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是指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前的句法现象。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现将注意点分述如下:一、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前置如果否定副词是: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而代词宾语是:余、吾、我、汝、尔、之等,宾语一般前置。但是要注意:如果否定句中的动词谓语前面有“能、肯、敢、尝”等能愿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还要放在能愿动词或副词的前面。还有就是否定副词必须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的,宾语才可以前置;如果句中虽有否定副词,但不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宾语就不能前置。例如:(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相似文献   

2.
四、代词宾语前置,为什么要限定为必须用了“不、未、毋(无)、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呢?答: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是:“否定词+代词宾语+述语动词”。所谓否定词是指在句中表示否定义的词,在词性上包括三类:表示否定的动词、副词和代词,其中只有“不”、“未”、“毋”(无)、“莫”可以用于这种宾语前置格式。下面一一分析。1.动词中表示否定义的是“无”,意义为“没有”,与动词“有”相对,能带名词或代词宾语。但是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前面必有状语否定词,而“无”在句中只能以述语身分与代词组成述宾结构,不能同时兼任表否定的状语,所以它…  相似文献   

3.
“未”字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否定副词,其所在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通常前置。但《国语》中的“未”字否定句却存有例外,代词宾语并未一律前置。推而广之到先秦其它典籍,可以看清先秦汉语中,“未”字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基本概况,以期对研究其它否定副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宾语提前的句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否定句宾语提前。在有“未”、“莫”、“不”、“毋”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宾语被提置于动词前。例如:莫之敢指。《诗经·鄘风·蝃(?)》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相似文献   

5.
代词“莫”与副词“莫”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既有无定代词的用法,也有否定副词的用法。辨别“莫”的词性,总的方法是看“莫”字前面的名词性词语,如其外延很大,泛指许多事物,那么“莫”是无定代词;如果特指一人、一物、一地,那么“莫”是否定副词。这一方法还适用于一些有明显特征的句子:“莫如”、“莫若”中的“莫”,“莫……于……”句中的“莫”,“莫不”、“莫非”中的“莫”,宾语前置句中的“莫”都是无定代词;副词状语后面的“莫”,祈使句中的“莫”都是否定副词。  相似文献   

6.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不是宾语前置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的词序中最突出的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这样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三是宾语用代词复指时前置。这一类的特点是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放在动词前面。但电大现行教材的一种观点认为,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这宾语也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就是说,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是宾语前置的条件。(见朱振家先生主编的《简明古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257…  相似文献   

7.
《论积贮疏》“思考和练习一”要求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人教社教学参考书答案为:①国胡以相恤。②国胡以馈之。③何招而不至?三句都属宾语前置句。但第①,②句均没有否定词,表示不出否定语气,而疑问代词“胡”只起帮助发出疑问的作用。第三句中虽有否定词“不”,但不是用来否定动词“招”的,疑问助词“何”只帮助发出疑问。故三个句子都不是表示否定语气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宾语前置句中,除常见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和为强调宾语而用“之”、“是”把宾语提前这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几种不常见的类型。现例说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有否定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否定句。例如: ①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②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小男孩从我面前飞快地跑过去了。③不懂就是不懂。这三个句子尽管都带有否定词“不”或“没有”,但都不是否定句。①句的否定词“不”在定语的位置上,与“平凡”共同限制宾语中心语“树”,它只是对句中定语的否定,对整个句子构不成否定判断,整个句子仍然  相似文献   

