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黎里人,著名诗人,诗坛领袖,南社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数次被选为主任。他所领导的南社向来被认为是民主革命派的文化大军,研究者也都津津乐道于南社成员的革命者身份和南社的革命贡献。但是,假如我们对  相似文献   

2.
1909年11月13日,柳亚子、陈去病、陈陶遗、朱少屏等17人齐集苏州虎丘的张东阳祠,以重振当年几社、复社之余绪,成立了南社。新诞生的南社与同盟会互相呼应,“欲凭文字播风雷”,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大造声势,迎接辛亥革命的到来。江苏是南社的诞生地和主要活动地,也是南社成员最多的地区。南社及其成员活动于苏南苏北的许多市县,在有些地方的影响还比较显著。高邮南社成员较多,一个县就达17人。  相似文献   

3.
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曾于1906年在台湾的台南与蔡国琳、赵云石等一起创办了一个“南社”,它与台中的栎社、台北的瀛社一起被誉为近代“台湾三大诗社”。近些年来,有的学者望“南”生义,认为台湾“南社”是柳亚子等1909年于苏州虎丘成立的“南社”在台湾的地方性支社。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卢文芸在撰写学位论文期间,曾多次来信与我就台湾“南社”与大陆“南社”的关系问题进行切磋。我还以《台湾南社不是“南社”的支社》为题撰写了专文。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江阴与南社"文化研讨会召开,我想讲两点。第一,继承南社成员的"中国梦",为实现新世纪的"中国梦"奋斗。第二,学习江阴人民、江阴文化界的精神,总结地方文化的经验,提高地方文化的水平。我先讲第一点。最近,大家都在竞说"中国梦",我想说,南社作家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做梦者。  相似文献   

5.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南社早期的成员大多数是同盟会的会员,其中著名的有黄兴、宋教仁等.在南社兴盛期间,全国有一千多名学识修养都很高的文人学士和革命志士加入南社,其规模甚为宏大,在当时可谓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6.
卢永和 《兰台世界》2013,(19):116-117
<正>胡怀琛(1886—1938),安徽泾县人,号寄尘,南社骨干成员,在晚清民国文坛、新闻界、教育界和学界均有声名;其著述颇富,计有170多种,涵盖文学、修辞学、历史学、文字学、目录学、地方志、教科书等多门类。柳亚子(1887—1958)为南社发起人之一,长期主盟南社,亦因与毛泽东的文字因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南社人物传》"胡寄尘"条载:"1910年初,胡寄尘与相从甚密的柳亚子结金兰之契。翌年,加入南社,时值辛亥革命[1]475  相似文献   

7.
再论南社     
关于南社,大多数论著以及相关辞书都称之为"革命的文学团体"。这样概括虽然大体不错,但失之笼统,也稍欠准确。主要问题是,这一定义沿袭了以往一个历史时期的思维模式,仅仅从政治倾向上界定南社的属性("革命的"),而对于南社的文化特征、历史  相似文献   

8.
《江楼秋思图》及《江楼第二图》是南社诗人柳亚子(1887-1958)生前组织创作的重要"作图寄意"之作及收藏品。作品先后由胡平、何香凝两位女画家完成,之后又有多位南社女诗人、女词人参与其中的题咏活动。这一系列作品既异于传统女性画家的闺阁之作,又与由画家本人主导的创作不一样,包含了背后组织者柳亚子的女性解放思想及美术思想,同时亦是南社"作图寄意"现象的重要代表。本文从对作品基本情况钩沉入手,对参与此图诗画创作的南社女性、组织者柳亚子的美术因由、南社的"作图寄意"现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对此两图进行更深入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一代报人成舍我不仅在报业史上成就卓著.其参与的社团活动(如南社、北大新知编译社、新潮社等)也令人关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南社。南社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文化团体,于1909年由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成立。成舍我于1916年5月8日在上海加入南社。此后。先后参加了当年6月4日在上海愚园举行的第14次雅集和次年4月15日在徐园举行的第16次雅集。  相似文献   

