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生命的起源以及生命的历程,让学生懂得生命既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对象,是灵活的生命个体。现代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个体,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但由于高考分数的硬性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现行的教育往往过多的关注分数,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精神、个性、理想等方面的关怀和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价值内涵的论述和对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生命存在主要表现出三种本质和内涵,即自我认知生命形式、群体交往生命形式和智慧超越生命形式,同时具有三种价值,即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智慧价值。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生命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生命认知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审美体验和转化学生的生命成功体验来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沈海荣 《上海教育》2009,(21):60-60
什么是生命教育?我的理解,它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田建坤 《家教世界》2012,(16):43-44
本文遵循生命教育的要义,秉着教育的价值是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的理念,从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三方面探讨生命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力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潜能,满足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进而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通过生命教学,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构建生命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必须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主导与主体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正>一、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热爱生命二、寓生命教育于学科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要求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向学生灌输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不断增强生命教育的作用和功效。  相似文献   

9.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着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本文旨在探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是生命个体,以生命的方式而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彰显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启动学生奋发向上、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使其能够过一种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促其生命自由、快乐、健康、幸福成长。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转向聚焦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发展,倡导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追求思想政治道德和个体生命的交融、和谐与共生,其实现必须正视学生生命存在,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引领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塑造生命化幸福教师,建构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对残疾学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生命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残疾学生珍惜和关爱生命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从尊重个体、尊重教材、尊重生活三个方面探究特殊教育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渗透,从而促使学生感悟生命和对生命的理解,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充满着生命气息,为生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重视不足、对生命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生命教育融入方式不当等原因,直接制约了生命教育效果。语文教师要从更新生命教育理念、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讲究生命教育方法等方面做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神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4,(A3):14-15
本文从关注学生生命教育的角度,对学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师素质进行探究,旨在构建教师生命意识、生命知识、生命关爱、生命能力的教育素质,进而提高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明白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价值吻合。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在体验中,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对生命的创造和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生命;丰富实践教育内涵,帮助学生认知社会生命;吸收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认知精神性生命是其基本方法,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是自我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立体式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正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生命教育从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生命观。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运用学科教学、活动课、社会活动、专题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识和内化生命教育思想,然后转化为外在行动提供了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6.
生命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生命观念在初中阶段主要表现为: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包括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利用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利用实验课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利用科学史内容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7.
阐述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即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教育学生爱惜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望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挑战生命,通过对生命本质、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学生敬畏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学生生命的栖息地,生命应在学校生活中展现自身的生机与活力.现实中,学校生活对学生生命的遮蔽主要表现为:割裂学生生活,使生命工具化;遮蔽生命本真,使生命虚假化;忽视生命间的差异,使生命统一化等.学校生活应凸显生命的价值,实行生活化生命、真实化生命、共生化生命、幸福化生命,以此引领学生的学校生活,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充满激情与活力,实现学生学校生活更高层次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学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读。绿色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学生生命兼具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重属性。学生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命关怀的三个维度,即:基于学生生命的个体性、当下性与超越性,教育既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又要关照学生的社会生命,更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三个维度的融合共生是理想教育的本真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时下,学生轻视生命,动辄自杀和杀人的事件不时见诸于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这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今学生责任感的淡薄和对生命价值理性思考的缺失。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