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该说,教育出版社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出版广角》曾经发表过一篇统计“九五”期间出版社竞争力排名的文章,四川教育出版社排在第24位。我看了一下,在24位以前的,大部分都是教育出版社。但是,目前教育出版社正在滑坡,因为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教辅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市场化之后,一个  相似文献   

2.
我想讲两点。第一点是共识。我觉得入世以后,特别是十六大以后,出版社与民营书业的合作有三个方面的转变加快了。其一是重视程度的转变。原来教育出版社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或者说是在体制的保护下,对民营书业不够重视,仅视其为“补充”。入世以后,出版社开始有意识地将他们视为一个平等的市场主体和合作伙伴。其二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原来教育出版社与民  相似文献   

3.
教育出版社的优势与劣势●李亚晨一、问题的提出同其它出版社相比,教育出版社由于它所服务的行业即专业分工的特殊性,使它更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这就决定了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中,它所遇到的挑战将会更大,改革的难度将会更大。垄断给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 ,专业科技出版社在出书范围上严格按专业分工 ,主要为本行业(专业)对科技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服务 ,竞争能力和市场意识相对不足。新的千年 ,专业科技出版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那么 ,如何尽快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一、突出特色从我国科技出版社的现状看 ,突出办社特色首先要选准定位。实际上 ,按专业分工 ,立足本专业不失为部委社和小型科技出版社生存发展的“缓冲带”和“保护伞”。专业科技出版社的定位就应该首先是为本行业(专业)服好务 ,在“你无我有 ,你有我精 ,你少我全”上下工夫。而特色是在图书出…  相似文献   

5.
美术类出版社是专业性较强的出版社之一,它有与综合社及其他类出版社相同的共性.也有与之不同的个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美术类出版社应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加快改革步伐,使自己转变成既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又有灵活机制的出版社,这是每个美术出版社面临的问题。 笔者以为,美术类出版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一、苦练内功加强编辑再教育 美术类出版社的编辑大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也有的是绘画能力强、水平高的  相似文献   

6.
出版定位:关于发展的话题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也谈出版定位,但那时候出版定位概念的内涵比较单纯:分工就是定位。怎样定位是上级管理部门的事,出版社只要在政治上把好关,严格按上级管理部门确定的专业分工范围出书,这个问题就算基本解决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变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出版格局已经或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7.
从事教育出版近十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及阅历,使我对新疆教育出版社"一切为了孩子"这一办社宗旨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一切为了孩子"只有6个字,从最初的不了解到今天的深刻体会,也是我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出版事业从不熟悉到熟悉,直到深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想就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关出版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体制是否是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 现行的体制是阻碍出版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出版社要发展,现行体制必须改革.此呼声最为理直气壮的理由是,现行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出版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业有主攻,本是国内出版社多年来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计划经济的大一统的出版管理体制下,各地出版社都按照人民、教育、少儿、文艺、科技、古籍、美术、电子音像等几个出版板块进行了系统切割。多年来,绝大多数出版社坚守自己的业务范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业务特色和固定的渠道。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业有主攻似乎成了一个“过时”的信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专业社大都不甘寂寞,纷纷“扬眉剑出鞘”,只要图书市场上什么畅销,就迅速锁定目标,立即跟上。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出版业在全国经商热的大潮中已经“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对各种资源的竞争,谁拥有了资源,并能有效地整合资源,谁就占了先机。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主体性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社如何开发、整合好这一资源,涉及相当广泛的内容,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出版社应该有自己的人才战略出版社中最高级别的人才问题是人才战略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战略谋划、布局。出版社领导对出版业的发展演进态势、竞争状况要有深邃的洞察和预见,同时也要对自身企业在业内所处地位、核心竞争力状况特别是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不少人,甚至不少教育出版社自己也这么认为,教育出版社是改革的对象,是落伍者。实际上,教育出版社在教辅书的资源占有方面,是别的专业出版社无法比肩的。特别是在当地教育资源这一块的优势更是独一无二。他们对本地区的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行政机关等所谓的系统这一块的工作,普遍都做得很透,因为这是他们经营了几十年的地盘了。当然,他  相似文献   

12.
现在出版界喊得最响的就是出版创名牌,也就是创出版社的品牌,其实,大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编辑的品牌问题。一个出版社要想创名牌,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图书,而优秀图书是要靠优秀编辑策划、编辑、出版的。编辑品牌的建设和出版社品牌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编辑的品牌,一个出版社可能一时偶然能出版几本好书,但不会形成好书的连续性出版,出版社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之所以成为名牌出版社,就是有那么一批专家级的编辑在做编辑工作。编辑首先要给自己一个科学的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13.
教育出版的前景和出路何在?如何走出恶性竞争的困境进入良性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来到了天津,从专业的角度,关注了全国的各大教育出版社的整体情况.从书市各省市展出的信息来看,如今的教育出版也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也是新闻宣传的转折期、丰富期和艰难期。怎样进一步搞好市场经济宣传,把舆论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呢?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我认为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全面看问题,切忌片面性我们的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5.
大约一年多前,我的一位研究生告诉我,他买到一本胡义成选评的《明小品三百篇》(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发现其中有几个错误的注释。我听了以后,对他说:“这几个注释的问题都是属于水平线以下的常识性错误,因此可以断言,书中的错误一定远远不止这几个。”果然,几天后他把书送来,我随便翻翻,发现书中的错误触目皆是,而且大多  相似文献   

16.
除了准确把握选题思路以外,我认为,制约重点书出版的主要因素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出书范围与出版规模的制约笔者认为,几十年来在纯计划经济下所进行的专业分工对我国出版社的个体发展水平造成了大的限制,而个体发展水平又直接影响到重点图书的出版;影响到中国的图书走向国际图书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出版业的专业分工是非常严格的,中央级出版社与地方出版社如楼上楼下,中央级出版社之间如左右邻居,各自端各自的饭碗,不存在竞争,秩序井然,相安无事。  相似文献   

17.
贾曼 《编辑之友》2011,(6):28-30
编辑部和发行部是出版社两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对出版社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理顺编辑人与发行人的角色定位,是出版社正常运行、发展壮大的关键。一在计划经济时代,编辑人和发行人的角色定位计划经济时代,出版是垄断领域,出版社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脱节的,出版可以不考虑市场。编辑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18.
这次书业“博鳌论坛”的主题是创造教育出版社和民营书业的新合作,今天,我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合作的地基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在这个地基上怎么描绘新蓝图。一、合作的基础教育出版社和民营书业谈合作,首先要面临合作对接的平台问题,就是我们是否有共同的语言,是否有对接的端口。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两大阵营的合作基础目前还不太扎实,我们应  相似文献   

19.
大学出版社一方面面临着改制的问题,另一方面面临着数字出版发展的新契机,在如何应对数字出版这一新出版形势上要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文章对数字出版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对大学出版社如何在数字出版环境下进行市场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因为工作的关系,近来参加了有关部门组织的关于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几个座谈会,与会的既有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也有出版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一般编辑人员,座谈会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提出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但比较集中的是六个问题,现归纳于此:   一、出版事业单位如何定位   出版事业单位所指一般就是出版社,其性质目前看来大多还是事业单位,在我国现阶段出版行业还具有垄断的特点,它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许多方面难免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如选题的确定、书号的使用、专业的分工等等,这都表明在我国出版行业有其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