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土化”是广东电视媒体与境外媒体竞争的秘诀。而境外电视媒体大举进入,加强对广东“本土化、区域性、接近性”新闻的渗透,广东电视新闻的“本土化”优势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04,(8):32-42
广播媒体在拥有多项优点的同时,也有着易逝性、线性传播的听众被动接受和有声无图等缺陷。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哪家媒体最能争夺受众的“眼球”,最能实现互动性以及信息的可点播、易查找,哪家媒体就能占领竞争中的高地。因此,具备这些优势的网络新兴媒体,成为其他传统媒体在竞争中  相似文献   

3.
攻城拔寨巧为先——谈谈同城同题新闻竞争如何出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题新闻竞争、被业内人公认是近年来媒体竞争的重头戏。何谓同题新闻,简言之,就是不同媒体面对同一新闻源采写的报道。同题新闻竞争激烈与新闻价值规律和地域媒体密度有关,尤其是本土特点性强的同城同题新闻,媒体为了抢夺时效的高占位、第一时间抓读者。“萝卜快了不洗泥”,“多家媒体一张脸”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是对新闻源的浪费,更足对读者的失职。如何在同题新闻中做具有个性特点的“独家新闻”,已经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新课题,面对这个难题,我们更应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共同探索出一条新路来,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品牌专栏——品牌报纸的领头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同质化竞争到品牌竞争当今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地的报业大战或是频道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厚报时代”“、多频道时代”的到来宣告了媒体经营的环境发生了转变,媒体信息量的供给由不足向相对过剩转移,也使得在报纸和电视中出现了新闻严重的“同质化”;雷同的内容,相似的角度使各个媒体之间呈现出“大一同”的局面。由此招来对同质化的骂声一片,但是同质化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经阶段,媒体发展阶段必经的就是由“差异化竞争到同质化竞争再到品牌化竞争”的这几个阶段,媒体现在要发展,就必须实现传媒业的这种转型,由“同质化竞争”到“品牌化…  相似文献   

5.
一、竞争:“不可替代性”的缘起 报业市场的日趋成熟,各种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在谋求一己生存空间,从而使得媒体的“不可替代性”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道理很简单,一家媒体所生产出的新闻产品,如果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不可替代性”,它就失去了在市场上存在的理由。就好比,在供需基本平衡的电视机市场上,如果再有厂家生产并无新意的电视机,则可以断言,这样的厂家必是短命的。 照这样的逻辑推下去,研究“不可替代性”,从某种角度看,也就是研究创新。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地拥有前所未有且不可…  相似文献   

6.
洪文洁 《新闻窗》2006,(5):60-61
近年来,随着中国报业的迅猛发展,报纸新锐在不断进入,原有媒体在急速扩张。然而,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强势”媒体,部不可能做到对有限新闻资源的“独占”。此种态势使新闻媒体间的竞争由“垄断发布”进入到“同题竞争”领域,即更多地看谁能有效利用和挖掘这些有限的共享资源,从而变共享为“独享”,确立自己新的竞争优势。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重视策划。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国媒体一体化趋势不断响强,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对单的"熊"性竞争转而成为多对单,多对多的"狼"性竞争,由最初的颇具小农意识的独占新闻源,转变为现在的合作、共享新闻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体竞争的激烈,报刊应对视听媒体的挑战,必然推出更多更好的新闻图片,以照片的记录本性和给读的视觉感知,进一步丰富版面,做到图并茂,迎合读的需求。本人在担任中国冶金报记和江西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特约通讯员的20年时间里,为适应报刊改革、发展的需求,一手握笔、一手抓相机,“双枪”出击,取得一定的成效,累计在各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200多万字,并发表新闻照片200余幅。本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谈记要当“双枪将”。  相似文献   

9.
李亚琼 《声屏世界》2007,(12):28-2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广播的传统优势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被大家公认的优势,可能已成为当前所有媒体都具有的手段,不再是广播的独家专利。因此,只有把握广播的当前优势,打好广播的“好牌”,才能独树一帜,办出特色。广播以声音传播,除了陪伴性、时空性、参与性和服务性,笔者以为,广播节目还有几张明白实在的“好牌”是其它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  相似文献   

