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功智力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 (R .J .Sternberg)在批判“呆滞智力”① 种种弊端的同时 ,站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教育高度 ,用一种全新的研究视野于 1996年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该理论用更接近真实和全部的智力理论解释了人类的智力活动 ,是心理学界关于智力研究和定义的一次较新尝试。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探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学习和借鉴该理论 ,对我们用智力多元化的理念来开发学前儿童潜能 ,全面提高学前儿童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一、成功智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 )成功智力的概念斯腾伯格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已不适应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的需要.加德纳教授1983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由多种结构组成,是多元的、可发展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保证每个学生多种智力的全面开发.文章对多元智力理论基本的内涵、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将其与我国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期能对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成功智力"理论的教育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T@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认为人人都可以成功,强调人在智力上只有智力结构的不同,而没有等级的差别.这是心理学界关于智力研究和定义的一次较新尝试.对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操作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述智力结构理论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智力结构模型,作者认为智力是人在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内部可因功能的不同而划分成几个部分:元智力、显智力、潜智力和隐智力.智力结构中既包含潜在的能量又有外显的智力行为表现,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元智力.这个智力结构模型的建立将对智力测量、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以及对智力本质的认识等一系列问题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智力落后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简要介绍了智力落后的定义、影响因素、诊断、研究的理论取向以及预防、矫治智力落后的教育干预措施。为了降低智力落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安置,在对国外已有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智力理论的新视角——从内隐理论看内隐智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隐理论是来自普通人视角的非正式理论,是外显理论的起点。内隐理论的研究可以促进外显理论的研究。内隐智力的理论是以公众的智力概念为基础,或至少以公众的智力观对其加以验证。斯腾伯格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通过大众对智力的理解而建立智力心理模型。内隐智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个体自我估计智力方面。  相似文献   

7.
情绪智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绪智力研究是针对传统智力研究的不足而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情绪智力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都给传统智力理论以巨大的冲击.但情绪智力研究本身也存在诸多不足。建议我国学者在智力研究问题上可以走王垒等人提出的“综合智力”研究道路.建构中国自己的智力理论。  相似文献   

8.
智力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的本质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20年来,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变迁的影响下,智力研究及其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表现出了新的取向:即由狭隘单维向宽泛多维,由纯粹智力向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关注生物制约性、强调生态效度的智力观演进。社会和时代需求以及自然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是促使智力研究及理论发展的外部动因,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智力研究自身逻辑的发展是内在动因。新兴的智力研究及理论启发人们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评价观,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智力的制约作用,加强大脑早期开发等,对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来智力理论及研究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是:寻找社会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平衡点,在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的同时保持心理学立场,吸收西方思想建构中国本土的智力理论,从“大智力观”着手进行智力开发。  相似文献   

9.
谈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红 《教育探索》2003,(6):61-61
作为一种理念表达,情绪智力概念无疑极富思想性,但若从一些研究者对其内涵的界定看,情绪智力又显得飘忽未定。对情绪智力的认识,必须明确以下三个关系:一、情绪智力与智力因素的关系情绪智力是对智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的结果,所以它是一种智力。Sternberg提出智力三元理论,认为应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智力,即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认为,个体的生活情境为智力行为提供了选择范围,需将个体置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内进行研究。从此意义上看,情绪智力研究个体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就必须顾及问题的情境性,确定智…  相似文献   

10.
许晟  杨同华 《文教资料》2013,(27):47-48
情感智力和基本智力是人的两种不同的重要智力品质.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的综合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情感智力与基本智力的内涵、认知思维是情绪情感理性的基石、理性情感是认识发展的内驱力、情感智力、基本智力与事业成就四个维度阐述两者互倚、互制、互促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