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可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让生成”之花盛开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潘娇英 《广西教育》2009,(19):36-3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不断地促进动态生成,让课堂因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生成,用智慧将课堂演绎得更为鲜活、精彩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堂呼唤动态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广大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倡导动态生成,主张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文本不断产生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同时产生成新的思想、新的体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劳动才会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理念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强调课堂的生成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6.
陆海燕 《考试周刊》2010,(24):64-65
新课程指出,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它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之一便是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被动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并予以及时调整,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只有  相似文献   

8.
让课堂生辉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参与的的生命历程,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就要运用教育机智,撞击学生思想的“火花”,催生学生智慧的“灵光”,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让课堂因教师和学生而生辉。一、个性阅读让课堂生辉《  相似文献   

9.
陈战立 《现代语文》2011,(2):153-153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也是生命的流动过程.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叶澜教授认为.它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课堂的生成。我们可以在学生的需求中,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在对教学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在适度的拓展中,在创造中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从“预设”走向“生成”,关键是把学生看成一种教育资源。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需要重建课堂教学效率观。  相似文献   

12.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顾祥 《现代语文》2009,(9):68-68
“动态生成”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具有丰富的含义。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常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其显著效果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高层次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挖掘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把握教学的有利时机,及时捕捉点化,把探究引向深度,适时反馈评价,实现有效生成,以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何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流动,实现动态生成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那么,我们如何在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成性课堂呢?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激发科学课堂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抓住随机生成的内容,挖掘其深层意蕴,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必将提高课堂教学品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