《收藏》2014,(9):21-21
中国邮政首次权威发行 唐卡绘画大师亲手绘制 纯金纯银确保升值潜力 十相自在摆件彰显大气 大师亲自创意个性化票 加持并限量发行量稀少 所有藏品内含唐卡均为唐卡艺术大师以天然矿物颜料手绘完成。藏式原生态装裱,并由九世活佛赛赤大活佛加持祝福,缘至方得。  相似文献   

6.
叶星生 《收藏》2013,(15):16-23
本文节选自廖奔主编的《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之叶星生所著《唐卡》一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叶星生先生是著名的藏学研究者、收藏家,同时长期在西藏生活、工作,又曾跟随十世班禅画师学习藏画,对唐卡有精深的研究。本文撷取叶星生先生《唐卡》著作中的部分内容,主要对唐卡的题材和内容加以介绍,企望读者对唐卡艺术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恒凯  胡玉华  张冬青 《收藏》2007,(4):126-126
藏传佛教供奉之唐卡样式,种类繁多,有手绘唐卡和织绣唐卡等。织绣唐卡又有平绣唐卡、堆绣唐卡、打籽绣唐卡、发绣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等,其中发绣唐卡较炒见。胡玉华收藏传佛教唐卡多年,所藏唐卡种类齐全,  相似文献   

8.
叶星生 《收藏》2013,(8):16-23
本文节选自廖奔主编的《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之叶星生所著《唐卡》一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叶星生先生是著名的藏学研究者、收藏家,同时长期在西藏生活、工作,又曾跟随十世班禅画师学习藏画,对唐卡有精深的研究。本文撷取叶星生先生《唐卡》著作中的部分内容,主要对唐卡的题材和内容加以介绍,企望读者对唐卡艺术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唐卡为藏语音译,意为画在布面上的卷轴画,蒙古语称唐卡为"布斯吉如格",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形式,明代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唐卡也随之传入。五当召是内蒙古规模最大藏传佛寺,也是保存唐卡最多的寺院,根据我们调查,五当召现存唐卡达466幅,几乎每座殿堂都保存着数量不等的唐卡。这些唐卡除少数张挂在供人参观的殿堂内,大都深藏佛殿密室,有的甚至存放在柜内很少对外展示。几百年来这些唐卡作为供奉,张挂在昏暗的殿堂内,外界人极少有机会接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你到过雪域高原,到过神秘而美丽的西藏,除了醉心于这里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外,还会被那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宗教文化所吸引,而唐卡便是藏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有1300年多的历史,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8,(10)
正Q:曲智先生,很荣幸可以与您就区块链与艺术品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区块链技术在艺术品领域里对艺术品真伪鉴别、反欺诈以及解决中间信用问题上能做出很大的贡献。举例来说.您创作一件唐卡作品后,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赋予这件作品代码,来证实这个作品是出自本人之手,以及保证这个作品所有的流通环节可靠。今天,第一个问题,如果区块链技术与唐卡艺术在未来产生了交融与结合,您是否看好其发展前景?曲智:基于唐卡的特有创作情况,及当下收藏市场现状,我们一直想要做的就是将来能为每位画师或者每件作品,建立一套完善的追  相似文献   

12.
胡春涛 《收藏》2007,(9):176-178
唐卡,是雪域高原盛开的一朵瑰丽的艺术奇葩,是藏族智慧与才识的结晶。唐卡又称唐喀或唐噶,藏语意思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3)
正从过去寺院、家庭的供奉之物,到如今在市场流通,唐卡逐渐褪去神秘的外衣,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为藏家所重视。那么,在这样的转化中,当代唐卡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的趋势又在哪里呢?F 20年,沧海桑田2014年,刘益谦以3.48亿港元天价收藏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成为市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于唐卡收藏来说,明代唐卡存世量稀少,18、19世纪的清代唐卡占据主流。过去,国内藏家出于信仰去请唐卡,一旦收  相似文献   

14.
潘深亮 《收藏》2010,(1):80-85
唐卡是藏语译音,原意是不同质地的卷轴画。它赋色艳丽,流光溢彩,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一枝奇葩。唐卡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西藏土蕃王朝时期就已出现。后经过历代匠师们的艺术实践,唐卡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数量也不断增加。现存世最早的唐卡是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的画作,但存世数量不多。存世量最多的是17、18世纪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13)
正清代宫廷的唐卡画唐卡艺术历史悠久,是西藏绘画特有的艺术种类。"唐卡"一词源于藏语的音译,意为各种质地的宗教卷轴画。西藏地域广袤,唐卡的风格也异彩纷呈。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内地以及中亚、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的佛教艺术影响,尤以中原汉地绘画的影响最为深远。清宫唐卡的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贡品,即西藏政教首领达赖、班禅,甘肃、青海、蒙古等地宗教领袖,以及章嘉、阿旺班珠尔、阿嘉等驻京的呼图克图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9,(6)
正唐卡是触碰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千百年来,唐卡画师们怀着虔诚之心,精心绘制智慧之神,祈祷赞颂、消除孽障、增长财富,祈愿弘法长久,获得善业菩提心,福德之力获得长寿之身、无上菩提之正果,成为众生解脱之导师!唐卡如同佛法传承一样神圣,接受传承者很少有人把唐卡仅视为艺术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4,(9):171-171
唐卡,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精细精美的工笔画”,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堪称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相似文献   

18.
王丽 《收藏》2015,(5):129-131
唐卡被誉为我国藏地的美丽密码,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近年来,唐卡作为藏族艺术品的代表,已经走近大家的视野。而其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吸引了大批藏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和喜爱。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2014年11月27日凌晨公布,此前预估值为8000万港元的巨幅明代永乐  相似文献   

19.
嵇旭 《收藏界》2010,(5):130-130
今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卡大师果洛·希热布大师携其108幅精心创作的唐卡应邀到东莞长安图书馆展览。  相似文献   

20.
冶存荣 《收藏》2001,(10):42-43
唐卡,藏语,为大多绘制佛教图像,用彩缎装饰而成的卷轴画。一般常见的唐卡,长宽都在一米左右,然而一幅世界罕见的巨型唐卡《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人观》(以下简称《彩绘大观》)已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问世。黄南州同仁县被称为“热贡艺术之乡”,这里是彩绘、彩塑、木刻、堆绣、建筑装饰等民间艺术的集中制作地,形成了顿有影响的“热贡艺术”。数百年来,“热贡艺术”不胫而走,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及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信奉佛教的广大区域。《彩绘大观》就诞生在这样的沃土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