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资讯,这里是《新闻纵贯线》”——2010年12月6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出了整点直播新闻节目《新闻纵贯线》,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全天9个整点,共计播出55分钟。这是一档以杭州本土新闻为主,兼顾国内外重大新闻的公共类直播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
马靖培 《新闻记者》2006,(10):62-64
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现场》已经创办4年了,经过3次改版,它发展成为每天直播一小时的大型新闻节目,是深圳最有影响力、最有人缘的电视节目。2006年上半年《第一现场》平均收视份额达到21.5%,是深圳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而且几年来一直处于稳定攀升的状态。《第一现场》的成长带动了深圳都市频道整体攀升,到2006年6月,深圳都市频道月平均收视率超过香港翡翠台,成为深圳地区的冠军频道。此时的《第一现场》就像钻出森林遮蔽的一棵树,感受到了更大更新的空间带来的自信和希望。《第一现场》是深圳观众最熟悉的本地新闻节…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底,汾湖诗社成立,我在会上第一次见到殷秀虹。以前,在《汾湖》杂志上看到过她写的文章、诗歌,也知道她是柳亚子纪念馆前馆长殷安如的爱女。后来,我与殷秀虹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孙庆春的镜头会说话,也有人说孙庆春的文字有嚼头。对此我真不敢当。假如给编辑、读者真的留下了那么点印象的话,我只能说我对军营和战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感情归根到底一个字,就是“爱”!让爱的种种情愫凝聚到镜头和笔端,去宣泄感情,去打动编辑。—一孙庆春初夏的一个深夜,孙庆春在闷热的暗室内,放完女军医王毅的新闻照片;开始写文字说明:“一曲《说句心里话》,常使她唱出两行热泪。作为妻子,她一年难得与在地方工作的丈夫有几次团聚;作为母亲,6岁的女儿常常被她锁在家里。这位济南军区某团卫生队军医、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7,(12):45-45
有些,陡乐,有些幸运,我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第一天的直播。终于,幸运观众揭晓了.是位大姐,在热线中她说:“我参与节目已经有一年多了,终于……”直到直播结束,我们都认为她只是爱看我们节目的普通观众。就在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明天幸运观众不会过来。因为此刻她的家里只有一个人。而让她从宜春赶到南昌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她失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是靠什么办法和电视机里的我们交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那么多的平台号码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手机里面的.也许她已经把这些深深地刻在心里。  相似文献   

6.
含羞弄影、轻移莲步迈入贾府的那一刻,林黛玉的倩影就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尽管多有红学家说她尖酸刻薄,可我读了几遍《红楼梦》愣是没有这种印象。反倒是她那娇柔可爱、聪明伶俐、饱读诗书、惹人怜的形象越来越深刻。《红楼》人物中,最爱黛玉!爱她诗书通达、爱她乖巧伶俐、爱她清然孑立;爱她好学上进、淡泊俗名,也怜她体质娇柔……在档  相似文献   

7.
《新周刊》作为中国最为新锐的时尚刊物,深受我的喜爱。我爱它的时尚、爱它的前卫、爱它的大胆、爱它的一切。记得很久以前,还是在大学时代,我的一个同学就常买《新周刊》。那时的它只是我众多借阅刊物中的一种,刚刚接触它就感觉到它的大气,感觉到他非常独特的一面。它报道的东西都是那么的时尚、新潮。其中我最佩服他们的首席摄影师——张海儿。以  相似文献   

8.
<正>本人因常驻深圳,对深圳本土电视新闻类节目也有较多关注,深圳都市频道每晚6点20分直播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现场》,在当地收视率和知名度都排在第一位。但通过近期对节目的观察,发现还有些内容较欠缺,如能补足,定会助节目品质有进一步提升。此文就是以《第一现场》栏目作为灵感源泉,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的板块策划,也希望能通过此篇短述,能让其他栏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如林的诗集中,《爱的诗笺》(鹭江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显得过于朴实无华。说实话,诗作平平,作者陈线明的知名度也不高,许多年轻人感到陌生。然而,它却别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它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女诗人心血的结晶。第一次结识女诗人,大约在40年前。那时,我刚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她已从上海《青年报》调来《厦门日报》任副刊编辑。我的一些习作承她厚爱得以常在报上发表,有几次还蒙她约见当面指点。她风华正茂,时有诗歌、散文、小说问世,  相似文献   

10.
《第一报告》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04年1月1日开播的一档新闻直播栏目,每天12:00~12:40播出。《第一报告》栏目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口号,采用主持人、记者和听众三方互动,即时提问、现场播报和相机评论相穿插的形式,扫描式报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刚刚发生、正在  相似文献   

