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自十多年前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创新一直是互联网建设与发展的主题,但也是互联网公司被外界质疑和诟病的主题词.说其是主题,因为"创新"多次成为互联网大会的主题.2002年第一届互联网大会,主题是"应用呼唤创新";2006年互联网大会,主题为"创新——互联网带来机遇".说其是主题词,因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创新乏力,无论是创新型的技术、产品,还是创新类的应用、服务,都缺失中国标签,"创新"被迫成为负面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2.
之前我在《抄袭与创新: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智慧》-文中曾经提到,互联网行业揭示出来的创新规律有四条,大公司和小公司各两条: 大公司两条:大公司基本无法创新,要谦虚地向小公司"抄袭",这种抄袭不能是简单的跟进,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超越. 小公司两条:要把创意发挥到极致,才能避免被抄袭.要想发挥到极致,必须进行价值观层面的深层创新(而非技术、点子层面的).  相似文献   

3.
戴晔 《今传媒》2007,(6):55-57
什么是创新?一般会认为,创新即要创造新的事物,是一个与模仿相对应的概念.在多数人的观念中,模仿似乎不够光明正大,往往背负"抄袭"的恶名,很难与创新画上等号.但事实上,模仿也是一种创新途径,这是对传统"创新"观念的颠覆性理解.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德在《模仿定律》中把"模仿"定义为某个个体通过模仿其他个体采用创新的行为而学习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中国电视传媒业应该如何应对跨文化传播和国外电视文化产品的冲击,提倡既不消极抵抗和排斥外来文化产品,又不全盘模仿和抄袭强势文化以致失去本土文化特征。文章借鉴创新管理学理论,建立了本土电视媒介创新的"二次创新"模式,详细阐释了本土电视媒体从"模仿创新"、"创造性模仿",到"改进性创新","后二次创新"的发展路径,强调只能是在着眼于全球传播与文化市场趋势与需求的基础上,先学习、后创新,采取适合我国本土化要求的二次创新模式,才是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都市类报纸面临主流媒体转向互联网舆论阵地以及读者与广告商出走的困境.在互联网科技以及资本转向传媒领域的情况下,都市类报纸应扭转经营方向,依靠内容生产优势和"两微一端"发展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整合传媒产业链,全面服务用户,与互联网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更贴近百姓的"服务型创新媒体".  相似文献   

6.
韩国学习模仿别国的东西,似乎从来都有"大肚菩萨"的派头.但对源自中国的汉字,却显得"小肚鸡肠"了. 醉倒在朝鲜字母 众所周知,东亚的韩国、日本和中国,有约定俗成的"汉字共通规则".例如,这三个国家的人到彼此国家,即使不会当地语言,"只要用汉字写出必要的内容,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传达所要传达的意思".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已成为"过去式".  相似文献   

7.
刘丹  袁世亮 《出版广角》2018,(14):38-40
我国知识服务兴起较早,但它的普及与受重视的时间比国外晚了很多年,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知识服务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它为出版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动力,助力出版业转型升级,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未来,出版业在知识服务浪潮下应重视个性化内容生产,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用先进知识服务理念引领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07,(6):60-62
<正>Web 2.0和报业透视Web 2.0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来衡量,Web2.0已成为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它被反复"研讨"和"论证",但仍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市场。特别是中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Web2.0热潮之后,很多"模仿创新"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与冲突:对"微博盛宴"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誉为中国的微博元年,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评价微博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工具,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随着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微博平台的相继推出,微博呈爆炸式发展态势,搜狐董事长张朝阳更是把微博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不微博就会死".  相似文献   

10.
QQ和360的战争硝烟渐渐消去,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多人对中国互联网未来的思考,其实这些思考早已有之,比如为什么中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1999年左右成立的?为什么十几年间中国就无法出现诸如Facebook、Twitter和Gmupon这样的创新型公司?真的像360宣传的那样是因为腾汛的垄断阻碍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吗?周鸿祎作为一个在互联网拼杀了这么些年的"海盗式"人物,深谙互联网的舆论之道,一上来就拿住了网络舆论的七寸,给腾讯扣上一顶"阻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帽子,马上就把腾讯的小马哥逼到了墙角,以至于露出自己的软肋,亮出了那份足以载入史册的"二选一公开信".  相似文献   

