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今年五十四岁,有二十七年的教龄。几年来,我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教导,坚持用雷锋精神教育学生,使孩子们在革命的道路上健康成长。一九七二年八月底,我到红旗小学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开始工作就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如班上有的同学讲下流话、偷东西等。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学生打架、拆板凳脚做枪、用小刀刻桌子,撕书叠方块赌博等不良现象。怎么办呢?我认真分析了班上的情况,认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班开展了值日生活动。即由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配合老师将一天的工作搞好。孩子们都喜欢这项活动,谁也不轻易放弃轮到的值日,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孩子们能够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向孩子们提出要求:值日生要帮助教师拿教具,为小朋友分饭,协助老师打扫卫生。孩子们都很乐于做这些工作。时间长了,我发现无论是否当值日生,孩子们都能主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把三面红旗万万岁的活动更深入地开展起来,在儿童全面了解“三面红旗”和拥护“三面红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追根求源,热爱党和毛主席,我们本学期集中地开展“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活动。这次教育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是:使少年儿童懂得一切成就都是由于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没有党和毛主席就没有一切,使孩子们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得来都是党和毛主席带来的。知道毛主席是中国取得革  相似文献   

4.
孩子们虽然都是在新社会里成长起来的,但是都还时刻受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思想残余的影响。他们会天真地告诉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妈妈要我来多读几句书,省得将来玩泥巴它。”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们也会说:“学习是为了祖国,但是要我作田我就懒得搞。”显然有些学生读书不是为了更好地劳动,培养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而是为了将来干轻活,赚大钱。这种思想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根本不相容的。为了彻底扭转这种思想,我们认为单靠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适当的课外和校外活动,通过实际的劳动锻炼,才能在学校教育中达到破资本主义思想,立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感触     
孩子们给我的每一次拥抱、每一个亲吻、每一次抚摸都让我感动。面对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但每天要接受或给予孩子们爱,更重要的是要从孩子们细微的情感变化中,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与家长一起做好教育工作,使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我班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他不爱讲话,喜欢独来独往。医生告诉我们这孩子可能患有孤独症。于是,我便留意  相似文献   

6.
我钟爱音乐。音乐充盈着我的生活,也走进了我的工作。1998年夏日的一天,我来到了位于上海西南角的一所年轻的学校,开始了我音乐教师的生涯。执教的第一天,当我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一群稚气的孩子们,我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愿望:我要做一名领航员,带领孩子们驶向浩瀚广博的音乐之海。我要让音乐的灵气,渗透至孩子们的心灵中。接下来的三年里,我用音乐和孩子们交流着。让音乐卸下她那冷若冰霜的面具是我的目标。我要让孩子们觉得:音乐原来可以离我们很近———近到你递出一块手帕,马勒就接去擦眼泪。  相似文献   

7.
1985年10月,时来运转,连续几年高考落选的我,被录用为民办教师,到彭阳县城关一小任教,我一下于就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把一切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课堂上,我认真教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课余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爬山、甩飞盘、滚铁环、放气球、看电影、猜谜语,举办文艺联欢会。为了孩子们,我什么都愿意干,再忙再累,也毫无怨言。我爱孩子,无论他穿得多么破烂,长得多么丑,我都爱。在孩子堆里的四年中,使我对孩子产生了一种难以言传的特殊感情。  相似文献   

8.
<正>节水到家2004年,17岁的我从华师附中毕业后,选择去日本京都大学留学。我寄宿的人家只有一位老妇人,叫鹤田惠子,她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惠子慈眉善目,让我觉得很好相处。可时间长了,我觉得她是个苛刻至极的人。为了节省伙食费,我不  相似文献   

9.
心愿     
一次,我到幼儿园见习,小朋友和我很亲热,要我讲故事、唱歌,我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孩子们非常高兴,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心中也是甜滋滋的。后来,有个小朋友说:“老师,给我画一架直升飞机吧,将来我要当一名驾驶员。”我平时就最怕画画,一点准备也没有,怎么办?为了不使孩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七年十月,我从帝国主义统治下的黑暗的旧上海租界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工作,曾幸福地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随后,我编辑《边区儿童》报,《边区教师》报,都幸蒙伟大领袖毛主席赐予光辉题词。我编写小学课本和农民识字课本,也幸蒙毛主席赐予重要指示。参加了毛主席为开展边区文教工作而召集的会议,听到毛主席极为重要的指示,并参加了毛主席亲自指示发动召开的边区文教大会,听了毛主席著名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报告。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3日是我们一(9)A班学生上学的第一天。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天的早晨我不仅要接待孩子们,还得收书费、学费。为了这个早晨,我颇费心思:录音机里已放进了故事磁带,单等孩子们一进门,就先把他们吸引住;一叠白纸已裁好,等孩子们到得差不多了,就请他们在纸  相似文献   

