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要经历动作———表象———符号这样的心理过程。在教学“<”“>时(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动作化、系统化的儿歌教学,以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使他们通过动作、形象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符号———“>”“<”。一、讲清意义,儿歌强化教学时,教师操作积木,形成下列示意图,提问:“2和1比,谁大谁小?”学生能看出2大1小。2大、1小,我们就说2大于1。大于怎样表示呢?我们用符号“>”(大于)表示,读作“2大于1”。变换积木的位置。1和2比呢?1小于2,我们也用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2.
物理计算,常常遇到一些物理量带有正( )负(-)号;应用某些公式时,又要注意有关的符号规则。那么,如何正确理解“ ”、“-”号的含义并正确应用它们呢? 物理量的性质符号某些物理量常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力有吸引和排斥;质点沿直线运动,有相背的两个方面;热量转移,就某一系统来说,可能是吸收,也可能是放出……。对于这种区别,我们常在表示它们的字母前面加上“ ”或“-”号。这里的“ ”“-”号与数学上的正、负不尽相同,它一般并不表示数值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是代表着一定的物理意义。所以,把它们称做性质符号。有些物理量(例如电势)的数值可以大于零或小于零,从而可用  相似文献   

3.
《湖南教育》今年第4期《“数的和”不等于“数字的和”》,指出了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怎样科学地表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这个问题提得好。但该文建议把定义中的“数的和”改为“数字的和”或“数码的和”,我认为这也是不妥当的。我们知道,数字又称数码,是用来表示数目的书写符号的。这些符号与汉字的性质一样,既不存在大小,又不能进行运算。比方“湖”和“南”这两个字谁大谁小?它们的“和”又等于多少?这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  相似文献   

4.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目的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教“>”和“<”符号时,采用图示法教学,按照由直观到抽象,由浅入深的顺序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及应用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学可作如下安排。一、认识“>”和“<”符号。教师先出示一个篮球和一个小皮球,问学生:“谁大?谁小?”引导学生回答:“篮球大,皮球小。”再挂出准备好的篮球和小皮球’的图片(或课前在黑板上画好),接着用线’条连接成:  相似文献   

5.
<正>看完《流浪地球2》,编辑部刮起了一阵“科技旋风”,大家都对电影里的机械狗“笨笨”和外骨骼机器人念念不忘,技术达人疾风还在网上下单了电影同款智能机器人遥控积木。大家都说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编辑部“新宠”——机械狗“笨笨”疾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网上“抢”到了《流浪地球2》的周边产品——智能机器人遥控积木。这款智能机器人的零部件很多,疾风花了几个小时才完全拼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物展示比较,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为使学生认识“ =、 >、 <”,首先通过电教媒体的实物,如玩具小汽车,左边放 2辆,右边也放 2辆,引导学生比一比哪一边的汽车多,使学生得出结论——同样多。接着,介绍用“ =”号连结两个 2,即 2=2。随后,教师在左边添上 1辆小汽车,再与右边的 2辆小汽车比较,学生容易得出左边的比右边的多。教师写出 3○ 2,请学生说一说○内填什么好,学生说出填“大于”。这时,出示写有“ >”号的卡片,告诉学生这是大于号,在○内填“ >”比填“大于”好。学生默记。“ <”号的教学同“ >”相仿。   采…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用语中各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不尽相同。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而难以回答,下面用拟人的方法帮助大家理解它们的意义。1.左边站的是微粒的个数:1)元素符号左边站的是几,表示几个某原子。如:2H系数“2”表示2个氢原子2)化学式左边站的是几,表示几个某分子。如:2H2O系数“2”表示2个水分子3)离子符号左边站的是几,表示几个某离子。如:2Fe3 系数“2”表示2个铁离子2.右脚下踹的是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如:H2O中H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3.头上顶的是元素的化合价:如:H2O中O头上顶的“-2”表…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中我们从实物入手,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操作,从动作感知、形成表象,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不只是从直观开始,而首先是从操作开始。儿童的认知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括、符号”。我们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直观演示的作用,注意引导学生操作,逐步抽角出角的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9.
一块积木     
小蚂蚁聚精会神望着前面,小蝴蝶好奇地问:“你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啊?” 小蚂蚁指了指前面说:“瞧.那边有一件红色的东西。” 小蝴蝶连忙飞了过去看了看,然后对小蚂蚁说:“是一块红色的积木。” “是谁丢的积木呢?”小蚂蚁说:“它的主人一定很焦急,我们一起找找吧” 于是,它们就分头去找丢了积木的主人。 小蝴蝶飞呀飞,看见小白免低头寻找东西,就问:“你在找积木,巴?” “是呀,你看见,它在那儿?”小白兔高兴地望着小蝴蝶说 小蝴蝶说:“我看见一块圆形的红积木,就在那边的草地上” 小白兔失望地摇摇头:“我丢的红积木不是圆形的。”说完,它就…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相似文献   

