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元琪  陈涛 《红蜻蜓》2020,(4):29-29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金嗓子小黄鹂。"嘀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总能听到她清脆婉转的歌声在林间回荡。小野花说:"小黄鹂,你的歌声真美妙,听了你的歌声,我会绽放得更美丽。"大树伯伯说:"你的歌声真悦耳,听到你的歌声我更加开心。"  相似文献   

2.
《夜莺的歌声》全文以歌声为线索,结构清楚,情节引人入胜。教学时,应紧扣歌声,引导学生读懂歌声,品味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一、找“歌声”,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每个段落都写到小夜莺的歌声。教学伊始,可启发学生思考:①从课题看,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要写夜莺的歌声?③课文几次写夜莺的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唱“歌”的?④每次歌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二、议“歌声”,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从本课段段有…  相似文献   

3.
正岁月如歌。歌声历来是诗人和作家笔下描摹和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王昌龄有"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新"的诗句,作家朱自清的诗歌《歌声》开头是:"好嘹亮的歌声!黑暗的空地里,仿佛充满了光明。"在他们诗化的语言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他们对歌声美好的赞叹之情。我以为对这个作文命题来说,写谁的歌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写好与歌声有关的故事。我想,"最美的歌声"并不一定说(写)歌声是最好听的,而是指听歌时  相似文献   

4.
每到周末,喜欢看《周末音乐快递》节目的朋友们的耳边就会响起那充满朝气、充满快乐的歌声:“我和歌声一起飞,蓝天白云多么美。我和歌声一起飞,走上台唱一回……”这首《我和歌声一起飞》是去年酝酿策划推出少儿频道时专门约著名词作  相似文献   

5.
吴伯箫同志在六一年和六二年,陆续写了一组反映抗战时期延安生活的优美散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前三篇是侧重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延安,《歌声》是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关于写作这组散文的动因,作者自己说过:“四篇都是想体现一点延安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他还说:“《歌声》,是从唱歌谈起,以唱歌结束的。不过歌声只是一条线,用它串起来的大致是三项内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毛主席教导的青年的奋斗方向;为实现理想、达到方向应当遵守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十分清楚,《歌声》这篇抒情散文,作者命意于延安军民所爱唱的“歌声”,热情讴歌延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抒写作者自己“作为一个亲身接受过毛主席的教育、延安教育”的革命者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6.
唱歌     
1.她独个儿在练唱,唱得那么认真,两眼微微眯着,手里不自觉地打着拍子,身体也随着歌声在稍稍摆动。◇点拨视窗:眼睛、手、身体的描写表现了她练唱的投入和认真。2.一阵清亮的歌声随风飘来。循(xún)声望去,只见山谷里的红花绿树之中,闪动着一个白色的影子,好似蓝天上落下的一片白云,又如一只在花丛中飞舞的白蝶,那歌声也仿佛从天上飞来似的。◇点拨视窗:作者把歌声和唱歌者都写得很美。3.她微笑着,嗓音清脆,声音很美,比黄莺的歌声还动听。◇点拨视窗:把声音的动听描写得很生动。4.那歌声轻而细,好像远处人的轻轻的耳语声,不一会儿就响亮起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其中的歌唱活动诉诸听觉,却直达心灵,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予人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情趣。生活里少了歌声,也就少了很多美。一、问题的提出校园应该是诞生歌声与美的地方。但是,当今社会,走进校园,不难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校园里缺少歌声,特别是缺少活泼生动、催人积极向上、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歌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猪的歌声     
一共猪听到了驴对它唱歌的评价:“在我听过的所有的歌声中,你的歌声是最好听的。什么百灵呀、黄鹂呀,那声音尖尖的、细细的,没有一点儿  相似文献   

