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爱”历练成“乐”,语文教育一定会生机勃勃,教师和学生也一定都会是幸福的人。江成强老师爱学生,爱语文,青春逐梦,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了赏心乐事。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一、真诚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和互补.爱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支柱、精神、灵魂.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如何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爱是师生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和源泉. 尽力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 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是热爱学生的体现,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应从爱学生、了解学生开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学习、身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为学生加油鼓劲、排忧解难,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相似文献   

4.
建立良好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有民主作风。青年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青春期 ,他们的情绪常常动荡不定 ,常常感到寂寞和孤单。这一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爱和赏识。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应用“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 ,使学生在爱中学会爱 ,在尊重中学会尊重 ,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学生需要爱 ,就如花木需要雨露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用爱心浇灌我们的学生。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 :“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同样的一件事 ,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特长,使学生喜欢自己,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爱屋及乌",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品德老师到喜欢品德课,把以和品德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思想品德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做到这一点,学生就能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就会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共创优化教学,达到师生和谐.  相似文献   

6.
要撒布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中首先要充满阳光。关爱学生是班主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要养成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优秀品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爱化为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让爱走进校园,充盈课堂,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爱产生智慧,  相似文献   

7.
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满足外在社会需要的功能性关系。存在性关系是把师生放在"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的视域中从多种维度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关注人身心发展的完整性;关注师生人格的平等性;关注交往过程的教育性。存在性师生关系建构的策略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重构自我意识;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8.
平时经常见到有的教师与学生谈话总是疾言厉色,以为只有这样才尽到了教师之责.他们不懂得独立意识与自尊心日益增强的学生是不喜欢这种“赤裸裸”的教育形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青少年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感到有人在教育他.”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插柳”效应呢?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逐步领悟到: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源于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世上爱有多种,但教育的爱是宽广和无私的爱.她的宽广性体现在对差生和优生上具有同样的爱,她的无私性体现在对学生的奉献精神.爱,使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爱,使教师无法拒绝那  相似文献   

9.
成长中的学生时常犯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成熟期的孩子是懂得真情,是懂得爱的,只要教师的爱、教师的关心是真真切切的,学生一定会感受到,一定会化冰山为春水,一定会把错误转变为成长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师的情感投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论教师的情感投入李帅军一、教师情感投入的意义(一)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陈加德 《教师》2011,(10):8-8
成长中的学生时常犯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成熟期的孩子是懂得真情,是懂得爱的,只要教师的爱、教师的关心是真真切切的,学生一定会感受到,一定会化冰山为春水,一定会把错误转变为成长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在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师生之间缺乏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本文就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谈几点看法。一、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所有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明灯,美好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并为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同样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也需要和谐,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等速发展,而是使人的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和谐、有序地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上,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师生关系的和谐就成为和谐教育的前提,教与学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教与学的和谐评价是和谐教育发展的动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师的一个眼神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更不用说打骂、讽刺学生了.因此,采用愉快教育就很有必要.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谈谈几点认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国家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班级则要创建和谐班级.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只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才能获得足够的亲和力,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信,才会有感召力.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喜好,尊重他们的个性.爱要宽容,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到课堂中,而且要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把课文讲得妙趣横生,把一个故事讲得让人回味无穷.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语文教师来说,腹有诗书课自雅.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作为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名学生.在一个班集里,由于学生基础和能力差异或其它原因,总是存在着好、中、差参差不齐的局面.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喜欢学困生.把爱洒向每一名学生,让学困生早日转化为优秀生,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怎样去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16.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教师爱学生是顺乎人性,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说顺乎人性,因为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人既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生下来如果得不到爱,会产生畸形心理,如性格孤僻、情感冷漠、消沉等等。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教育是事实世界时,教育什么都是,唯独不是其自身.在事实世界中,教师与学生被迫打交道,教学过程是一个预设和构架的过程,师生关系表征为我--他关系,教师把教书看作一个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当教育是生活世界时,教育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行为,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在生活世界中,教师是体验者,学生是能学者,师生关系表征为我--你关系.于是,教书育人职业是教师能去干的职业.当教育是其自身时,教育能撞击生活的边界,让生活本身不断生成意义.在教育世界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聆听者:去聆听教育的真谛,然后按照教育的真谛去实践教育.在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我--我关系,教师把教书育人这个职业看作是乐在其中的职业.当下,师生关系正从我--他关系走向我--你关系,但我--我师生关系不需要建构,因为它与教育同在.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一、关爱每个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工作的最高原则,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也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特别是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的弱势,后进生往往不被别人关注,缺乏自信心,更缺乏优秀学生身上的诸多光环,因而他们更需要教师多一点的“偏爱”。这种爱的力量能使学…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把自己无私的爱融人工作中,融入师生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