11.
长悦 《新闻三昧》2006,(12):24-26
珍视话题,全心投入2006年5月19日,星期五,轮到我来值《新闻观潮》的班。虽然已经做了快两年的《新闻观潮》节目了,但是每次上节目之前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直播中对国家政策、指导方针的把握是否准确,话题的层次是否清晰,直播现场的掌控是否恰当,自己的语言是否贴切,嘉宾今天的状态会怎么样等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总会造成主持人心理上的压力,因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在直播中都会被成倍放大。所以每次直播前我都是在忙碌的准备工作中度过的。当天上午,“策划”打电话告诉我,河南《大河报》有条报道说河南省项城市有几个县的一些领导冒用普通…  相似文献   

12.
现场直播是广播电视传播的第一优势,无论是新闻事件直播、文艺活动直播还是体育赛事直播都体现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价值和非凡的影响力。直播可以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可以让观众接受直观的视听形象信息,排除阅读文字材料时想象的差异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在众多的传媒手段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3.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频道《九点半》栏目创办于2008年10月28日,每晚9:30—10:30直播,其定位是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经过三年多近1200期节目的制作播出,《九点半》节目逐渐走出了一条既有明显电视杂志节目形态特征,又具有自身独特风格,不断创新生长特质的独特之路。一、观点提供的进化:从整合到生产两次转型升级《九点半》创办之初,遵循了电视新闻杂志在结构上具有大板块、栏目化、综合化的特点。设置了新闻调查式头条深度报道《五虎将出动》板块,综合新闻信息的《新闻一锅粥》板块(后改名为《新闻朝我看》),新闻事件深度评论的《新闻马后炮》(后改名为《今日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因为经常担任湖北电视台公共频道直播节目《新闻全天候》的现场评论嘉宾,而被同事们问长问短.一些同事非常好奇,我是怎样在新闻节目中发表评论的?我告诉他们,《新闻全天候》晚上七点半正式开播,我一般七点钟左右到电视台,然后在化妆间简单修饰,到五楼的新闻直播间等待切入新闻画面.  相似文献   

15.
李远君 《青年记者》2012,(23):24-25
现状 民生新闻,是关系人民生活的新闻,是一种立足本地,以平民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近年来,全国各级电视台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民生"招牌,如北京电视台的《我爱我车》、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太原电视台的《新闻快车》等,许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出了骄人的收视奇迹,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空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15日,“永恒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活动之一、第三场报网互动论坛直播“我心中的长征”,在浙江在线演播厅举行。直播过程中,浙江在线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在直播现场不时穿插《长征组歌》、电视剧《长  相似文献   

17.
《爱的合声——两岸家庭演唱大赛》是一档全新家庭音乐竞技直播类节目,节目网罗海峡两岸家庭"好声音",打破单向观看模式,台网并流,从网络端发力,用"直播+音乐+深互动"模式,开启原创"云LIVE秀"。强调移动优先、网台融合,以"抖音直播+头条宣发"复合模式成功打造福建首档台网联动的家庭综艺节目,第一季总决赛已圆满落幕,决赛抖音直播单场累计观看数57万+,粉丝点赞数71万+,2020年12月18日播出至发稿为止,电视端收视率也均居省网的同时段自制节目省级频道第一名。  相似文献   

18.
正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在数个春寒料峭的夜里,我作为第一批读者,细细咀嚼了这本特殊的文学作品——《我和老伴甘祖昌》。心中酝酿出多种温软的感触,仿佛手中捂着的一杯暖茶。夜愈静心愈净,2014年的春天仿佛提早绽放在了我的案头。作者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她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那是2010年一个夏日的午后,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光合作用书店楼上的咖啡馆里,我又一次见到了明晓溪。其实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明晓溪给我讲了她即将创作的两个故事的大纲,而我被这两个那时尚未成为小说的故事深深打动,后来,这两个故事成为了两部超级畅销书,她们就是明晓溪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一一《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和《泡沫之夏》。  相似文献   

20.
栾熙彦 《新闻世界》2014,(5):232-233
拍摄于冷战时期的《奇爱博士》,是电影大师库布里克改编自彼得·乔治的小说《红色警戒》,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及黑色幽默的讽喻手法,让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取得了空前好评,虽然未获奥斯卡,但是在198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因为这部影片有着"重要文化意义"而与《卡萨布兰卡》、《公民凯恩》、《飘》等一起列进了第一批国家电影保护收藏目录。本文就《奇爱博士》剖析导演独特的电影风格和其中的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