9.
病例:我看到她优美的舞姿和悦耳的歌声.学生修改成下面三个句子: ①我看到她优美的舞姿,听到她悦耳的歌声. ②我看到她优美的舞姿. ③我听到她悦耳的歌声. 这三个句子从语法上看,都是通顺的,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清风拂面,桃花飞扬,我在这醉人的春风里闲庭信步。忽闻前方传来阵阵朗朗的歌声,悠扬的歌声中充满了喜悦与欢快。歌声与春风交融在一起,仿佛是陈年的美酒醉人心田。会是谁在吟唱着这优美的歌曲呢?歌声愈发响亮了,我循着歌声望去,远处歌者在向他的友人折柳送别。歌者似乎在用歌声向友人倾诉自己的不舍之情,但为何如此欢快呢?我顿时疑从心生。歌者开口了:“李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聚首。”友人上前一步,握着歌者的手说:“这几日,幸有汪兄对李某的盛情款待,李某不甚感激。”友人双手作揖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汪兄请回吧,来日方长,我们后会…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常听到甜美的歌声、温暖的目光这样的语言,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甜是味觉感受,美是视觉感受,为什么可以用甜美形容歌声?温暖是触觉感受,为什么可以用温暖  相似文献   

12.
课型:欣赏课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象。2、聆听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能听辨出各段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哼唱第二主题旋律。3、.能和同伴探索用竹笛表现出乐曲欢快、轻松的情绪。教学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探索用竹笛演奏第二主题旋律,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和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器  相似文献   

13.
胡松华的书房叫养气斋,是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的。我几次去看望前辈,他说:‘一听见你的歌声,就让人提神壮气,真是底气十足、嗓音洪亮。除了常练的功夫,一定还有什么绝招吧?’老爷子哈哈大笑。我说:‘禀报前辈,我常苦练书画养歌气,勤使歌声润书画。’老爷子听了特别高兴,勉励我说: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巴掌     
<正>星期天,我在家里伴着寂寞温习功课。临街的窗子飘来了稚嫩的歌声:"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打……"这歌声令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他那大大的巴掌。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3,(13):64
(2013年2月~2013年3月)1.2013年春晚流行歌的语文错误(栏目:"博览")①啰嗦重复。曲婉婷、杜淳的《我的歌声里》:"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评:"脑海里"与"心里"是一码事,并不是人的两个记忆部位,没必要重复。②搭配不当。张杰、林宥嘉的《请给我你的爱》  相似文献   

16.
陈征 《课外生活》2020,(9):24-27
释词:①牧童:放牛的小孩。②振:振汤,回汤。说明牧童的歌声嘹壳。③林樾:道旁成荫的树。译文:一个放牛的小孩骑在黄牛背上,欢快地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树林之中。忽然,小孩看到树上有一只鸣叫的蝉,便想捕捉,于是赶紧捂住嘴巴,停止唱歌,屏气凝神地站在树旁,生怕蝉儿受到惊吓飞走了。  相似文献   

17.
隔壁的歌声     
正Leading:隔壁不优美的歌声总是干扰我的写作思路,但是当得知这个女孩是通过唱歌来减轻癌症带来的痛苦后,我开始慢慢喜欢并欣赏她的歌声。然而好景不长,当出差一段时间回来后,我再也听不到这"美妙"的歌声了……I had been in a bad mood since my new neighbor moved in.I often typed articles by computer as a holiday.  相似文献   

18.
正青青草原上,皎洁的月光照在草上,泛出一片绿色的海洋。在羊村的一间温馨屋子里,飘出一串串的生日歌声:"祝你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 to you……"欢快的生日歌声传遍了草原,也传到了灰太狼的住处——狼堡。灰太狼隐隐约约地听到了生日歌声,他打开窗户,伸出头仔细一听,没错,是从羊村上空飘来的生日歌声。灰太狼知道羊村有人过生日了,肯定有好吃好喝的了。于是和老婆一商量,就空着双手和老婆来到羊村。灰太狼"咚咚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外国诗歌《孤独的收割人》有这么一节描写收割女的歌声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口转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关于这一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第 3 6页 )是这样评述的 :“这节 ,诗人展开想像 ,运用反衬手法 ,一方面写出了姑娘歌声的动听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听到歌声时难以言传的内心美感。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见夜莺清脆的啼口转 ,这无异于…  相似文献   

20.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传说在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女歌手,名叫韩娥。她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嗓音优美,歌声悠扬悦耳,十分动听。有一次,韩娥从韩国来到齐国,当走到齐国的国度临淄时,因为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在雍门卖唱求食。她那动听的歌声迷住了无数行人,人们纷纷解囊相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