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自从《普通教育学》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20世纪初期《普通教育学》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界的发展。回顾一百余年的历史,赫氏这篇巨著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反思我们曾经的所作所为,《普通教育学》对现阶段教育学的发展依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程亮 《今日教育》2006,(11S):44-45
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先后就读干河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师从瞿葆奎先生研修教育学。多年来,一直倾心干教育学原理和领导教育学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颇有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著有《教育文化学》《教育通论》《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碎思》《教师如何做研究》等,编有《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等。他谦谦为人、孜孜治学的风尚,深得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同仁的尊重和欢迎。兹述其为学心得,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3.
赵丽梅 《教育》2012,(1):60-60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述了本纳《普通教育学》产生的背景、重点及其在德国教育学大讨论中的地位,指出其对教育学性质探讨以及对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在《教育学》授课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如用李约瑟之谜贯穿课程始终,激发学生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同时采取借鉴策略,把社会学、经济学、史学等方面知识融入到教育学中,采用对比策略,把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进行一个对比;在内容上既有一些增加,如,中国经济改革带给教育改革的启示、现当代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等,也压缩了一些理论课时;结合教学理论,大力推行一个学生实践项目:微型课。  相似文献   

6.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Herbart,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普通教育学》出版于1806年,是赫尔巴特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法国教育学专家梅迪契在《新教育》一书中所展示的有关教育学学科资格、“新教育”对教育学科学化的影响、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和基本问题、教育学与其边缘学科的关系等教育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同时笔者就这些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忠华教授新近出版的《当代教育理论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可以说独辟蹊径,把对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从试图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宏大视野中收回,转为对现实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些经典问题进行深化和细致研究,全书紧紧围绕当代教育学原理的三大主题,即:教育原理、教学论和德育原理,分六个专题,对当前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澄清和解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再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是师范生职业准备的必修课程,当前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学中存在一些缺陷,阻碍培养教师职业素质与科学教育理念功能的实现,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四种教学改革法,以此解决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研究的不景气是当前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广大理论工作者缺乏应有的视野和宏伟的理论气魄,教育学从基本概念到整个体系结构都明显地打上了前苏联教育学的痕迹与烙印,至今一些教育学理论工作者的思维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难脱其臼。胡德海先生的《教育学原理》通过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整个体系与框架结构的深刻剖析和多维度、多视角的系统阐释,在秉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辨其源流,匡其谬误。究教育学之真性,通教育学之根本,以独到新颖的灼见,  相似文献   

11.
面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学的身份危机,德国教育学家莫伦豪尔从文化视角,运用图像解释学方法,重新寻求和捍卫教育与教育学的自身逻辑,这尤其体现在其1983年出版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普通教育学经典《遗忘的关联: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这部经典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想要孩子?”这一教育学最基本的问题,讨论了“展现生活方式”“再现生活方式”“信任可塑性”“敦促自我活动”这四个教育学基本原理。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新的教育学原理体系,从而也接续了德国的普通教育学传统。莫伦豪尔对教育学原理体系的建构真正回应了教育的解放问题,强调教育关系作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并呼吁回到欧洲大陆教育学传统。这种通过新的解释学方法绕道于教育学基本问题的尝试,提醒我们回到教育和教育学的自身逻辑,寻求新的教育学基本共识,重新捍卫教育与文化即生活方式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出版的《教育学》甚多,包括列入普通高等师范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教育学基础》、《当代教育学》等,认真研读后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容虽然有大同小异之别,但本质上是近代西方和前苏联教育理论的综合产物,很难称它们为“原创性”作。如果要论原创性的《教育学》或叫做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的《教育学》,那只有是黎世法教授所的《异步教育学》(新华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视角关照比较教育学知识与教育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实践来看,比较教育学仍然足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从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和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不得不广泛采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的角度看,比较教育学正在成为教育学本身,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和教育学本身的发展历史以及时代的发展特点,比较教育学应该成为教育研究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4.
曾燕波 《家庭教育》2014,(11):47-47
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强调儿童作为个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关心儿童的幸福和自我表现。他在代表作《家长教育学》中说:“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发结婚证。”他认为:“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演变,对于促进专业的发展和加强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为主线,参考其他有代表性的专著,将1984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演变过程分为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研究的理论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和评价。希望通过30年来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状况作比较系统的回顾,勾画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运行轨迹,为继续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促进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开放教育《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课题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模式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开放教育《教育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开放教育《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教育学科的反思与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元教育学的发展更加激发了教育学者的学科自觉。基础教育学对于教育学学科尊严拾回、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当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学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发展日臻成熟,面向最具基础性地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研究群体最多的基础教育之“学”长期以来却是缺失的。从知识逻辑、社会需求逻辑和政策逻辑来看,基础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理应有其“合法”地位。基于学科边界和基础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基础教育学是研究基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价值和影响机制的学科,这也成为基础教育学的学科边界及其内部划分、处理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依据。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追寻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探寻基础教育的“中国根基”与“世界话语”。为此,应构建具有文化基因和实践基因的基础教育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学科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学的建设将为教育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从稚嫩走向成熟,需要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学科自觉以及基础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8.
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教育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体现师范性的教育类课程之一,本应在教师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却一直受到教学质量问题的困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现象十分突出,其处境十分尴尬。所以,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来源广泛、栏目丰富,源杂志转载量较高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文章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以师范院校为主,高等学校仍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教育学基本理论创新研究、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策略、德育的精神缺位困境与实践突破、教学理论的实践关怀路径、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审思、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优化与师范生培养的模式创新、教育史学危机的出路与经典教育思想研究、比较教育的理论建构取向与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等八个热点问题。中国特色教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研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研究,发展素质教育研究,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提升自主培养人才质量研究,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研究,教育数字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创新研究等十个问题将会是教育学研究未来一年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学发展史中,人们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历史地位的评价往往从"理论教育学"出发,未能充分揭示《大教学论》的学科地位。从实践价值取向出发,在"实践教育学"的基础上分析《大教学论》的实践教育学性质和独立性质,认为《大教学论》的诞生,标志着独立实践教育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