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县附设在小学里的幼儿园(班)严重地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一些幼儿园搬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进行教学,幼儿每天背书包上幼儿园,书包里装有各种文具。园里的作息时间也和小学一样,每天四节课,每节课三十五至四十分钟。即使没有课,老师也把幼儿看在教室里写字、做计算题或看小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教师。有的幼儿会自豪地告诉小伙伴:"我认识某某班的老师哦!""某某班的某某是我的好朋友!"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大班幼儿再过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将面对新集体、新同伴、新老师。为了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适应、交往的能力,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我设  相似文献   

3.
(一) 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紧密相连。美国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实行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州的5岁幼儿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州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学前一年,在那里,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从幼儿园算起的。美国的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设有幼儿园(班)。幼儿园(班)顺理成章地由学校领导,其人事、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目前有种偏向,不少幼儿园(班)的老师,把小学一年级语文全部内容和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硬教给孩子。有的村还给教师制定了识字和写字的教学任务,并以此作为奖惩依据。幼儿入小学时,还必须进行入学考试(拼音、数学),考试合格才能升入一年级,不合格者,仍留在幼儿班。我认为这些做法是错误的,完全违背了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教  相似文献   

5.
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两年多来,番禺市各镇、乡中心幼儿园,认真贯彻、执行学前教学大纲,对促进学前儿童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做好入小学前的准备,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各镇小学反映,经过学前教育的学龄儿童与没有经过教育的学龄儿童:镇中心幼儿园的学龄儿童与一般村幼儿园、私人幼班的学龄儿童大不一样.这说明:抓好人才的起点,可以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乡镇学前教育还在一些问题上有待解决.归纳为下面几点:(一)在办学形式上 一种是镇、村幼儿园办的学前班,以中心幼儿园为主体,较好地贯彻、执行学前教学大纲,实施较正规学前教育.另一种是小学附设学前班,在管理上严重的倾向小学化,教材多使用一年级教材,这种超前教育,极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正常发展.第三是私人办的幼儿园(所)在整顿前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杂在一起,在保育、教育、娱乐活动中根本不能起到学前教育的作用.(二)在管理问题上 中心幼儿园学前班,由于统一幼儿作息制度.午休睡眠与其他幼儿无区别.入小学后.一下子难以适应.幼儿园在实施保育、教育工作中,未有从日常行为习惯开展养成教育,造成入小学后自我约束能力差,自理能力差.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重点在农村!提高农村幼儿园(班)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水平!当前,农村幼儿教育除了“小学化”、“成人化”教育的倾向较严重外,在办园(班)条件、师资队伍、领导和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农村幼儿因(班)的这些问题,要做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贵州省出台新规,严禁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严禁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以及一切形式的小学升学考试等。  相似文献   

8.
我县在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基础上,再努力普及3-6周岁学前幼儿教育。近几年来,投入近千万元发展幼儿园,改善幼教条件。全县现有幼儿园29所,小学附设幼儿班316班,在园(班)幼儿16023人,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36.8%,幼儿园(班)教师学历达标率77.5%,幼教质量不断提高。积极发展幼儿教育@黄紫红  相似文献   

9.
贵阳市第五幼儿园始建于1941年,隶属于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是贵州省一类幼儿园,全国15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试点幼儿园之一。幼儿园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1平方米,现开设了9个班,有300名幼儿。设有幼儿综合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幼儿阅览室、幼儿科学活动室、幼儿操作室、幼儿玩沙、玩水、种植场地等幼儿专用教室及幼儿游戏的器械和游戏设备,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幼儿园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又日趋成熟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共有46名教职工,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3人,有7名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8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与各领域、各年龄班目标。这些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幼儿成长的期望和要求,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知识经验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县附设在小学里的幼儿园(班)严重地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一些幼儿园搬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进行教学,幼儿每天背书包上幼儿园,书包里装有各种文具。园里的作息时间也和小学一样,每天四节课,每节课三十五至四十分钟。即使没有课,老师也把幼儿看在教室里写字、做计算题或看小画册。有的老师上完课,就坐办公室,对幼儿撒手不问。教学内容严重不合《纲要》的规定,为了对付入小学的考试,大班幼儿不但要学汉语拼音、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还要写笔划很多的汉字等。每天上过早操,幼儿要站在操场上听老师训话;放学回家要抄写汉语拼音、生字、生词、做计算题。有的甚至把小学的升学考试、平时测验、留级等一套做法也搬到幼儿园来。据调查,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有的小学领导不懂幼儿教育的特点、任务和方法,要求安排课程和小学一样,认为多学一些生字和计算题才是高质量。二是家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混合班,特别是三种年龄的混合班,开展体育活动,总的应该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要求和本班幼儿年龄、体育水平情况,选用全国幼儿体育教材进行,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混合班可用同一活动内容,而对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结合6年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研究的成果,《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出版,它进一步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的精神具体化,集中阐述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本年龄班的主要活动方式、各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后,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教实践工作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我园本着发掘、拓展、整合的原则,努力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发掘———促进园内教育资源优质化(一)班际资源共享。我们立足于幼儿园这个主阵地,充分利用每个班的教育资源。如…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科学》2008,(1):49-49
“所有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另外收取费用。城区中小学不得办幼儿园,更不得把幼儿入园(班)与其入小学挂钩。”12月11日,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王小平在长沙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现场研讨会上说道。  相似文献   

16.
朱自梅 《广西教育》2014,(29):18-1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园,有的幼儿独立性比较差,有的幼儿心理比较脆弱,有的幼儿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对这些"特殊"的幼儿,教师需要耐心引导,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在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小一班,有一个名叫慧慧的幼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慧慧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早晨来到幼儿园总是哭丧着脸,恋恋不舍地看着家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的德育目标之一.然而,爱祖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情感,有很大的抽象性.而幼儿心理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具体形象性,如何解决目标要求与小班幼儿心理以及情感水平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爱祖国教育的实效性呢?我们认为:作为幼儿爱祖国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小班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无论从认知上还是情感上主要都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教育.因此,我们设计了以《广州市幼儿德育系统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依据,以具体、形象性教育为基础的小班幼儿爱祖国启蒙教育实验方案.二、方法(一)研究对象整群抽取广州市荔湾区桃源上街幼儿园,小一班和小二班58名幼儿,采用等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实验组为小一班28名幼儿,控制组为小二班30名幼儿.  相似文献   

18.
幼儿识字教育之我见殷保新一、幼儿可否进行识字教育人们对幼儿识字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识字对幼儿来说,太难、太枯燥、太抽象,幼儿园不适宜进行识字教育,幼儿识字应该是小学教育的任务;也有的认为,幼儿早识字,早成才,主张把小学课程的部分内容提前到幼儿园来进...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联系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幼儿园有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衔接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以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学后的"转折期"和"困难期"。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幼儿园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或教育评价上,均存在向小学教育过度倾斜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给予改进,避免进行超前教育或喧宾夺主式的教育,否则,将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在列举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倾向的种种表现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教师。有的幼儿会自豪地告诉小伙伴:“我认识某某班的老师哦!”“某某班的某某是我的好朋友!”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大班幼儿再过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将面对新集体、新同伴、新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