10.
“With 名词(或代词) 分词(介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这一复合结构,在英语口语表达中相当灵活、生动,在句中往往用作状语,表示伴随状态,有时也可用作定语。这种复合结构中,名词是with的宾语,名词后面的部分为宾语补足语,名词与宾语补足语具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现行中学教材中较多体现了“With 名词(或代词) 分词(介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的用法。一、With 名词 分词短语(一)With 名词 现在分词短语1.作状语:“With 名词 现在分词短语”这个结构中,现在分词短语作宾语补足语,是名词的动作,现在分词表示主动含义,整个结构常用来作状语,表示条件、结果、原因及伴随状态等。例如: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的《考试说明》提出文言句式要作隐性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备考应着重把握三点:1.掌握文言句式的基本标志和规律;2.培养依据具体语境进行推断的能力;3.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一、变序句(一)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应将前置的宾语移到相应的动词或介词后1.疑问句、否定句中宾语往往前置。例1何由知吾可也?疑问代词“何”作介词“由”的宾语被提前。所以翻译时应放在“由”的后面。译: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例2古之人不余欺也。代词“余”本作“欺”的宾语,在否定句中置于“欺”之前,翻译时需放在后面。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2.用助词“…  相似文献   

12.
“安<何>所……”是文言文中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从语法角度分析,当属句子谓语部分的浓缩倒装。在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中,“所”字结构作主语,“安”作谓语。等于说,“所……者(为)安。”如下例:信义安所见乎?(《苏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安所……”格式,与“沛公安在”一类宾语前置句式不同。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二)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三)用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会给一个文言文初学者造成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常常表现在两点:第一,一个否定句有时不止一个动词,那么,哪一个动词的代词宾语可以前置呢?第二,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实质上是宾语前置宾语具体位置的判定问题。我们先来考察古人的语言实践,请看几个例子。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柳宗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辨识这些差异,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着重谈谈倒装句,也就是如何注意文言句子的语序变化,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置的规律。一、宾语前置。在古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哪些“条件”呢?①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②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一般置于动词前;③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二、定语后置。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通常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或宾语由“是”、“之”复指并提前等,唯有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在古文中的出现频率相当高,所以对它进行探讨和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以”的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一)为达到强调目的而将“以”的宾语前置。当名词或数词充当介词“以”的宾语时,这个  相似文献   

16.
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一般说来,否定副词“不”、“非”表否定。否定次数是奇数的,句意表否定;否定次数是偶数的,句意表肯定。但下列几种变相否定句的形式应仔细分析。一、反问句,表示一重否定。如果句内无其它否定词,就表示否定意;如果句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教材《论积贮疏》课后练习题一:“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教参》的答案是:“1.国胡以相恤?2.国胡以馈之?3.何招而不至?”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理由如下:一、语气不合题意。以上三例不属于陈述句中的否定句,是疑问句中的反问句。在教科书中,以上三句句末均用问号。因此,把它们作为“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显然是错误的。二、举例不够典型。“宾语前置”是古汉语变式句常见句型之一。按照古今语法的一般句式,宾语总是放在谓语的后面,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谓语的前面,这就是宾语前置…  相似文献   

18.
英汉双宾语句是指带有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和间接宾语(indirect object)的句子.基本格式为:S+V+Oi+Od(s为主语,v为谓语动词,Oi为间接宾语,Od为直接宾语)例如:He gave me a pen.(他给我一支笔.)英语和汉语一样,在双宾句中,直接宾语常由表示事物的句词、代词、动词短语或从句担任,间接宾语常由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来充当,在句中间接宾词常位于直接宾语之前.除此之外,英汉语双宾句还有其它一些相似或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试论现代汉语否定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否定向及其范围1、1、什么是否定句?关于这个问题,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们曾经谈到过。王力先生在论述古代汉语的有关问题时,曾指出:“表示否定的句予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上册,第1分册,238页)这是从语义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来给否定句下定义的。金兆梓先生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一般都只用一个概念表示。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之别,但在句子中没有主格和宾格之分。如:“我”(我们)、“你”(你们)等。但有些方言性代词除外,如“侬”,是第二人你“你”之意。而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往往就是一个称词,由几个概念来表示,且形式上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在句中的用法也不同。如:“吾”一般不能作宾语,“之”则不能用作主语。现将初中学过的同义异字人称代词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