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垫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器材之一,巧妙地利用小垫子,能有效地增加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小垫子提高滚翻的速度在滚翻练习时,把两块小垫子部分重叠,使重叠部分与单层垫子之间形成一个小斜坡,让学生在“小斜坡”上向下滚动,滚动速度加快,学生就易于掌握滚翻技巧,完成滚翻动作。二、利用小垫子练习立定跳远1.将小垫子折叠竖立成“人字”型〈“人”字〉,让学生从垫子上跳过。这种练习方法对帮助起跳蹬地角度小,向前冲劲过大的学生有较好练习效果。2.将小垫子展开平放,让学生从垫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这种练习方法学生对需要…  相似文献   

2.
小垫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器材之一,巧妙地利用好小垫子,能有效地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小垫子提高滚翻的速度在滚翻练习时,由于没有掌握滚翻的技巧,如蹬地、推手的时机掌握不准和用力程度不够等,导致部分学生滚动速度太慢,难以完成滚翻动作。那么如何提高滚动速度是解决滚翻是否成功的关键。受斜坡的启发,我把两块小垫子部分重叠,使重叠部分与单层垫子之间形成一个小斜坡,让学生在“小斜坡”上向下滚动,滚动速度加快,学生就易于掌握滚翻技巧,完成滚翻动作。二、利用小垫子练习立定跳远1)将小垫子折叠竖立成“人”字…  相似文献   

3.
<正>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把小垫子当作辅助练习器材或训练设施,根据小垫子能平铺能直立、能折能合、能提能拉,轻柔相济,便于移调的特性,通过变化其高度、宽度、间距、顺序、数量等,在器材、动作、速度、内容、路线、难度、人员等的组合练习,来实现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的目的,其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一、器材组合(一)同器材组合同器材组合有三种组合方法。1.利用两块以上的小垫子组合成一个物体或障碍物,利用组合物进行原地或移动中的专项跳跃练习。如把两块小垫子折  相似文献   

4.
<正>1.将小垫子折叠竖立成"A字"形,让学生从垫子上跳过。蹬地角度小,向前冲劲过大,是学生急于跳得远的一种心理表现,由于他们只注重了跳得"远",忽视了需要跳得"高",结果使腾空时间缩短,不仅难以形成收腹举腿动作,还极容易产生直腿落地,造成无曲膝缓冲的现象,发生摔伤事故。这时,通过练习跳过"A字"形小垫子,让学生在用力向前跳的同时,体会到了向上用力的感觉,延长了身体在空中的滞留时间,给了收腹举腿和曲膝缓冲以足够的空间。2.连续跳过"A字"形小垫子。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连续跳过两、三块"A字"形小垫子,让学生掌握空中的收腹举腿动作,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练习的情趣。3.将小垫子展开平放,让学生从垫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这种练习方法学生对需要跳过  相似文献   

5.
<正>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学习好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和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是教学的关键,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反反复复地练习基本动作,学生就会觉得课堂内容非常乏味。如何提高学生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把小垫子运用到立定跳远教学中和传统的立定跳远教学进行对比,立定跳远教学中采用小垫子辅助教学可以起到集中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小绝招绝招1:借助海绵垫,提高动作准确性方法:将垫子打开横放于地面(见图1),利用海绵垫的宽度形成障碍,让学生用弓箭步走的方法连续跨过海绵垫。练习一段时间,将海绵垫2合1增高海绵垫的高度(见图2),提高学生连续过障碍的难度。要求学生做到前腿弯曲,后腿伸直,挺胸、塌腰、身体重心尽量下降。双腿交换时,后腿屈膝前摆,注意送髋前腿用力蹬地。实效:解决了学生后蹬跑"五花八门"的错误动作的问题,逐渐掌握前腿弯曲,后腿蹬直,抬头挺胸、送髋的后蹬动作,建立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对立定跳远中的起跳、腾空和落地技术的掌控,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要素。笔者利用小垫子在高度、长度等要素上组合变形,来雕刻、塑造学生的起跳、腾空和落地技术,并将自己教学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望同仁们批评指正。一、两级阶梯形垫子练起跳与落地1.起跳技术练习合理的起跳技术对提高立定跳远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跳过""、"∧_"型小垫子练习旨在让学生改正蹬地角小、展体不充分的错误动作,以提高立定跳远  相似文献   

8.
一、上一步起跳摆动腿上垫子练习 1.练习目的 让学生学习起跳脚的踏跳技术,体会重心上板和摆动腿前摆的肌肉感觉. 2.动作方法 将两块小垫子折叠叠放在一起,放置在离起跳点约1m处.学生做好摆动腿在前用全脚掌支撑,起跳腿在后用脚前掌撑地的准备姿势,然后摆动腿积极蹬伸,快速摆动,起跳腿大腿迅速前摆,积极下压,小腿和脚向下"扒地",并迅速转入蹬伸,两臂协调配合,摆动腿屈膝前摆至水平位,然后用摆动腿踏上垫子.  相似文献   

9.
小垫子在体育教学中是一种安全、实用、多用途的器材,如果我们能够合理、适时和创造性地运用它,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跑类练习。在场地上用小垫子摆放成各种图形,围绕图形做各种跑步;将数个小垫子呈适当距离摆放,做加大步幅  相似文献   

