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是教育存在的前提,没有生命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关心自我、关爱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江苏省常州市于2005年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区域生命教育品牌”的德育工作目标,全面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德育必须改变片面地强调教师单向式的说理教育,要引导学生重视思想品德的自我培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开展了有计划、有目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于光 《教育评论》2014,(1):87-89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人的生活世界,从而造成教育实效性低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文章从关注社会生活与关心个人生活、关心国家发展与观照个人发展、注重政治素养培养与重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注现代文化与尊重传统思想四个方面,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视阈。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要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塑造功能,强调教育对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重大作用,强调教育的人本性,大力倡导人文精神教育,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一、政治课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价值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这种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自我需…  相似文献   

5.
姚璐 《考试周刊》2007,(2):32-33
存在主义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自主行动并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来实现自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对纠偏我国当前教育权威问题,倡导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象是20世纪最重大的心理学发现之一,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内部教育因素,这是目前德育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所以,自我意象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具有重要实践操作意义。把自我意象引入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这既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因为任何品德的变化都离不开学生主体自己内部的心理运动变化;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和目前德育工作现状所决定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学生自我意象的重塑与改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象,那么我们对德育的期待将是积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集体主义道德是一种凝聚人力量的社会主义道德,集体主义道德强调维护人们普遍的、共同的利益。在改革开放之前集体主义道德强调共同,牺牲了个人价值的差异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何贯彻集体主义道德,现在允许出现有差别的财富,但是同时出现了一些人对共同利益逐渐冷漠,只顾自我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继承和发展集体主义道德,并同时关心个人价值,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探索集体主义道德。关心解决中国现实的道德理论问题,贯彻落实大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开发人们创造个人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不客乐观,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让小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小学生的美好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都应该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则形成牵引拉动效能、素质教育环境下,现代学校教育兼有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并对人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渐趋重视,受教育者价值主体性充分张扬,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体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创新,突显校园德育工作思维创新的迫切性,以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树立主体性德育理念。构建以人为本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唐人重视家庭教育,主要重视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和科举知识、生产技能等的传授。在德育中,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下对上的责任,扼杀了人的独立性、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但其强调立志、勤俭勿奢、善为人处世等也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科举知识传授中重诗赋和时务策,有别于前后各朝,虽然也存在着浓厚的功利色彩,但关心当代社会较多,经世致用意向明显,并为我国古代诗文发展到鼎盛时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