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课程的建设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及课程模式多样化的形成至关重要,地方丰富的社会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才能形成课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在德育、科学教育以及审美教育三方面都具有其作为地方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其教育意义对丰富地方课程的内容,提高地方课程开发的水平和深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其它地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提倡,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新疆南疆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维吾尔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一方面为该地区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得学校教育在维吾尔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这就形成了课程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双向"互动"。本文就南疆地区开发利用维吾尔非物质文化的课程资源的意义价值、现实情况、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丰富当前的历史课程教育,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探索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从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扩展和开发的角度,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开发综合性乡土教育课程资源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资源层面的地方化和校本化,是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整合的主要实践模式。对校本课程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主要采取五种策略进行,包括资源整合、资源更新、资源共享、校本开发和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5.
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该问题的关注不够,致使民族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重视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时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地方课程的开发宜从多角度出发,以该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及特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化资源为前提。都江堰水利明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水利形式;有机融合发展了蜀化;营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促成了该地区特色地域化的形成,给该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潜在资源。我们可以从德育、科学教育和美育等角度开发该课程资源,构建多样化的地方课程。  相似文献   

7.
乡土历史蕴含丰富文化内涵,乡土课程资源只有真正进入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价值所在,乡土历史融入教学的过程就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不断完善和开发的过程,也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课程资源开发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对于高职体育课程来说,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体育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是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具有典型历史发展特征与丰富文化内涵,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范围广,内容丰富。河北省是红色资源大省,通过深入研究河北红色文化,探析其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对河北红色文化以及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以课程为抓手,学习郑和精神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郑和文化和郑和精神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对广大的农村学校而言,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弥补其他课程资源的不足以及形成适合农村和地方的课程三方面有其必要性。而要进行这种开发,既需要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合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其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的重要保障.<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特别指出: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化学课程内客.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和教师都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增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努力开发出更多的具有地方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先决条件。教育空间具有丰富的美育课程开发资源,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各方应有的重视,甚至存在对资源的目标隐蔽性、主体隐匿性、内容隐藏性、意义隐遁性的定义偏狭和误读偏差,使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显性开发陷入囹圄之境。对此,有必要理性审视当前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隐性特征,纠正其中明显蛰伏的3种认知失范,立足核心素养引领目标、关注人文素养拓宽主体、聚焦学科素养创新内容、筑基美学素养延伸意义,为教育空间美育课程资源的显性开发觅求镜鉴,深化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古村落文化也有地方性特点·具有深层的教育价值,是一类重要的地方课程资源.对古村落文化进行地方课程的开发应兼顾上位文化的意志和"地方人"的需要,秉持"双重眼界",运用田野工作、深度描写和理论思辨等方法,彰显实践性课程的品格,完成从古村落文化通及民族主流文化、再回到古村落地方问题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地方课程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提倡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内容是相对抽象难学的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尽可能利用身边的自然地理资源化抽象为具象、化繁为简,促进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美誉的桂林,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课程资源,所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开发能力较弱、课程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课程资源短缺、通识课程资源结构有待优化、通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和通识课程资源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方高校应准确定位通识课程的目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结构,鼓励院系和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基础教育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富有成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方课程,是我国现行三级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充分体现了地方教育特色。而以中国历史地理为地方课程开发的优质资源和珍贵素材,更能突显地方的文化传统,更能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能实现课程的生命价值。无论在开发的背景、价值及课程模式等环节,还是在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实现课程育人等方面,都体现了地方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自主性,在地方课程开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是指具有课程意义、能够作为课程要素进入课程并保证教育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要素以及促进这些要素有效实施的政策、制度、环境等条件。课程资源不仅是形成课程的主要来源,也是保证课程实施的直接条件。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中,特别强调教师要在遵循国家课程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有不少的学校和教师也为此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