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基于宪法上的知情权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说明责任,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从行使公权力的组织获得其掌握的信息的制度。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信息持有人范围,如何确定申请人的资格。文章结合其他国家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及实践,提出在统一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中要借鉴他国的经验,扩大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范围并尽量减少对申请人的资格限制。  相似文献   

2.
行政公开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好的法律原则,须有好的法律制度来支撑,才能使其发挥真正的功效。当依法行政已深入人心,行政公开原则已被广为认可后,如何实现行政公开便成了关键。行政程序法制建设中,行政公开原则要通过公布制度、说明理由制度、教示制度、行政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决定送达制度和行政救济制度等机制实现,以便使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活动中压缩恣意和专横的空间,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行政公开制度作为衡量一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各个领域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法学角度对行政公开的概念进行了科学地界定,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行政公开的内涵,并从我国行政公开理论研究的程度以及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肯定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培训与研究》2006,23(4):54-56
电子政务的发展在我国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基层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政府中大多数领导或者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对电子政务之于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浮浅,行政公开制度又缺乏法律制度保障所致。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角度论证电子政务之于行政公开的重要性;同时,以小见大的从保证电子政务的角度探讨保障行政公开的法律构建。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开的意义在于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适应WTO透明化对我国政府的要求,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提高行政机关行政效率和加强对行政机关监督。行政公开方式有听证会、电子政务、媒体播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借鉴国外相关的行政公开制度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等民主权利,促使政府行为的公开、公正和高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近十年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涉及教育行政信息公开的法院判决书为样本,以样本案例中的公开事项、不予公开事由、裁判依据、裁判结果四个角度为切入点对教育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育行政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依申请公开事项仍可细化、主动公开事项不到位,不予公开事由繁杂、申请人权益保障受限,法院裁判依据多样、地方政府规章适用率不高,行政相对人胜诉率偏低、法院对行政监督乏力等实施境况,呈现出强化公开事项的责任意识、厘清不予公开的事项范围、增扩信息公开的制度依据和加大信息公开的监督力度等方面的诉求。新时期,为加快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在教育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夯实信息公开主体规范,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提升信息公开制度实效,优化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德瑞 《红领巾》2004,(2):47-50
行政公开制度的内涵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必须向相对人及社会公开其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事项.实行行政公开利于公民知情权的保护和实现,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是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是顺应加入WTO后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开的观念尚未被社会接受、公开的范围不确定、公开不规范、公开与否属行政自由裁量而不接受司法审查等.针对这种情况,要从观念、制度和立法层面入手,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建构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开体系.  相似文献   

8.
政治治理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关键性和示范性环节,而政府行政信息的公开又是实施和谐理政,实现“善治”的基本前提。从行政公开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析入手,从理念转变、治理模式改革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系统构建了提升领导干部和谐理政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行政公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行政公开中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应加快行政立法建设,建立完善行政公开监督救济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加快行政公开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各地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众多信息公开申请在申请事项"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或"信息不存在"等借口前铩羽而归.这源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开的例外事项规定得过于原则和不确定,也源于行政机关在践行信息公开制度方面的观念障碍和缺乏有力的司法监督.因此,必须从立法上对政府信息的例外事项予以更明晰的界定,同时加快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并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国际信息公开制度及做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的信息 (主要是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及其做法 ,比较八个方面展开 :适用机关、实施组织、请求权人资格限定、公开例外与公开范围、决定公开的权力、对可公开的行政文书的管理、利用公开文件的过程及救济手段、信息立法体系。本文还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些参考做法  相似文献   

12.
"诚"和"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彼此产生不同的效果。古代社会多以"非诚"促"有信"。在现代社会,且不说社会主义国家本应诚信,从实用主义的逻辑来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元,传播速度很快,唯有"诚"才可能会有真正的"信",否则,将危害深远。信息公开制度是政务的"诚"的制度另一种表述。由于当前信息公开制度过于粗略,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本为落实"诚"的制度出现了不"信"的问题。因此,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以完善信息公开的全和真的问题,促进政务的"诚"和"信",保障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行政立法质量的内涵基础上,梳理了信息化与行政立法的关系,认为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行政立法的保障和规范;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实际运用又具有影响行政立法质量的效果,有效地加以利用信息化能使行政立法质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技术在行政立法程序中的应用仅触及该技术的表面,尚未充分发挥其互动性潜力,但已对行政立法程序的三个主要目标,即形式性(司法审查性)、效率和参与,产生相当大的冲击。电子信息技术本身仅是一个工具,其成效取决于能否更好地促进行政立法程序目标的实现,使公众参与成为真正的民主实践。这就需要将电子信息技术与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设计相结合,最终在参与目标与行政机关必要的形式性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对行政立法制度实施控制,是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其中通过程序的设置对行政立法进行过程控制尤为必要。建立“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行政立法程序模式,是实现对行政立法权有效控制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行政立法程序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行之有效的民主参与和立法公开将是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王同顺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39-40,42
金融衍生品具有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放大和扩散风险的缺陷。我国的金融衍生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交易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建设,一方面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则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从多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主政治的大环境使得行政信息公开成为必要,然而政府行政部门的传统工作方式是信息公开的难度加大,长期以来形成了政府、公民之间的行政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针对我国行政信息不对称对于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所带来的阻滞进行分析,探求改变信息不对称现状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公民更加科学地参政议政,实现民主政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立法后评估体系的构建中,评估主体模式作为评估体系的一个关键构成要素,决定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能够真实地反映行政立法的效果。为了完善我国行政立法,有效推动我国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发展。应当有步骤、分阶段建立起我国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经济行政的社会化包括经济行政权力的社会化和经济行政方式的社会化,二者对经济行政法结构均产生重要影响。经济行政权力的社会化引致“国家立法——自治立法”的经济行政法结构,经济行政方式的社会化引致“强制立法——非强制立法”的经济行政法结构,突破了传统的一元化的经济行政法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