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沈从文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与湘西那个美丽的地方血肉相连。他用一枝多情细腻的笔,写出了活生生的湘西山水,写出了湘西人淳朴善良的人情世态。湘西山水的空灵、秀美和清丽,湘西人的淳朴、善良和对生活的热爱构成了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特色。  相似文献   

2.
冯祖强 《教师》2011,(6):123-123
沈从文被誉为中国现代的"风俗画家",其代表作《边城》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对湘西人原始、自然生命形式的描写,体现了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结合,共同构筑了作者心中的那个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3.
陈志红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67-69,75
湘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血脉,造就了湘西人独特的个性魅力。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剧烈变动中,执意寻找失去的“淳朴型范”和“不羁”的性格,在其一系列作品中,通过活生生的湘西人的具体描写,生动地展示出湘西人率真淳朴的人性和生性不羁的性格,具有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评《边城》《长河》塑造的老人形象刘宏伟沈从文是站在都市现代文明的高度去审视湘西的。他要以湘西人品质的优良,心灵的纯洁,人性的纯朴,生命力的旺盛来救治现代都市人身上的种种“文明病”。在对故乡湘西的观照中,沈从文自然选取了老年人这一湘西古老文化传统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小说《边城》问世之前,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一直主导着当时的文坛,这些作品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否定意义的中国形象;沈从文在《边城》中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肯定意义的中国形象——作家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人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论述作者在湘西一派平和宁静的田园诗的背后隐含了一系列乡土悲剧。这些悲剧中有被突降的外力所毁灭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生命,也有在美的山水之中孕育的爱情悲剧,还有一个完整的洋溢人性温情的湘西正逐渐在外来工业文明的浸染下变得浑浊的社会悲剧。作者带着温爱之情来描述这些不幸和锐变,并且力图以一个湘西人对湘西的爱来拯救陷入迷途中的纯朴人性和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论述作者在湘西一派平和宁静的田园诗的背后隐含了一系列乡土悲剧.这些悲剧中有被突降的外力所毁灭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生命,也有在美的山水之中孕育的爱情悲剧,还有一个完整的洋溢人性温情的湘西正逐渐在外束工业文明的浸染下变得浑浊的社会悲剧.作者带着温爱之情来描述这些不幸和锐变,并且力图以一个湘西人对湘西的爱来拯救陷入迷途中的纯朴人性和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小说都带着"桃花源"式的归隐情结,在表现这一情结时,沈从文与汪曾祺表现出诸多不同之处。沈从文着重赞美湘西人情事态的原始,而汪曾祺则着重渲染高邮水乡的和谐淡雅;沈从文憎恶都市人奢侈、畸形的生活,他通过都市与乡村的强烈对比,将自己深深寄托在湘西土地;汪曾祺则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城市,他的小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小城文化;沈从文注重人物生活形式及文体形式刻画,而汪曾祺则注重人性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边城》给我们描绘了湘西偏远山区一幅牧歌式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现了自然、淳朴、充满人性的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特有的生活。小说倾力表现人性的美好:刻画了老船夫的质朴、善良、刚健、顽强;翠翠姑娘的天真、纯朴、自然、灵性;船总的豪爽、行财仗义、正直无私;天保、傩送两兄弟的强健、能干、豪放、豁达……湘西边城就像一个人问世外桃源。这里人们生活清平,没有邪恶、奸诈与物欲之争。这里人性尽善尽美,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创作这篇小说的宗旨:“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丁辉 《语文知识》2011,(1):35-37
在湘西世界与"文明"世界当中,究竟哪一种人生形式包含了更多的人性理想,在沈从文看来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如果以所谓"文明"世界的标准去观照湘西世界,给湘西世界贴上"愚昧"、"落后"的标签,那就遮蔽了沈从文文本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也辜负了沈从文从那种"未经开化"的淳朴状态中发掘人性的理想,从而反省现代文明的歧路的殷殷苦心。  相似文献   

11.
沈从的湘西小说所张扬的生命美学,在中国现代学园林中大放异彩。他所描绘的苗民的“人生形式”,有着非常丰富而独特的内蕴。同时,他启发人们将目光投向民间,用原始族群化品格来救治古老民族扭曲、懦弱、保守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12.
个人、自我及其相关话语构成中国现代认同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个体与社会、国家、民族及其他群体的复杂关系。作为沈从文人生词典中的关键词,“乡下人”对于沈从文有着对于其他作家如萧乾、李广田等(他们都自称是乡下人)不同的意义,它不是一种自谦或自诩,而是来自于边远湘西、有着苗族血统的作家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它对于沈从文有着根源上的意义。这个有着复杂内涵的悖论性概念,在造成作家内在分裂的同时形成了作家的越界性写作。  相似文献   

13.
岑巩境内流传的古思州傩戏以宫廷傩和民间傩为主,而宫廷傩是中国古代四大傩戏之一,目前仅在湘黔交界处存留,国内其它地方尚未发现。而以宫廷傩戏剧目《喜傩神》为代表的傩面具制作工艺则代代秘传,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文化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执拗地称自己为“乡下人”,这一自许源于他的以“民间”为主体的文化资源。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文化资源大致由屈楚浪漫文化、沅湘苗族文化与五四新文化所构成。他的这种民间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文化资源,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但却呈现出和谐互补、交融互渗的关系,从而构成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与异质性,也形成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独特的民间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5.
凭借描绘家乡湘西的大量小说,沈从文被视作现代中国小说中最重要的乡土作家之一。在其乡土小说中,沈从文大量采用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元素,描绘了湘西农村的生态自然景观、农民的生存状态和乡村的民俗风情,刻画了一系列较为生动的底层民众形象。具体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民间的乡土风情,民间的文化传统以及民间浓郁的方言口语。正是这种自觉的运用民间文化艺术元素的手法,使得沈从文对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沈从文“乡下人”观念的形成,以及在这种观念蕴育下生成的一系列独特的艺术风格-神奇美丽的湘西自然风光,异样的风情民俗,富有生命力的纯朴人物……从而阐明“乡下人”观念在沈从文创作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小说中水意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中,沈从文常将人事的哀乐置于水边加以描绘,水,不仅仅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背景,而且水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水既给了沈从文创作的灵感和智慧又给了他孤独的享受,在作品中,水,还成为阻隔有情人相会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学是地域文化审美化的重要载体。湖湘乡土文学中除了沈从文传统和周立波传统,还有另一种可以上溯至19世纪以来湖湘文化所包含的哲思特质的韩少功传统。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在地域文化审美化的路向上,继承了沈从文传统的"民俗"言说和周立波传统的"政治"言说的长处,但这部长篇隐隐汲取了湖湘文学中"文化乡土—韩少功传统"的某些资源,更显现出另一种由凡俗生活所展现出的厚重的历史感,并演化为一个隐蔽的反讽文本。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艺术世界包括了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其湘西世界的构架有几方重要的基石:湘西自然世界的主体形象——“水”;爱、善、美统一的生命形式;楚文化的遗风——风俗民情。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通过《边城》等作品塑造了诗画般的"湘西世界",大力歌颂中华民族积淀的原始文明和自然文化,极力追求"一种古朴宁静的乡村文化景观"。在他精心打造"湘西世界"这个世外桃源时,又似乎有意识地在这里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剧和灾难,并且费尽心思地花大量的笔墨描写"砍头"这种残忍的刑罚。这表明作家虽然非常向往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是他也深深感受到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所暗藏的危机,于是通过描写"砍头"这种残忍的刑罚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忧虑,借此来批判"湘西世界"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