12.
天空闪爍着稀疏的星光,微风轻轻地敲打着纸窗,静悄悄地静悄悄地,大地已经睡熟了,只有我的笔还在唰唰地响……不是写情书,也不是从事著作,是为了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在准备明天有把握的走上课堂。课本上印着“毛主席”三个字,啊!意义有多么深长——要在纯洁的心灵里把善良的种子播上。孩子们呵!你们是刚出土的幼苗,我要做一个称职的园丁,让你  相似文献   

13.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做了八年的班主任,深知班主任工作繁重而琐碎。然而,我仍在这一岗位上乐此不疲地工作着,因为这份工作能使我体验到快乐和幸福。因为有了爱着我的孩子们,我才成为世上最幸福的人。在这里,我以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细节——写"悄悄话"调动学生的情感——来和大家一同分享我的快乐与幸福。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时接手的,所以我对每名学生都十分熟悉。在从五年级过渡到六年级时,我发现学生们已经从原来的幼稚、单纯逐步走向了半成熟状态,孩子们不仅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不愿意和老师交流,更不和父母诉说,私下里组成了小团体。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设立了"悄悄话本",让它成为我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刚开始时,学生还有一些顾虑,有的不敢  相似文献   

14.
一分钟行动     
那天是全园卫生检查日,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我决定让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卫生工作。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施医生要来检查我们活动室的卫生,如果合格会奖给我们红旗。为了使我们的活动室时刻保持整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要参加劳动,为班级卫生作点贡献。看到孩子们这么踊跃,我就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班的各种评比栏中.都有我的名字。用孩子们的话说。你是家中的一员,当然要奖罚分明。 为了测试我有多聪明,孩子们轮流负责每天出一道数学题考我.如果我在规定时间内完工则奖.超时则罚。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里有许多树。每年春天,它们都会开花,但是花长得什么样,谁的花先开,谁的花后开,我们从未留意过。今年我们想带孩子们对我园开花的树进行观察,了解花的一生。一、各不相同的芽儿冬末春初,树还没有变化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认识了幼儿园里开花的树。我鼓励孩子们认领一棵小树作为自己的观察对象。孩子们愉快地认领了小树。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芽儿的关注,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比比看,谁的小树最先长出芽儿。”于是,从那天起,孩子们每天都要主动到自己  相似文献   

17.
1982年,我在湖南三师毕业之后,分配到衡阳市教育局机关工作。上班的第二天,碰上母校的一位副校长,他对我说:“凭着你的自身优势,你应该到学校去工作。”听了校长的话。我动心了。好心人劝我:“人家想进机关都不行,你却偏偏要离开,太傻了。”我想,工作不能讲舒服不舒服。在学校时,我是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爱说,爱唱,爱跳,根据自己的特点,我应该到孩子们中间去。于是,我来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老师。 17年的教学生涯,面对一批批从陌生到熟悉的学生,面对课本,面对三尺讲台,我的心常常被一种特殊的幸福感占据着。为了孩子,我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三年的大学业余学习,为了孩子我不顾身体、不顾家庭,可是我一点不觉得亏得慌,因为我爱孩子,怎么爱都爱不够。记得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对自己说,什么是班主任呀?班主任就是“家长”,一家之长,全班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要照顾好他们、保证他们每人都能学习好,有好身体、好性格和一颗善良懂事的心。其实那时侯我还没有成家,还没有作母亲,我完全是用理性来给自己规定一个作“家长”的内容。那会儿我天天泡在班里,开小干部会与学生谈心,一起和孩子们爬到高高的窗台上擦玻璃,先用湿  相似文献   

19.
薛艳 《中华家教》2012,(6):36-37
我的邻居张阿姨毕业于一所护士学校,60年代初分配到县级医院工作。她是个极要强的人,29岁时因患哮喘病离开了工作岗位,直到去世她再也没能回到工作岗位。她病休在家的37年里,为了自己能在他人面前可以挺起腰板走路,为了孩子们将来活得体面,她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四个孩子身上。她对孩子们采用了近乎于残暴的"教育"方式。最终,大女儿18岁时服毒自尽了;二女儿、  相似文献   

20.
爱上红领巾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六一”。每年“六一”都是我最忙碌的时间,因为要参加许多庆祝活动。虽然奔波于各种场地之间,我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只为了看见孩子们一张张笑靥如花的脸庞,和他们胸前一条条火焰般跳动的红领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