10.
杨志刚 《记者摇篮》2005,(10):40-41
办报纸是给读者看的,办报人要心中有读者。现代社会的受众.对媒体的要求不仅是满足阅读的信息量,更重要的是信息的有用性.即从“功利”角度来衡量信息的价值。对此,如何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满足读者的需求,提升晚报“三贴近”效应,是媒体竞争中的利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报纸如何强化“地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传媒观察》2005,(11):60-60
就同一个地区而言,随着近年来新闻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地区外的其他媒体纷纷伸出“触角”,受众对于媒体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这就意味着地方媒体的竞争将曰益激烈。面对越来越多杀出的“程咬金”和渐渐拥挤的地方报纸市场,土生土长的地方报纸必须扬长避短,从定位、采编等各个方面不断强化报纸的“地缘效应”,突出地方特色,巩固并扩展“势力范围”,成为家乡人爱读的“家乡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报纸的种类越来越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而在信息高度发达开放的现代社会,新闻事件不可能被某一家媒体所垄断,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多家媒体都会将目光投向一处,同炒“一锅饭”。为了拥有独到的过人之处,为了让读者在千万张报纸中选择自己,各家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把相同的新闻做出不同的“味道”,把不同的新闻做成独家。  相似文献   

13.
主流媒体,就是指在某一城市或某一地区起舆论主导作用的媒体,它具有权威性、贴近性和独创性,在受众中具有广泛的传播面和较高的可信度。作为主流媒体,应该体现出大报风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舆论导向的权威性。在新闻媒体中坚持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一种综合效应,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抓“大”放“小”。作为主流媒体,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中最大的是政治资源优势,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可以优先得到信息。从新闻竞争的层面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碰撞,目前越来越多的报纸把新闻竞争的着力点由“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受众,各种媒体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能够提高媒体竞争力的报道方式上。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参与式报道由于其强烈的针对性、互动性、接近性和真实感,深受受众喜爱,也渐渐成为媒体打造品牌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5.
黄玉波 《声屏世界》2001,(Z2):43-44
如今,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开始走向了品牌之间的竞争。而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如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一样激烈,每一个大城市都至少有二三十家媒体存在。往往一个新闻事件,多家媒体要去竞争,面对新闻内容同质化的时代,媒体的风格、形象及品牌之间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可以说,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品牌之间的竞争。 其实,近几年来新闻宣传部门也在主抓“精品工程”,力求造就一批名牌栏目、名记者、名主持人等。如果从市场角度而言,这又何尝不是媒体针对受众及广告客户推出的品牌战略。如果我们从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相关理论出…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电视媒体的经营理念已从“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转变。在“经营媒体”中,各类电视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间,开展“活动营销”受到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的青睐,对经营电视媒体具有经济力——以最少的资源完成电视媒体的经营工作,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尽可能高的效率,得到最高利润回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全国“两会”已经圆满闭幕,但是多种媒体、多元模式的“两会”新闻报道如火如荼的场面却依然历历在目。近年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新闻报道已成了国内外众多新闻传媒“群雄逐鹿”的角斗场,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报道的竞争,特别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与新兴媒体形成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电视媒体如何在继续保持自己传统优势的同时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当前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状态。电视业完全买方市场的竞争态势,给我们电视媒体带来了生存危机。这一方面使我们的“品牌意志”日益高昂;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市场”这个“经济学”名词,在它渐渐迅速成为我们日日“难以忘怀”的“座右铭”的同时,也对它的具体含义,更为迫切地需要有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佛山电台位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又紧靠省会广州,不仅空中竞争激烈,单是调频广播周边地区就有十多个频道,而且还处于多种媒体交叉覆盖的“重围”之中,可谓“百舸争流、你追我赶”,市场占有份额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如果说,“敢为天下先,不断开拓创新”是佛山电台鲜明特色的话,那么新形势下我们在追求超越自我、再创佳绩时显得更理性更务实。而花大力气构筑现代媒体新平台则是我们创新和变革的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