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岭地区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五道岭铁钼矿床和石发屯铅锌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指出该区多金属矿主要受控于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断裂断裂,矿体赋存在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与二叠系火山岩接触带附近,成矿类型以矽卡岩-高中温岩浆热液成因为主。该区与成矿有关的早侏罗世侵入的碱长花岗岩多成岩株侵入下二叠统土门岭组和上二叠统五道岭组。侵入土门岭组者多形成铅、锌为主的矿床;侵入五道岭组者则形成以钼为主,并伴有铁、铜、锌的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加格达奇地区东南部分布着一系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花岗岩岩体,岩性有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岩石化学多数显示略富碱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是一套后造山侵入岩组合,形成于松嫩地块与多宝山岛弧带碰撞拼合后的伸展松弛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海省乌图美仁那西郭勒以往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料了解,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采用地物化综合等方法,发现区内石英闪长岩南部的外接触带位置闪长玢岩脉发育有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化,伴有土壤测量综合异常,有进一步工作寻找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的意义。三叠系花岗岩与金水口组地层其接触带无明显的矿化蚀变现象,目前不具寻找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内蒙古阿巴嘎旗某萤石矿的地质特征,该矿为近些年发现的大型萤石矿床,矿体产于上石炭统宝力高庙组酸性火山岩与晚侏罗世细粒闪长岩中,受北西、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主矿体规模大、连续性较好;矿体为隐伏-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成因类型为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矿体多分布于高精度磁法测量解译断裂构造带内。  相似文献   

5.
红花尔基钨钼矿床位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碰撞造山带南侧的红花尔基-免渡河隆起区,位于蒙古-兴安造山带之上。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母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变质粉砂岩,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体与地层内外接触带中,矿体受岩体顶部的节理裂隙带控制,形态为脉状、复脉状。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红花尔基钨钼矿床成岩和成矿发生在早-中侏罗世,为早燕山期成矿。矿床的形成与陆陆碰撞造山后伸展垮塌所诱发的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内蒙古区域地带成矿地质背景分析,根据成矿时代的最后一次定位在三大金属矿产成矿带,就圈定的7个找矿靶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琥珀沟锡钼多金属矿区域上处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南部,黄岗梁—白音诺北北东构造带与东西向新林镇—天山断裂的交汇复合部位。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大部分北东向断裂被花岗岩和石英斑岩充填,这些构造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该期的岩浆活动和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通过地表和深部工程验证,认为矿体均产于板什吐岩体花岗闪长岩舌前峰的石英斑岩内外接触带的构造裂隙中,其分布与石英斑岩极其密切,这对深部盲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淳安潘家铜钨多金属矿是浙西新近发现的大-中型地层-构造-岩浆综合控制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大铜坑岩体与震旦系蓝田组中及其接触带。本文尝试运用黄铁矿S、Pb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探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集中在3.7%~5.3%,且花岗闪长斑岩-蚀变花岗闪长斑岩-角岩化围岩中δ34S值有逐渐增加,反映了硫质应为侵入岩体与沉积地层两个端元的有效混合,且以岩浆源为主的地幔源区特征;Pb同位素组成为高放射成因的Th-型异常铅,同位素组成μ(238U/204Pb)值特征、Zartman构造模式图、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显示,矿区铅具沉积成因和岩浆成因两种形成机制,前者为壳源,后者为幔-壳混源。综合研究显示,蓝田组地层和大铜坑岩体均为成矿母岩,且以后者为主,成矿物质为幔-壳混合源区。  相似文献   

9.
车道岭铜铜多金属矿区地处内蒙古地轴东段与内蒙海西褶皱带接触带向北突出弧形的地轴东侧,属地轴Ⅲ级构造单元-云雾山隆起的北东段,区内主要为中生界晚侏罗系一套火山岩地层。矿区共发现2条多金属矿化带,其中赋存12条多金属矿体,矿体不连续,整体受构造控制,呈条带状或扁豆状。  相似文献   

10.
牙门沙拉铅锌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复合沟弧带)巴仑台地块的中部,矿体赋存于钾长花岗岩与大理岩化灰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形态呈似层状、脉状,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甘珠尔庙银矿区位于黄岗梁—甘珠尔庙巨型多金属成矿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内生金属矿产丰富,主要有Pb、Zn、Ag、Cu等。矿床形成后而连续遭受后期多次断裂构造的破坏作用,导矿及储矿构造复杂。断裂破碎与花岗斑岩接触蚀变带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望地带。  相似文献   