11.
<正>“100以内数的意义”内含满十进一的进位制规则与位值制思想,其内涵抽象,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更好地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可采用如下教学方式。学具准备:4人一组,每组100根小棒。一、独立数数:看谁数得快提出问题:老师不小心把装有小棒的盒子打翻了,你能帮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数出小棒的数量并装回去吗?  相似文献   

12.
一堂新课,成功的导入能起 到温故知新,激发学生注意,扣动 学生心弦,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的作用。现将“大于号和小于 号”认识一课的五种导入方法简 介如下: 一、直观引进 教师取出4块长方形纸片,贴放在黑板上(左边2块、右边2块)问:“左边长方形纸片有几块?右边的长方形有几块?用什么符号表示2和2相等?”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出现2=2(符号是用两根红色  相似文献   

13.
有许多汉字用“手”作为构件,其中又以表动作的字为多。有趣的是,汉字中表示“手”的偏旁符号的形体并非一式。了解这一情况,对理解和记忆汉字字义很有帮助。手——拿掣拜看“手”作义符,用在汉字下部作偏旁,一般写作“手”,如“拿、掣”两个字。用在汉字的左边作偏旁,大多写作“扌”,如下面一些字:扌——操扬拨 指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思维通过两条道路去把握现实的具体事物,“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把这句话表示为公式即“具体——抽象——具体”。  相似文献   

15.
考比较大小     
考点精析1.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相似文献   

16.
要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此,教学中既要注意提供直观材料,又要注意在学生获得表象后及时进行抽象概括。例如,在给一年级学生讲“大于”、“小于”时,要在学生掌提了“同样多”的基础上,先用具体事例,直观地比较事物的多少。然后逐步过渡到数目,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最后做到正确运用大于和小于的符号。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7.
“X”的自述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乘号“×”,相信我们早就认识了,身为老朋友的你对我是否真的了解呢?下面,就请你们认真听听我的自述,更清楚地了解我吧!我是表示乘法的符号,但是最早表示乘法的符号并不是我,而且后来还有另外一个表示乘法的符号与我成为好兄弟。现在,我来说一说我们的故事吧!早在17世纪前就有人用拉丁字母“M”和“D”分别表示乘法和除法,因为它们分别是拉丁文中“乘”和“除”这两个单词的首字  相似文献   

18.
一枚奖章     
小喜鹊在绿草地上捡到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奖章的背面还铸着几个字:首届“天天”儿童画展——一等奖。 “奖章丢了,主人该有多着急呀!”小喜鹊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失主。 可是,世界这么大,谁是失主呢?小喜鹊想了想,“天天”画  相似文献   

19.
数方块     
<正>小朋友,你喜欢玩积木吗?积木中有一种小方块,就是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当一些小方块堆放在一起时,有些小方块可以被看见,有些却被压在下面看不见了,这时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方法一:分类数我们可以把小方块分成“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两类,分别数一数。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初中《代数》第二册第184页有这样一个“想一想”问题.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1)属一漓;人兀_厅,_、人万厅,.、八牙_厅火乙少丫d百一j勺万’气“少丫住丽一坷瓦’以少丫j百~叫了 经过验算可知:(1)、(2)、(3)三式成立,而(4)式不成立. 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1)、(2)、(3)三式有些什么特点呢?能否找到普遍规律?我们发现有两个特点:(1)左边被开方数都是带分数,它的分子和整数部分相同;(2)分母是比分子平方小1的数. 那么具有这样特征的带分数的开平方是否都能写成(1)、(2)、(3)式右边的形式呢?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即要证明下列等式成立: 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