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教过很多学生,受过学生的许多感动。但最让我感动的却是一个身体残疾的孩子。程律——一个高度残疾的女孩,不仅仅感动了我,而且感动了曾经教过她的每一个教师。我刚认识的程律2005年9月开学之际,当我拿到新生名单时,那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是_个个抽象的符号,但我第一个认识的也是让我最头痛的就是程律。  相似文献   

2.
跳跃的阳光     
章京宾走了。他是我的学生。就在今早,与白血病抗争了一年多的他,带着亲人师友的无限遗憾,悄然离去。在现实生活中,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如今的社会,层出不穷的污染,已经让“癌症”两个字不再触目惊心。这样的题材也是文学影视作品的常客,我曾经无数次与那些虚构的人物一同“经历”生离死别。甚至有时候看多了,还觉得有点麻木,情感的触角有点钝了。然而今天,这样的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的身边。我才明白:陌生人的故事再感人都是陌生人的。今天离去的,却是一个曾经跟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一个那么帅气、那么爽朗、那么聪明的孩子!有时候…  相似文献   

3.
一缕阳光     
《少先队小干部》创刊5周年了,在5年的时间里,《少先队小干部》和小读者之间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让这个栏目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成长的感动。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故事,希望你拿起笔,将你的故事奉献给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许多孩子,为什么不会感动?”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徐惟诚发出这样的感慨,“关键这些孩子缺少道德实践的内化过程。”徐惟诚参加了在江苏南通召开的首届中国公民道德建设论坛。他说,在研究未成年人教育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我为……而感动》这样的作文题目觉得无从下手,很多孩子只能写出类似“自己的钱包失而复得”的“感人故事”,实际上都是编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数年之前,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故事发生在巴黎。那时有一位老清洁工名叫夏米,他的朋友死去了,留下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女孩,朋友要求夏米帮助他把小女孩抚养成人。为了让小姑娘过得更快乐,夏米时常讲故事给她听,曾经讲到了一个关于金蔷薇的故事。他告诉苏珊娜,金蔷薇能够  相似文献   

6.
李莺燕 《班主任》2001,(4):39-40
曾经听朋友讲过这样-个故事:有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家看见了很好奇,便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呀?"那个盲人很自然地说:"我是在给别人照路,他们能看见我就不至于再撞到我了,这样保护了自己也等于帮助了别人."我被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12日,吴孟达做客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节目,回忆起那些曾经走过的人生岁月,他惑阮颇多。当主持人问他在自己走过的人生中,最让他感动、最难忘的是什么时.他说:“是周润发对我的帮助,他曾经善意的拒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枕边故事》讲了100个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最受感动。美国总统林肯小时候脾气非常坏。父亲给了他一些钉子,让他在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围栏上钉一颗钉子。刚开始他每天都要钉十几颗钉子,最后他不钉钉子了。这时,父亲又让他在能控制住自己脾气的时候拔出一颗钉子。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钉子被全部拔掉了,小林肯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了。  相似文献   

9.
正9月1日晚上,我与妈妈共同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2014年《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看完以后,我明白了"孝"是最感人的,知道了"爱"是最美的,感受到"礼"是最受欢迎的,体会到了"强"是最自信的。最让我感动的是曾经那么受欢迎的摇滚歌手秦勇,为了儿子大珍珠的病,放弃了自己辉煌的事业,只愿意当一个普通的爸爸。他教会了大珍珠许多正常孩子很容易学会的事情,而他一教就是十三年。有一次,他打算要放弃了,觉得无法再教了,  相似文献   

10.
崔红梅 《班主任》2020,(3):32-33
每当我观赏窗台上铺满五彩石子的金鱼缸里两尾红金鱼扇动灵巧的鱼尾,无忧无虑地游玩于水中之时,我总会想起曾经教过的那个倔强任性的孩子,以及他和这两尾金鱼之间的故事……十多年前,初为人师的我,遇到了顽皮得让我有些无可奈何的他。一天中午,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同事们都还没有到。  相似文献   

