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以及冈夫,都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以原汁原味地再现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和进程而享誉文坛,被文学界归为“山药蛋派”。今天,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已淡出文坛,而那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文学作品作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财富,永远载入史册。为了完美地保留好这笔财富,山西出版人在继《赵树理全集》《马烽文集》之后又对《西戎文集》《孙谦文集》《胡正文集》《冈夫文集》(简称“四老文集”)作了认真的编辑、精心的设计,使之达到了从内到外的精品。——编者  相似文献   

2.
黄娟 《重庆档案》2006,(1):38-38
山西是中国的文化大省,20世纪50年代因“山药蛋派”闻名全国,代表作家是赵树理,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人称“西李马胡孙”,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三里湾》等,据山西省档案局局长卫克兴介绍,该档案馆主要收集著名作家的生平材料、反映名人成就的材料、反映名人社会交往活动的材料等。目前,该馆已收集了赵树理、马烽等知名作家的生平材料、传记、作品及信件等,且正在不断的充实。  相似文献   

3.
今年,在社会新闻的采访写作上,记者朱巍同志初露锋芒,从4月至8月连续在《河南日报》周末版发稿6篇。其中,《魔球》(1988年4月23日,同黄润涛合写)和《魔风》(1988年8月13日,同李争鸣合写)尤受读者称道。这些篇章,为我们扩大新闻视野、拓宽报道面、及时反映群众的思想脉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因为它是以社会上出现的带普遍性的现象问题为反映对象,所以不受行业、地域的限制,能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兴趣,拥  相似文献   

4.
陈力丹  罗了 《新闻界》2013,(5):75-76
<正>《致〈社会明镜〉杂志的读者和撰稿人》一文,是恩格斯关于新闻期刊工作原则的最早论著,由他与德国早期社会主义者莫泽斯.赫斯(Moses He)合写。赫斯是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和《德法年鉴》的撰稿人,当时与马克思的思想较为一致。该文写于1845年1月底,发表于1845年7月《社会明镜》创刊号上。中译文首次发表于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413-417页。  相似文献   

5.
山西“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走上与农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的。与现代晋军作家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他们原先都是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千报纸出版是正业,创作才是副业。新闻出版工作与文学工作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为他们后来的创作成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无疑,在“山药蛋派”形成的过程中,新闻出版起到了许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1年,首届中国新闻奖开评,辽宁分社青年记者陈光明捷足先登,他与通讯员臧虹合写的消息《宫峰学成博士乐当“炉前工”净,荣获一等奖。今年,在第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辽宁分社青年记者马义与吉林分社高级记者赵玉庆、黑龙江分社青年记者刘广军合作的消息《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年轻记者刘欣欣、何大新合写的通讯《金牌不  相似文献   

7.
说“送稿”     
河南恒通化工有限公司通讯员马立国堪称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多面手。他利用节假日和别人休息的时间,痴迷于厂内宣传工作,笔耕不辍,无论是厂领导的廉洁自律和率先垂范、厂内深化改革的丰硕成果,或是普通工人中劳模人物的平凡事迹、日新月异的增产节约新记录,均使他豪情满怀、激动不已,妙笔生花。2000年5月9日,《济源日报》二版,发表了他和通讯员张晓红合写的《锦捷集团(该公司原名)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典型报道,在该公司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该公司安全生产的经验在全市得以普遍推广。同年10月10日,《济源日报》二版,发表了他撰写的《色香味俱…  相似文献   

8.
《抹不掉的记忆》是《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年逾七旬时的精心之作。我同他一起做过农村调查,一起合写过文章,还曾在同一个机关工作过,是相识相交相知30年的老友。  相似文献   

9.
1954年,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了一篇叫《韩梅梅》的短篇小说,写的是高小毕业生韩梅梅回农村务农喂猪的故事。当时我正读初二,毕业后也有个去向问题,因此读得很认真,同时作者马烽的名字也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相似文献   

10.
朱彝尊、汪森编《词综》朱彝尊、汪森都是清初有名的学者、文人,他们共同编辑了《词综》。朱彝尊(1629~1709),浙江秀水(嘉兴)人,他从小博览群书,对经史极有研究,更擅长于诗词,对词的研究更深。据(《清史稿·文苑传》记载,他家里贫穷,但他很喜欢游览,青少年时期游览了许多地方,南到岭南,北到河北、山西,东到浙江、福建一带。在游览中,对沿途所见的“丛祠荒冢、破炉残碣”上的文字,都要“搜剔考证”,与历史上的记载加以对照比较。后来回到家乡与一些名人专门研究诗词,闻名江南。他的词以姜夔、  相似文献   