10.
跨栏跑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更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辅助性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跨栏跑教学任务。下面介绍一些跨栏跑的辅助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一、跨栏步的辅助练习步骤1:让学生像跨越水沟一样助跑跨越平放在地而的技巧垫,可先横跨再纵跨。要求:起跨腿充分蹬伸的同时,摆动腿折叠前摆跨出,用前脚掌着地并继续向前跑出,起跨腿离地后自然留于体后,不做膝外展动作,空中两大腿呈充分拉开姿势。步骤2:助跑跨越橡皮筋练习。将系有橡皮筋的二个跳高架分别立于技巧垫两侧前方,要求学生按跨栏步技术经橡皮筋上方跨…  相似文献   

11.
小巧轻柔地“手垫子”(近似一付大手套)给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同时,更给体育课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凡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过“手垫子”的老师,不难发现其独特的作用。“手垫子”小——携带方便,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的“手垫子”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练习,有利于增加课的练习密度。“手垫子”轻——折拼自如,能就地组合成各种场地,减少了不必要的队形调动。既节省了时间,又间接地加大了课的密度。“手垫子”柔——学生有安全感,在上面做各种练习又非常卫生,消除了怕脏怕疼的心理障碍,有利于运…  相似文献   

12.
<正>一、案例背景水平二《跪跳起》教学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本课通过巧妙设计小垫子的运用,让枯燥的技巧动作学起来更有趣,课上起来更有序,学生掌握起来更扎实。教师运用游戏、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小垫子的合理布置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技能。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跪跳起技巧动作。跪跳起练习有一定趣味性,经常练习对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头手倒立动作质量,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运用以下几种练习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蹲撑(两手向前撑),前腿蹬,后腿摆起的练习,帮助者前脚膝部顶住练习者肩部,防止其身体前倾、前倒;2在垫子上标出头、手...  相似文献   

14.
(二)可做轻器械使用。做折叠式小垫子操。小垫子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小垫子上采用坐、卧、脆.撑等不同姿势做操。有的动作是由站立徒手操改为坐、卧、脆姿的练习,如两腿分开坐,体前屈异侧手扶足,左右交换连续做。有的动作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专项练习,如本文《一》一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中比较简单容易的单双人动作。在编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使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鱼跃前滚翻技术,在教学中,我根据动作技术特点,抓住腾空和依次滚动两个主要环节,采用了一些分解练习及附加条件的辅助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分解练习 1.蹬地摆臂起跳:作连续蹬地摆臂跳起的配合练习,以提高蹬摆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图1.)。 2.跃上平台:六人分两边,面对面互拉手分腿站立,练习者蹬地摆臂跃起平卧在手臂(或海棉包)上,体会跃起动作(图2)。 3.连续兔跳:由半蹲姿势两臂前下举开始,作两脚瞪地向前跃起、手推垫收腿屈膝成蹲立(图3)。要求跃起,直臂撑垫顶肩。  相似文献   

16.
一、跨栏步的辅助练习 方法一:让学生像跨越水沟一样助跑跨越平放在地面的技巧垫(可先横跨再纵跨)。 要求:起跨腿充分蹬伸的同时,摆动腿折叠前摆跨出,用前脚掌着地并继续向前跑出,起跨腿离地后自然留于体后,不做膝外展动作,空中两大腿呈充分拉开姿势。  相似文献   

17.
自制跨栏架     
<正>2015年笔者参加市级"青蓝课程"的体育展示课,教学内容是跨栏跑。在磨课期间,笔者发现,虽然前期专项练习学生都能基本掌握并完成,但是在实际跨越栏架时有很多学生因惧怕被栏架绊倒而不敢跨,即使敢跨也出现"跳栏"的错误动作。为此笔者也尝试几种不同的改造栏架方法来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如小垫子、皮筋、加  相似文献   

18.
<正>"跨栏跑"中的跨栏步练习应以直观教学为主,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练习跨栏步时用体操垫进行辅助性练习,消除学生的防御性反射,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具体练习分以下5个步骤:一、原地摆动腿和起跨腿练习(一)目的:了解摆动腿和起跨腿的动作方法,使摆动腿能够做到抬、伸、压,起跨腿能够做到蹬、展、拉。方法:将2折的体操垫打开成90°垂直于地面竖放,立于体前。站在2块体操垫所组成的直角内,依次做摆动腿(抬、伸、压)和起跨腿(蹬、展、拉)的动作练习(见图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铅球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错误的技术动作。第一是推球时臀部后坐,主要原因是右腿蹬地不充分;第二是滑步后动作停顿,主要原因是左脚落地不积极。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来纠正这些错误,效果不理想,笔者利用斜坡予以纠正,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一、利用上坡来纠正臀部后坐的错误 (一)练习特点 上坡增加右腿蹬地的阻力和延长蹬地的距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体会右腿蹬地的肌肉用力感觉,发展右腿蹬地的力量。 (二)练习方法与要求  相似文献   

20.
侧手翻教学对场地、器材设备的要求不高,既可以在垫子上练习,也可在草地、沙地及松软的土地上练习,便于在青少年、儿童中普及开展。在教学中如何针对侧手翻动作的重点(身体侧倒,两手依次推地,同时两腿依次充分蹬摆)和难点(经倒立部位时顶肩、紧腰、展髋)采用适当的辅助练习和方法,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是关键。我们的做法是:1.强化体侧运动。动作方法:(1)两脚平行直立;(2)左脚侧出,两臂侧举;(3)上体左屈,头左转,眼看两脚左侧延长线1~2米处,两手手腕后仰指尖朝后;(4)还原。2.扶墙侧平衡。动作方法:在墙上画一条直线,离墙1米左右身体侧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