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伟燕 《情报杂志》2001,20(7):9-10
知识经济是当前中国学者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热点。认为用“知识经济”代替“信息经济”没有多大的新意,不能用经济中知识含量的多少确定社会的发展阶段,“知识是未来社会的第一要素”的说法具局限性,因此,应该给“知识经济”的说法降温。  相似文献   

2.
哲学史上围绕“意志薄弱”的讨论由来已久,戴维森不赞同将此问题与道德软弱或知识匮乏(遗忘)相混淆的古希腊式解释思路,而主张将问题从道德性中剥离出来,直接考察行动自身。戴维森基于行动的因果解释,以不自制为切入点,探讨了非理性行动的悖论及本质。戴维森重构行动合理性的论证,强调非理性行动中符合最佳判断的理由与因果上最强的行动理由二者间的差别。通过“意图”概念的引入,戴维森论证意志薄弱无法证伪行动合理性,从而消解了非理性悖论难题。  相似文献   

3.
许少知先生证伪洛仑兹变换的文章(本刊第1、10期),宣告了相对论数学基础的无效。本文从另一视角的考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洛仑兹变换与它的前提“光速不变原理”相悖,是一组没有科学价值的数学式。一、“光速不变原理”的含义及其数学表述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称:“在所有惯性系内,自由空间中光的速率具有同样的值c”(c≈30万公里/秒),据此有c±v=c(1)这是“光速不变原理”应有的表式。二、洛仑兹变换的一般表述设有两惯性系s和s',s'沿x方向相对s有速度v,则s'与s之间的时空变换关系为x'=(x-vt)/(1-v2/…  相似文献   

4.
陈明远 《百科知识》2007,(10X):47-48
饮食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大宗、中国最大特色之一。迄今几乎所有介绍餐饮业的文章都沿用如此说法:“满汉全席是清朝宫廷中的大宴,乃为宫廷御膳”、“清末民初,老北京饭庄经营的酒席,是以铺张的‘满汉全席’为主。”不仅以“宫廷”为最高贵,且特色集中于一个“全”字。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于“生态学”一词的提出者和提出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一说为美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梭罗,一说为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后者更为普遍,但前者也不乏拥护者。此外,对于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的时间也存在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1866年,有人认为是1869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追溯,推翻了梭罗提出“生态学”一词的说法,并澄清了这一观点的来源,然后,通过对海克尔文献的回顾,确定了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的时间为1866年,最后分析了生态学发展早期与“生态学”一词共存的竞争性术语所导致的看法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10月蓝灰色的天空下,“四骑士”驾到。按照传统的说法,他们分别预示着饥饿、瘟疫、毁灭和死亡。不过这些只是别名,他们四位真正带来的是:脑震荡、关节炎、前十字韧带拉伤和人堆。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提出“主辅换位”的战略构想,在政府和学术界引起一些争论。2004年,哈尔滨市宣布已完成“主辅换位”,下面,笔者就“主辅换位”的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2007,(2):59-59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健康长寿的谚语。而近年来,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请你饭后不要走”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使人们无所适从。其实饭后“走”与“不走”,应因人而异,动静结合,适可而止,乃是上策。  相似文献   

9.
郑丹 《科教文汇》2007,(11X):194-194
助动词“たい”接意志动词的他动词表示愿望时,动作的对象用格助词“が”还是“を”,是日语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迄今日本中学语法教科书中认为“が”是规范的说法,但另一方面,实际应用中,“~を~たい”似乎占了多数,而且有的情况下还只能用“を”。在 此,对日语学习中什么时候用“を”什么时候用“が”略做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情报”和“资料”的关系,向来没有个比较一致的说法。“情报主导”论者有之,“资料中心”论者有之,“资料和情报平行”论者有之,主张机构分设者,亦有之,真乃都为一家之言! “资料”与“情报”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钱学森同志最近说,“资料”是“情报”的一部分。他明确指出:“我们常常说情报资料(引者按:“情报资料”,是把“情  相似文献   

11.
对“李约瑟难题”质疑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肯定了“李约瑟难题”的合理性,对近20年来质疑难题的“无意义说”、“逻辑矛盾说”和“修改说”进行了反思;认为这些说法涉及到科学史观和方法论等深层次的问题,其实质是科学西方主义和近代科学特殊论;主张以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理解难题。  相似文献   

12.
李莉 《百科知识》2005,(8X):57-57
“三伏”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德公二年初伏”。秦德公二年,夏天酷热,人们用杀狗的办法来禳解热毒。这解毒的日子称为“伏日”。据《渊鉴类函》记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相克”的说法认为:夏属火,庚属金,金最怕火将它烧熔,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  相似文献   

13.
项群胜 《科教文汇》2007,(2):179-180
关于周代礼乐舞佾的研究,由来已久,存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是天子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六三十六人,卿大夫四四十六人,士二二四人。第二种是天子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八四十八人,卿大夫四八三十二人,士二八十六人,然而,目前所见的中国音乐史有关著述中,只重视第一种说法,而忽视了第二种说法,其原因不明,笔者本着对学术问题客观务实的态度拟对两种解释进行梳理、评析,希望对“舞佾说”形成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对第二种说法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生态炸弹”——电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揆 《百科知识》2004,(10):39-39
“一台电脑实际上就是一台生态炸弹!”一些环保专家这样大声疾呼。也许这种说法有点偏激,但是,当我们分析了电脑的生产流程、电脑生产工艺所需的材料、电脑工作和报废后的状况后,又不得不对环保专家的“偏激”见解表示认同,对电脑变成“生态炸弹”的可能性表示深深地担忧。  相似文献   

15.
李荣国  魏立英 《百科知识》2007,(2X):31-32,33
“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近日,中国国防科工委发言人这句话立刻成为海外诸多媒体的头条新闻。此前,中国官员在这方面最为直接的说法是:“随着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中国将逐渐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有分析认为,从“将逐渐具备”这种不太确定的用语,到“具备”这样完全肯定式的用语,反映了中国对自己的国防科技能力不断增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科学界最近传出新的说法,6500万年前使一代“霸主”恐龙遭受灭顶之灾的罪魁祸首极有可能是太阳系里的两大行星——木星、土星。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这一说法,而我今天要说是由“万有引力”而延伸出来的“万有一切能力”。下面,我就由“统一场论”来探讨物质的“万有一切能力”。能一是指能量,能力一是指各项能量所对应的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3,(1):8-11
近些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说法引起人们关注,一些商家纷纷推出声称具有排酸功效的食品,特点都是营养高,而且还具有“抗癌”等保健功效。“酸性体质”是否引发疾病?“酸碱体质”的说法科学吗?食物能否影响人体的酸碱度?  相似文献   

19.
“中”是一个重要观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中”这个概念中国由来已久,是尧舜禹时代就有的思想,经孔子“祖述”过来加以弘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1,(3):73-73
“春捂”怎么“捂”,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这些说法对于养生保健来说依据是远远不够的。专家建议,春捂应讲究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