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付涛 《体育世界》2010,(4):107-108
运用运动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训练的中心是围绕以速度为核心的五个途径。进行起跳训练。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结构 田径跳跃技术一般被划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阶段。起跳技术阶段是指人体由水平运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阶段,人体直线助跑起跳产生起跳腾起初速度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跳获得的,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动力,不仅是在起跳腿单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完成退让和克制工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4.
顾玉祥 《中华武术》2006,(11):23-24
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J”的弧线助跑技术,助跑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可以说成功的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相比较跳远项目的助跑,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就难多了,在短短的8~12步助跑中有方向的变化、路线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重心的变化等等,所以初学者很难把握,有以下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为顺利越过横杆创造有利条件。跳高技术的核心是围绕如何利用助跑速度,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而快速弧线助跑起跳是背越式跳高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的核心,如  相似文献   

6.
惠艳 《体育科技》2006,27(2):34-36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背越式跳高在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人体能量的变化原因,提出:除了助跑动能之外,在起跳过程中伴随较大的肌肉群弹性势能的释放也是起跳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进一步分析运动员起跳过程身体重心向上运动的平动动能和绕质心转动的转动动能,其中的每一份能量都是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所不能缺少的。从而为教练员更好发挥运动员起跳过程能量,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助跑倒二步技术在起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弧线助跑倒二步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重要的环节.重点论述倒二步技术在整个背越式跳高中起跳起着重要作用,希望教练员、运动员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诱导训练的依据助跑快、起跳快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特点,在快速助跑中顺利有效地完成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跳远助跑除了弧线区别外,在动作结构和速度要求上都十分接近,起跳技术也无明显差别,只是背越武跳高的腾起角大于跳远。基于这种原因,我们便有可能合理利用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在尽可能保持水平速度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腾起垂直速度,即通过采用适宜的手段方法逐渐加大腾起角,使之顺利过渡到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助跑"曲率"与起跳技术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18-219,223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问世和不断改进及技术环节上的创新,在田径运动技术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弧线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研究助跑“曲率”与起跳衔接的关系,总结技术训练实践的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以求达到更高的技术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背越式跳高的快速助跑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快速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对快速助跑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成绩在 6.30 m以上的 6名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过程中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助跑最后一步蹬伸阶段优秀女跳远运动员摆动腿髋的水平速度与水平速度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着板时,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脚水平速度呈高度负相关;起跳过程的缓冲阶段中,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呈上升趋势,同时垂直速度持续升高,占腾起垂直分速度值的53.1%。  相似文献   

13.
对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最后一步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异性小;H2、成绩和重心最大高度均相对较低;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过近;助跑速度和起跳结束时的身体重心垂直速度低;利用水平速度的能力不够;起跳结束时重心垂直速度与垂直加速距离、摆动腿摆动速度与摆动腿水平角、缓冲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与垂直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跳远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小腿支撑扇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时,其小腿支撑扇角对跳板前的身体重心下降、水平速度以及离板瞬间的重心垂直速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技术进行研究发现,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紧密衔接的快速后蹬、加速前摆和制动前摆动作能促使身体重心在不更多损耗水平速度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并最终提高腾起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初速度和腾起角,对跳远起跳效果和成绩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跳远起跳技术的运用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为探讨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选取跳远起跳动作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跳动作的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施基于肌肉动力学层面的运动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增大人体重心垂直速度和重心的腾起角方面,膝关节肌较之髋关节肌都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在相同的着地距离下,增大小腿环节角与增大大腿环节角相比明显有利。  相似文献   

17.
男子跳远运动员不同起跳级次及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像、录像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A、B两组起跳阶段不同时相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变化与着板角、起跳缓冲和蹬伸阶段膝角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减小值会略大,垂直速度的增加值则更大;而且,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不同等级男子武术运动员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运动特征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等级运动员技术动作差别的运动学特征,进一步加深对起跳技术动作特点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