10.
<正>百年前的南社,文人荟萃,天下独步。虽说南社作为一个民间的诗人团体,前后也不过活跃了十数年,但其在文坛乃至政坛上的影响之巨,可谓一时无二。之所以如此,其实关键还是名人的效应,精英的力量。南社名人太多,几乎囊括南北,如柳亚子、黄宾虹、于右任、李叔同、苏曼殊这样的文坛"一线人物",至今仍然让人耳熟能详;而更多的文人,尽管当年也算得上一时俊杰,但随着百年的风云变幻,皆烟消云散矣。唐诗言"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时间的残酷与无情,谁又能经得住它的涤荡呢?近代文学家姚鹓雏,在南社文  相似文献   

11.
一代报人成舍我不仅在报业史上成就卓著,其参与的社团活动(如南社、北大新知编译社、新潮社等)也令人关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南社。南社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文化团体,于1909年由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成立。成舍我于1916年5月  相似文献   

12.
1909年11月13日,经过柳亚子、陈去病等一番紧张的筹备,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文学社团“南社”在江苏苏州“呱呱坠地”了。南社与当时的同盟会相呼应,“欲凭文字播风雷”,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大造声势,迎接辛亥革命的到来。辛亥革命后,南社由成立时的17人发展到一千多人,伍仲文便是其中屈指可数的回族社员。  相似文献   

13.
我的伯父申庆璧先生(云南南社名誉理事长、中国南社荣誉顾问)今年98岁高龄,是国民党元老,他虽身随云飘,羁旅台岛,但爱国之心未减当年,怀乡之情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4.
我的伯父申庆璧先生(云南南社名誉理事长、中国南社荣誉顾问)今年98岁高龄,是国民党元老,他虽身随云飘,羁旅台岛,但爱国之心未减当年,怀乡之情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南社》是新南社社刊,1924年2月在上海创刊,由新南社编辑兼发行。柳亚子是南社发起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素有"南社灵魂"之称。南社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正式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民国初年,南社得到顺利发展。后因社内发生争吵、内讧于1923年解体。1923年10月,柳亚子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在上海发起成立新南社,柳亚子任主任。新南社成立布告宣称:"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  相似文献   

16.
姚光是民国时期著名藏书家、南社核心人物之一。上海图书馆藏写本《倚剑吹箫楼诗话》,是姚光晚年成书的诗话著作手稿。通过《诗话》,不仅可以了解清末民初南社周实、高燮、高均等人的文学创作,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姚光其人的交游及其生平事迹,对于研究南社有重要价值。作为著名藏书家,姚光还详细钞录所见多种古籍善本的内容、题跋,为相关诗学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是南社筹备成立100周年,也是南社灵魂人物柳亚子诞辰120周年。为此,吴江电视台准备筹拍一部历史文化片来纪念这一革命性的文学社团,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这样一部历史题材的系列片对于撰稿者来说不亚于是一次极限攀登的尝试。近年来,《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这两部反映历史的纪录片被看作是历史片的一个标杆,这些历史片不但是对于历史的一次回顾,更多的是用一种更为理性但也更为新颖的视角带  相似文献   

18.
南社文化名人在中国近现代编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对中国传统的编辑思想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使编辑出版行业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变革的助推器。南社文化名人摒弃了传统的雕版技术,努力探索新的出版技术,且引进国外先进的机器排版与印刷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生产的效率。另外,南社文化名人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新兴报业的发展,且对近代书局的发展、佛学典籍的编纂和研究以及闾里文化的编纂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正柳亚子是江苏省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他因参与发起创建清末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长期主持南社社务而享有盛名。他还与毛泽东多次进行诗词唱和,因而广为人知。可是,诗才敏捷的柳亚子,却患有口吃,给他的学习和讲演带来很大麻烦,留下了很多趣闻。  相似文献   

20.
柳亚子是著名的民主主义战士、南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如号角,如战鼓,奏出一曲激越昂扬的时代精神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