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曾提到报刊的首要职责是监督。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继承和吸收了其舆论监督思想。舆论监督首次见于党的正式文件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在此之前,毛泽东对舆论监督有着相同本质的批评性报道也作过评述:“报纸上的批判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把“舆论监督”明文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表明了我们党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光荣的任务。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一环经济体制改革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十三大为  相似文献   

3.
论舆论监督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此后,中宣部积极倡导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力丹 《新闻界》2004,(4):24-26
“舆论监督”作为党的正式文件确认的一个概念,自从首次出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以后,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重复出现。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功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舆论监督已成为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并正在逐步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 (一)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国家,除了依靠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它为进一步深化新闻改革注入了活力,指明了方向。一年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其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敎训。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些情况和看法,就敎于新闻界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发挥新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 ,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这次会议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 ,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 ,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 ,反对官僚主义 ,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指出 :“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各级党和政府的“喉舌”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它既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人民群众中去 ,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 ,又要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反映出来 ,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党的十三大赋予人民新闻事业的庄严使命,也是新时期广大群众托付给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党的十三大以来,新闻舆论监督是有所加强的。作为舆论监督主要方法的批评性报道,近年来在报纸上的数量多起来了,质量也提高了。报纸在充分报道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同时,对于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社会分配不公、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腐败混乱现象等等,敢于思索、揭露和批判,从而唤起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感,也赢得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但是,比照时代和群众的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在实行舆论监督方面还很不得力。主要表现在:监督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胜利召开。大会政治报告明确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这是我党第一次把舆论监督写进党的文件。作为一名党报的基层通讯员,如何为新闻改革做出点贡献,带头闯出一条搞好舆论监督的新路子?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可概括为7个字:跟上靠下抓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中宣部新闻局、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于去年12月25日,联合召开了新闻改革座谈会,就党的十三大以后,新闻改革面临的难点与热点,以及如何加以解决,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关于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家在发言中谈到,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闻宣传工具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对于新闻界是很大的鼓舞和支持。目前,新闻界发挥这一作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在对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部门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中宣部新闻局、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于去年12月25日,联合召开了新闻改革座谈会,就党的十三大以后,新闻改革面临的难点与热点,以及如何加以解决,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关于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家在发言中谈到,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闻宣传工具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对于新闻界是很大的鼓舞和支持。目前,新闻界发挥这一作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在对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部门的舆论监督方面。在深化新闻改革中,各主管部门和新闻单位应该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的实施是社会开放、时代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调动亿万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赵紫阳总书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工具,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这一历史文献中,作出如此明确的规定,预示着我国舆论监督的新阶段即将到来。月刊、季刊杂志等也发挥着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影响最广、作用最大、最直接的是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主阵地在新闻领域。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报纸就开展了舆论监督,但范围较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挥党报党刊在反腐倡廉中开展舆论监督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监督作用。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再次明确提出:“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开展舆论监督,是党中央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和工作职责。作为执政党的党报党刊,为加强党的自…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社社长钱李仁2月25日在参加报社党员轮训班学习发言中谈到舆论监督时说,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是党的十三大的精神,十分明确。实行这种监督,不会没有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党的十三大赋予人民新闻事业的庄严使命,也是新时期广大群众托付给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党的十三大以来,新闻舆论监督是有所加强的。作为舆论监督主要方法的批评性报道,近年来在报纸上的数量多起来了,质量也提高了。报纸在充分报道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同时,对于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社会分配不公、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腐败混乱现象等等,敢于思索、揭露和批判,从  相似文献   

18.
某农民通讯员被招聘为专职通讯员后,有位“老通讯”告诉他:现在你离领导近了,不要写那么多的批评稿了,让你的“重型炸弹”退役吧,不然“重型炸弹”将会伤害自己的。那位通讯员听后感触颇多。他觉得,“重型炸弹”不能退役。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党的十三大赋予人民新闻事业的庄严使命,也是新时期广大群众托付给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党的十三大以来,新闻舆论监督是有所加强的。作为舆论监督重要方式的批评性报道,近年来在报纸上的数量多起来了,质量也提高了。报纸在充分报道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同时,对于经济生活中的通  相似文献   

20.
辽宁日报副总编辑谢怀基同志在1987年岁末谈到报纸改革时说,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关于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以及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等内容,给新闻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一,报纸的宣传要体现更加开放的精神,凡是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报道;二,要体现更加民主的精神,允许在报纸上发表不同的意见,以便更好地集思广益,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三,加强舆论监督,和一切不利于四化建设的行为作斗争。这些,应该成为新闻改革的近期目标。至于新闻体制如何改革,新闻政策如何调整,新闻法制如何确立,可作为地方报纸稍远一些时候的改革目标,充分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