11.
谢怀基同志是新闻界熟知的人物。这并非因为他当了《辽宁日报》的副总编,也非因为他参加新闻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而是因为他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断推出震动读者的新闻名篇。有人说谢怀基是新闻界新升起的一颗明星,并非过誉之词。近年来,在万马奔腾的新闻角逐中,他可以说是一马当先。他有二十多篇新闻作品在全国和省内外好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其中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和好新闻奖的就有五篇(含合写的);他有十篇新闻、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作品被选八《中国优秀通讯选》、《全国好新闻选》等选集中;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出版的《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第四期,发表了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黎洲的《靠改革完善机制,靠机制实现优质》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张文达与副总编辑王晓明合写的《配套改革见成效》两篇文章,就建立严格、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和改善选题管理,  相似文献   

13.
关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荣声、玉声同志: 你们好!阅读了二位在《山西档案》1998年第6期上发表的文章(编者按:指《"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总的感受是材料丰富,研究深刻,许多观点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4.
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长江日报》社联合举办、武汉市井南化工染料工贸公司协办的“加强改革开放宣传”井南杯征文,于1993年4月12日经定评委员会评议,评出一等奖作品1篇、二等奖作品4篇、三等奖作品10篇,还评出鼓励奖6篇。其中《创造生气蓬勃的舆论环境——对解放日报改革开放宣传报道的一点思考》(周瑞金)获一等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闻宣传的新要求》(姚志能)、《既要鲜明突出,又要准确全面》(南方日报编辑部)、《要在“解放”二字上作文章》(大连日报编委会)、《着眼观念转变,深化宣传力度》(张启承)获二等奖;陕西日报社骞国政、杨锦章合写的《报人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文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在岁末年终,播发了撰写评论的记们合写的一篇题为《2003,因你而感动》的言论(见《新华日报》12月24日第四版),篇幅较小,立意高远,感情充沛,通篇洋溢着抒情的气息,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6.
报纸类 一等奖(17篇) 1、林晨、杜文峰(新华社山西分社)《太旧高速公路创造出我国筑路史上的佳绩》 2、崔济哲、薄先锋(新华社山西分社)《省委书记哭了》 3、王启星、池茂花(新华社山西分社) 《太旧高速公路进入施工高峰——山西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给予支持》 4、阎晓明(人民日报山西记者站)《干部群众同心 速度质量并重——太旧公路进入冲刺  相似文献   

17.
在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姚天征、姚志平合写的新闻,但外人却不知他们是叔侄关系。今年55岁的姚天征,原任济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足个“老新闻”。他思想灵敏,看问题尖锐。他写的言论曾荣获全国一等奖。30年来,他在省以上报刊发稿一千余篇,《人民日报》头版头题曾发过他的稿子,编者还加了评论。他的侄子姚志平是后起之秀。小姚原在县教育局工作,勤于钻研,工作之余爱写点东西,写成后  相似文献   

18.
疑义相与析     
1997年12月24日,我收到山西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宣传部武昌山同志的来信。来信说,他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11期上《写完“至少看两遍”》一文,在新闻写作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善意而中肯地指出了文中的两个数字差错,这是武昌山同志对《新闻三昧》和我(作者)的爱护。我被他的爱心行动所感动,于是,把这封信的内容和我的感受告诉了《新闻三昧》的主编张淑华同志。  相似文献   

19.
并非小事     
某报有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士兵与一座金矿》,由两位作者署名。这篇报道的结尾处写道:采访结束,再次看了看这位曾被“埋”在金矿之中的普通士兵,“我想,泰戈尔说得好……”明明是两位作者合写的报道,作者怎么成了“我”?读者应该把这个“我”看成两位作者中的哪一位呢?有一些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或特约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记者看到”、“记者发现”这样的字眼。读者读这样的报道时,难道会对那位在稿件上署了名的通讯员视而不见吗?这问题其实好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合写报道,若文中需要作者出现,…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紫金县中坝区文化站站长陈国岐同志,1986年11月被广东省《小经济导报》和《滴翠》杂志社聘为记者。陈国岐同志只念过文艺中专班,但他勇于攻克难关,勤奋好学,虚心求教,永不自足。几年来,他相继上了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山西刊授大学、西北新闻刊授学院,且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上了新闻刊院以后,他经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