11.
蔡青 《传媒》2017,(1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剧"这一新兴事物备受关注,俨然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典型的文化传播样本.然而关于"网络剧"还缺乏一个严谨、科学的定义,笼统地将其视为"基于新媒介平台播放及互联网传播而制作的剧种",是一种脱离现实社会联系的说法,它忽视了互联网所构建虚拟世界与"三次元空间"的渗透性.新媒介背景下形成的新语境正在改变现实社会的交流方式,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加入了"互联网基因".因此,"网络剧"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对当前传统视听系统和传播效果的一种调整.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支撑.文章结合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交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讨论了为学科创新活动提供完整的配套支持所需要考虑的四个环节,说明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应该实现"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3.
过度引用和抄袭之间没有中间值,观点过度引用--缺乏创新,结构过度引用--创意搬套,字数过度引用--失去比例,注释过度引用--没有出处就是抄袭.用过度引用来为抄袭进行辩解是一种不良现象,合理引用演变为抄袭就是过了一个法律的或学术道德规范的"度".  相似文献   

14.
媒体上近年来曝出了一些抄袭事件,现在抄袭剽窃行为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公共问题.有的人抄书,有的人抄论文;有全抄的,有的抄段,也有的抄数据;抄手之中有大学校长、博导、教授.手法多样,"机关算尽".被曝光之初,或沉默,或狡辩,竟有人为之"挡箭"、"抹粉".然而,在事实面前,却也不得不低头,反而更加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15.
与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Web1.0相比,Web2.0的最大特点是"全民出版、全民共享".也就是说,互联网从发展至今,已走过了重技术、重传播、重"供应"的第一阶段,Web2.0标志着互联网成功迈人讲究"服务"和"满足需求"的第二阶段.Web2.0时代,大众传播事业的内容数字化、传播网络化、信息交互化、话语权平等化、服务个性化、个人化,它是后互联网时代的序曲.那么,后互联网时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大众传播事业发展会呈现怎样的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的书中,曾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尼葛洛·庞帝对未来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以及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将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的影响和价值做了非常有前瞻性的阐述.时隔20多年后,我们真切体验到了什么是"数字化生存".至今,数字技术已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生存"之需.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技术的计算机科学催生了"人工智能"这一边缘学科,成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涉及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学科的"交叉互融".这对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工作者而言,大多都是陌生的学科,但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并引发对动画、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的电视竞争,呈现出越转越快的陀螺状态,在存量上你死我活的争夺,广告驱动的收视率让中国电视行业成为腥风血雨的"竞争红海".在这种格局下,节目创新成为各电视台从红海中杀出血路的生死抉择.当多数电视台还在用新闻和电视剧争夺制高点时,湖南卫视最早开始了以模仿、借鉴为突破口的电视节目创新.从"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到"超级女声"、"天天向上",湖南电视成了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引领者.而中央电视台二套,由于频道定位排除了电视剧,曾经也以"幸运52"、"开心辞典"等节目,与湖南电视一同引领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浪潮.  相似文献   

18.
郑太昆 《传媒》2021,(4):67-68
由央视综艺频道与喜马拉雅APP联手打造的沉浸式文化分享节目《一堂好课》已在全国多个电视媒体及网络平台正式上线.节目开播至今,在抖音、微博、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等平台引发了强烈反响,吸引了大批"90后""00后"互联网用户观看与评论,成为文化分享类节目中的"行业标杆".本文结合《一堂好课》的节目内容、创作方式以及传播路径,分析电视媒体在制作沉浸式文化节目方面的职责使命与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载体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全社会互联网化革命将对传统各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传统媒体只有实现自我颠覆和重构,才能完成"互联网+媒体"的转型之路。"互联网+"时代媒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1.新业态创新的问题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的加快,全媒体产品更加丰富多样,用户需求更加多样、个性,如何实现全媒体资源汇聚、进行新产品业态的创新、解决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供需矛盾,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