12.
它温查汉西地区铁多金属矿床处于柴达木陆块与祁曼塔格陆块的结合部位柴南缘祁漫塔格成矿带内,研究区内共发现五个矿带41条铁、铜、铅、锌、金多金属矿体,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热液型铁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形成受物理化学条件、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构造条件控制明显,下步工作中应在强磁异常区寻找磁铁矿型铁矿体,在低缓磁异常区寻找除磁铁矿型矿体以外的铜锌金等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3.
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北东段、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部、塔源-呼中火山岩带的布鲁吉山1/5万水系沉积物钼多金属异常呈北东向带状沿燕山期花岗岩(局部为花岗斑岩)分布,面积大、强度高,长17Km、宽6Km。对主要异常部分地段进行1/2万土壤测量验证,异常再现良好,经槽探揭露地表发现多条钼矿体;矿体呈浸染状局部为团块状赋存在燕山早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及其岩体内的石英脉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黄铁矿、钼华;蚀变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白云母化。矿床成因类型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找矿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道郎山铅多金属矿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综合分析得出:工作区内地质物化探异常吻合较好,构造控矿明显;Ag、W、Cu、Pb、Zn、Co主成矿元素浓度分带明显,套合性好,分异性强,易于形成金属矿产,其中(隐伏)花岗岩体或浅成的次火山岩体为成矿提供热源及物源;建议进一步开展深部物探工作,为准确定位和定量解释提供资料,缩小靶区减少空孔漏孔概率,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5.
该矿床是以铜锌为主共(伴)生铅、金、银的多金属矿。本文阐述了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初步认为中一基性辉绿岩、闪长岩、斜长癍岩与铜、锌、铅关系密切。中-酸性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与金银成矿有密切关系。破碎蚀变带、激电异常、Cu、Pb、Zn、Ag、Mo、Au综合异常是找矿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海雪水沟铅锌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矿源层主要为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容矿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岩浆岩主要为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矿区找矿标志,可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后生屯银多金属矿,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类与二叠系哲斯组地层内接触带,成矿作用以构造一岩浆热事件为成矿诱因,燕山期造山运动诱发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伴随热液作用成矿元素在适宜的构造空间聚集成矿。矿体空间展布特征与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赋矿构造是一系列密集分布的平行断裂破碎带,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北山柳园地区分布大量的花岗岩类岩石,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分析结果为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代为423±8 Ma辉铜山以东(HT-)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分别为436±9 Ma和397±7 Ma.该区花岗质岩石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K、Ni、Ta、P和Ti负异常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到过铝质的高K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无Sr和Eu负异常的特征,εNd(t)=-2.5~-0.8,其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或是软流圈与岩石圈地幔相混合的岩浆熔融,并受到了含有火山弧组分的年轻地壳的混染.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具有Sr和Eu负异常的特征,εNd(t)值分别为+1.4、-4.0~-2.0和-2.7~-0.3.HT-钾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由于岩石圈地幔岩浆作用而导致上覆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花牛山附近(HN-)钾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可能受到了部分年轻地壳物质的混染;二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柳园地区4类花岗岩类岩石都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的岩浆产物,岩浆形成可能与俯冲板片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敖德木银铅锌矿床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北西。其晚侏罗世黑云母钾长花岗岩(γ53)。全区共圈出4个重点工作区,目前仅对A区和C区投入了系统的普查找矿工作。矿体呈脉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大,银、铅锌品位均比较富。初步勘查认为,与岩浆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矿床,具备大型银铅锌矿床的找矿条件。  相似文献   

20.
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岩石之一。由于内生金属矿产在时空分布上与花岗岩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因此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研究一直倍受矿床界关注。河南花岗岩不仅分布广,且类型全,世界上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在河南均有发育。河南花岗岩与板块构造演化关系密切,很好地揭示和反演了不同地质时期的板块构造演化历史,不仅在中国独具特色,在世界造山带中也十分罕见。河南省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十分强烈,主要有钼(钨)、金、铜多金属矿产,规模巨大,储量及产量均居全国及世界前列,使得河南及东秦岭成为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和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