11.
我读了《我和我的哑巴父亲》,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它是多么真实,多么感人,我读了许多文章,也没有一篇文章让我如此感动。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的父亲是个哑巴,作者从小就因父亲是哑巴而感到屈辱,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从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男人的工作很累,每晚,女人都会为男人打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让男人泡泡脚,舒缓一下劳累的身体。男人泡脚的时候女人会提着水壶站在一边,不时地往盆里添加些热水。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一直感动着我。我告诉自己结婚后也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妻。  相似文献   

13.
时间过得真快,我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经三个多春秋了.三年里,我和特殊儿童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一天早上,我依然像往常一样,拿着语文书和备课本到四年级教室上课.当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孩子在不停地打瞌睡,我本来想走过去提醒他,但想到这个孩子平时上课挺认真的,今天这么反常,一定有他的理由,就暂时没有去管他.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教育报中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花期"的,要给每一颗草开花的时间,教育孩子也要耐心地等"花期"。孩子的成长是有过程的,教育不能急躁,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最恰当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只有找到了最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才能取得成功。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  相似文献   

15.
曾经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无意中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在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插不好,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样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如愿以偿。听完朋友的故事,我感触很深。无形中,我联想到我的工作,联想到我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尽量避免学生发生错误,让学生在平坦道路上学习,即使发现错误也是批评一通。现在看来,我错了,错误也有错误的价值,这让我重新认识了“错误”,重新审视“错误”。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目光     
我曾经看过两则小故事,一则是斯大林母亲的故事。1953年,斯大林在豪华的克里姆林宫会见了垂垂老矣的母亲。母亲问:约瑟夫,你现在究竟做什么官?斯大林说:你还记得沙皇吗?我现在差不多就是沙皇了。母亲大笑,说:其实我想让你当个神父。另一则是杜鲁门母亲的故事。当杜鲁门首次参选并一举成功,成了总统时,消息很快传到家乡。乡亲向他母亲祝贺:“太好了,您真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他母亲微笑着平和地说:“我还有一个同样值得自豪的孩子。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在一个淳朴的母亲眼里,一个神父与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没有什么两样;在另一个…  相似文献   

17.
曾经,—位征服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高峰的登山家这样解释为什么他对这项事业会有如此的热情:“这很简单,因为山在那里。”当我回首在珞珈度过的这四年黄金般的大学时光,当感动和自豪在我心中如潮水般地涌动以至让我无从以苍白的言语表达,我也只能这样解释我对母校的热爱:“无需语言,只因为珞珈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记得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考,是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步,面对祖国和人民的挑选,它需要一个人集聚所有的才力和精力方能走好。可谓体力与智力的考验,肉体与精神的历练。自然,这些日子也就成了人生中最不该饥馑的日子。张丽钧的散文《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为我们深情地叙述了一桩感人的故事,一位品学兼优、严于律己的青年程海,在高考前他不愿接受“我”善意的馈赠,经受饥饿的考验,仍以628分的优异成绩取得高考成功。青年的清纯和执著令人震撼,作者的爱心和义举使人感动。读罢文章,让…  相似文献   

19.
黑色幽默     
“无言的难过,已持续了很久、很久,是因为闷了很久,还是因为想的太多,或许是心理作用……”不知不觉中,我哼起了那首让我心痛的熟悉的歌,想起了那个季节的那个黑色故事。我曾经答应过一个男孩,要喜欢他一辈子。这样纯美而幼稚的承诺也许只有像我们这样年龄的孩子才会有。可是一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做家长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成人后,回想着那无数的快乐与辛劳,总感到有成功也有遗憾;每当看着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就觉得这流淌在笔下的回忆最好能给年轻的父母们一些启发。我的重要感受是:指导孩子读书十分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从朗读开始,让孩子走进美妙的世界。从孩子六个月起,每天晚上临睡前我们给孩子朗读故事,一直坚持到上小学。从小就让他意识到好听的故事是从书中来的。等到孩子能看图说话、讲故事以后,就慢慢地锻炼他复述讲过的故事,并给他录音,放给他听,让孩子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