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课题通过调查问卷、人物访谈、文献查阅、对比研究、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了解目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和研究生涯发展与公益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点与内在交融机制,提出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校公益社团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载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发展高校公益社团,以德州学院公益社团的组织现状、大学生参与情况以及公益服务活动为例,着重对高校公益社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回馈社会的重要形式,因其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和多方联动性的属性,它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在承载和传递大学生公益精神,丰富高校实践育人内容,强化高校实践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实践育人的条件建设及将高校实践育人实效性推向新高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大力建设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共同体、努力开创专业实践与公益实践活动互利共赢的局面以及全力打造弘扬公益正能量宣传阵地等路径,实现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和目的.  相似文献   

4.
公益创业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社会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供给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成为目前创业发展的重要形式.高校范围内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既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面临公信力不足、定位不准、关注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等因素制约,需要从加大师资专项投入、营造公益创业文化氛围、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注重教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科学商店作为国际化的高校科普公益行动,为高校教学实践提供了真实的科学环境,自2006年落户上海以来,发展迅速,日渐成为高校科学公益行动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并对公益创业团队成员进行访谈,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已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相关专业机构,但大部分高校未形成完善的公益创业课程体系,同时社会外部环境支持系统也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在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体系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完善社会外部教育环境的构建,构建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的培育平台.  相似文献   

7.
为了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借鉴,对东北地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对公益创业表现出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兴趣,但公益创业的内在动力不足;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有加入公益组织的职业愿望,但希望成为公益创业者的人很少。基于此,建议地方农业高校加大公益创业知识普及力度,激发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内在动机,支持公益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益创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基于自身认知和理解对公益创业的价值判断和思维取向.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公益创业价值观存在着不可忽视且亟待纠偏的错位现象,需要坚持以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并把握当代大学生公益创业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的基本内涵,促进当代大学生在公益创业的过程中实现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并努力追寻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此为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改善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管理是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它强调多元化的共同参与,目的是建立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和谐社会.作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高校公益社团应秉承参与、协作、服务的社会治理精神,才能有效实现公益社团组织的良好运作,积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益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通过公益精神进课堂,形成校园文化,加强公益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生活化和深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公益积分机制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广州市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公益积分机制对促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在机制宣传、活动质量、成效发挥等方面存在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公益积分机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发挥公益积分机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切实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公益社团的发展在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推进学生公益组织发展、提升高校德育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以及资金匮乏等问题,发展缺乏持续性和明确的目标。公益创业作为一种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作为高校公益社团发展转型的新目标路径。通过扩展传统创业教育、传播公益创业理念;形成完善的商业运营模式、培养内源性发展能力;积极推广项目、获取外在资源支持,多渠道提升公益社团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公益创业的蜕变。  相似文献   

13.
质量功能展开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一种面向市场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的质量管理方法,它可以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指导。根据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的需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结合高校办学的特色,把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即公益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学校的"普及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由于社会实践不足,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国际化专业理论知识本土化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缺乏和社会工作领域就业供需结构失衡明显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进入门槛低、可持续性强、社会需求大、创造社会资本和激发学生兴趣等优势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开启了一种新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将公益创业实践有效地嵌入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应注重把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科研体系、以各类社会组织为依托广泛参与实践以及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公益性社团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和有效载体,对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但由于认知模糊、形式单一、影响力小、缺乏支持等困境,导致其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亟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笔者选取高校大学生、公益社团组织者、基金会工作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自身参与公益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创建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与专业公益组织的合作、参加公益创业大赛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核心环节,大学生公益服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本文基于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公益服务质量及效率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下乡——坚持20年的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项目为例,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的实践行动、服务成效和创新经验,提出了“公益服务模式、组织运行模式、乡村产业赋能模式、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路径,并探索其公益性、实效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引领教育及团队建设特色的特点。目的是为其他高校打造最具温度的“中国金课”提供范例,也为其他大学生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社联管理较少涉及对退任学生干部的研究,基于广州某高校“同社联心委员会”的成立为探讨素材,分析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对社联退任学生干部管理创新的主要特点、面临的困难及其公益作为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2月2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首届全国高校公益论坛上,由中国扶贫基金发起的倡导型公益项目"公益未来"的启动,将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和公益活动的开展。该项目包括社团管理信息系统及交流展示平台、社团领袖培训班、高校公益论坛、社团公益基金、全国性项目5个方面内容,计划用5年  相似文献   

19.
为尽快提高重庆市可转化 IT 人才比例,奠定中西部外包第一城人力资源基础,2008年.重庆市全面启动为期五年的IT5000公益培训计划。今天,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借助中国惠普公司培训部的专业服务力量,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所高校合作,IT5000公益培训计划第一期全面举行。首期培训主要针对四所高校中即将进入大四并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公平公正、合理高效地分配资助资源,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障。但贫困生的心理帮扶、感恩教育、责任感培养等方面仍然是资助工作的短板。本文以闽江学院电子系将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运用到贫困生为例,探讨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出构建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