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叶、蕾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叶、蕾中IAA、CTKs、GA1+3和AB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叶、蕾中各种内源激素水平三系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在三系之间不育系叶、蕾中IAA的含量明显增高;叶片中CTKs的含量不育系最高,而在花蕾中其含量最低;在花蕾中不育系GA1+3的含量明显最高;ABA的含量三系之间差异相对较小.进定步分析表明;花蕾中各种激素水平的比例平衡与辣椒雄性不育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叶、蕾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叶、蕾中IAA、CTKs、GA1+3和AB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叶、蕾中各种内源激素水平三系之间有明显有差异。在三系之间不育系叶、蕾中IAA的含量明显增高;叶片中CTKs的含量不育系最高,而在花蕾中其含量最低;在花蕾中不育系GA1+3的含量明显最高;ABA的含量三系之间差异相对较小,进定步分析表明;花蕾中各种激素水平的比例平衡与辣椒雄性不育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的基础,它的研究对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与揭示水稻发育过程中形态建成的光温调控机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类型及其育性转换,以及近年来研究者对其调控机理和不育基因定位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有助于育种工作者了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选育及其应用研究”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是农作物育种方法的重大变革,推动了其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辣椒材料的雄性不育性,是受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其AB两用系中.可有株花药的可溶糖含量明显低于不育株,而淀粉的积累则相反。AB分别套袋自交座果率差异明显,而自然座果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7%和49%。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提高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是利用“三系”发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过低,就会严重影响杂种的增产效益,因此如何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是一项必须研究的课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高低,决定于四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花期相遇好,第二是在花期相遇好的基础上花时相遇好;第三是花器构造有利于异花传粉;第四是父母本的行向行比和行距有利于传粉。今秋在广西南宁南繁过程中我们针对第二和第三两方面的因素,研究了“三系”的开花习性和不育系花器的生物学特性。试验分别在地区农科所的试验田以及浏阳、湘潭、醴陵、湘潭市郊四个制种分队的不育系繁殖田和杂种制种田中进行。全部工作在9月20日至10月10日期间进行。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期播种的方法对温敏不育系小麦BNY和温麦6号(CK)的育性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BNY的育性显著的低于CK,BNY在不同蘖位、花位上育性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小分蘖<大分蘖<主茎,下位花<上位花,而穗位间育性差异不显著;播期对温敏不育系BNY育性有显著的影响,表现出早播败育率高,随播期延迟育性有明显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三系法和二系法杂交育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育种方法,但它必须要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增加了育种的时间和资金;而二系法选用光敏核不育系的自交不育系做母本,用加显性标记基因的恢复系作父本,省去了繁殖保持系的工作,同时,这种不育系会因光照长度或温度高低(或两者兼有)而在可育与不育之间互相转换,而这些条件都可以人为控制,这既保证了杂种优势的利用,又节省了资金,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进行调控的研究将为两系法杂交稻组合的选育和光温敏核不育材料的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夏季条件下的育性稳定性和在秋季条件下的自交繁殖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实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有性调节剂可以充分地利用那些在夏季长日照条件下雄性不育性相当稳定,不会发生育性波动,不具有潜在危险的光温敏核不育材料;割茬再生对某些在秋季条件下难以自交繁殖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自交结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望提高其繁殖产公,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低浓度杀雄剂的作用效应能消除夏季异常低温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诱导效应,由此可以保持其雄性不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育种学的成就之一就是利用植物雄性不育性培育雄性不育系,借助于雄不育系来大面积生产杂交种,由此使许多作物特别是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利用.石明松一九七三年在湖北沔阳沙湖原种场水稻粳型品种农恳_(58)大田中发现一株自然不育株,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后发现,该材料具有长日照诱导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的特性,由此定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BMR),即农恳_(58)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