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必然趋势。电大作为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力量,应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充分的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优势和特点,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和加强以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为构建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树立以终身教育为信念的教育价值观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和信息的急剧膨胀和快速更新。能够适应这种新变化的人必然以终身教育为信念,不断学习的人,知识经济理论充分提示了终身教育的价值,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充分提示和体现了终身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知识经济确立了知识——教育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经济理论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已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是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社会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短,频率越快,这就是说,一次性学校教育所学到的知识享用终身…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决定终身教育是知识女性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但知识女性终身教育中存在的理论误区和实践盲点严重制约其终身教育的有效展开。唯有正确认识其中的独特困境,知识女性才能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带动女性的整体性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决定终身教育是知识女性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但知识女性终身教育中存在的理论误区和实践盲点严重制约其终身教育的有效展开.唯有正确认识其中的独特困境,知识女性才能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带动女性的整体性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决定终身教育是知识女性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当今社会,女性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知识女性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应对知识经济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终身教育不仅在国际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各国政府改革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而且必将成为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好应答和最佳选择。知识经济对终身教育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机遇,知识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过程,终身教育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所以应着手创建终身化、整合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它的教育职能始终在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图书馆教育在公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全民性的教育对象、综合性的专业知识、自主性选择知识、多样性的服务手段等特征。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图书馆是终身教育的重要课堂,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图书馆的终身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初,知识经济时代初露端倪。知识经济的实质是:高新技术产业,其潜在资源是人的智力。因此重视教育,重视人才,重视学习,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将是一种教育型经济,学习型经济。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知识爆炸,所以,不能指望一次性学习而终身享用,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之本,备受世界各国瞩目。终身教育必须注意三个问题:教育对象,受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凡地球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时间,受教育的时间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教育范围,教育领域扩展为终身教育。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成人教育要走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发展道路 ,必须改革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 ,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新观念。传统教育观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工作之前是学习 ,学习之后是工作。由于知识经济时代加速了知识更新的速度 ,带来一个学习化社会 ,作为一个劳动者 ,终生都要接受教育 ,终身都要不断学习。那种接受一次教育 ,不用再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就能生存的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复存在。进入 2 0世纪以来 ,传统陈旧的观念逐渐被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所代替 ,终身教育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构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