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台是什么?”朋友问我。“好象是古代典藏档案之处。”我回答。“那现代的档案馆、档案工作者为何还要称兰台、兰台人?”朋友疑惑不解。其实,这也是我从档二十年来一直萦回脑际的疑惑。最早听到“兰台”一词,是在刚进档案局馆后的一次业务培训班上。当时感觉这词挺幽雅。后来,“兰台”频频亮相于档案报刊上,“兰台人”、“兰台精神”、“兰台风采”时常跃入眼帘,总感到有那么一种别扭。现在,“兰台”又闯入互联网上驰骋傲游。在搜索网上键入“兰台”两字,查询结果竞有7450项。以“兰台”为名的网站就有不少,如“兰台导航”、“兰…  相似文献   

2.
我国档案工作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西汉初期开始,人们就习惯把管理档案的地方或部门称为“兰台”,在这漫长的发展中,兰台人形成了特有的性格、心理素质、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等,形成了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之为“兰台”精神。这种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不断发展演变,不断提炼出先进的、积极的、精粹的思想,用以维系、协调、指导、  相似文献   

3.
瞬间     
刚参加工作时,听到同行们都把自己称为“兰台人”,心中着实感动。也就在这一瞬间,我对自己的工作好像一下 子充满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姑且不去考究和追溯“兰台”的历史与渊源,只想用兰台的沃土润养出自己的兰心慧质。生活就是这样,从某个瞬间开始。其实,早在6岁那年,冥冥之中就早已注定我将是一个档案人。一名被下放回乡的老干部找到在落办工作的父亲,热泪盈眶地对父亲说:“老张,找到档案了,我的事有着落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雨后,漫天飞舞着蹁蹁的红蜻蜒。也就在那一瞬间“档案”这个陌生…  相似文献   

4.
胡剑 《中国档案》2007,(6):60-61
兰台,最初是指宫廷里面存放档案的地方。汉代将管理档案的官员叫兰台令史。如今,“兰台”成了档案或档案部门的雅号。我这里所谓的“归隐”,不是指金盆洗手、退隐田园,或遁入空门、逃避现实。我借用“归隐”一词,是想说明自己近年来的一段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正>档案,我该怎么描摹你呢?你具象也抽象、单纯也复杂,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你,我们很难找到人生的来处与归途。你还有个清新雅韵的别称叫兰台,档案工作者随之被称为兰台人。由于工作需要,我与兰台接触密切,我对兰台认知加深,故事多多,收获满满。难忘的初遇我与兰台初遇,源于家中的“人情簿”。我出生时患有脑瘫,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兰台生涯中,笔者发现不少案卷患了“残疾”:有的档案有批复无请示,有的档案分类交叉重复,有的档案没有备考表或没有签署,有的案卷题名拟写不合要求,有的档案破损影响阅读,有的档案有铅笔或其他彩色笔字迹等等.这些不同程度的案卷“残疾”症会严重影响档案的长久保管、检索利用和价值体现,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由此而带来的其他负面效应更是难以估量.防止形形色色“残疾”病是兰台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啊!兰台人, 你为何面带憔悴, 你为何食不甘味, 你为何紧锁双眉, 你为何暗自落泪? 是档案工作太清苦, 是兰台默默难作为, 还是奋勇上进无机会?  相似文献   

8.
平凡的坚守     
单谦 《档案时空》2017,(2):18-18
兰台清冷。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眼中,档案工作远离中心工作、远离社会生活。从事档案工作则常被戏称为坐“冷板凳”。但在这个寂寞清冷的岗位上,一位位平凡的兰台人却选择默默坚守,用一颗颗炽热的心把“冷板凳”焐成了“热部门”。全省档案系统“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五位报告人就是众多优秀兰台人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看起来她们很普通,做的工作也很平凡,可就是她们———仪征市档案局的6位女同志,在清苦的档案工作岗位上,用一颗颗无私的赤诚之心,用一件件感人的实际行动,唱响了奉献“兰台”的敬业之歌。她们当中从事档案工作时间最短的已9年,最长的在档案部门工作了23年。人生有几个9年?人生有几个23年?不知不觉中青年变成了中年,中年步入了老年,细嫩的脸庞出现了细纹,乌黑的发丝渐渐花白。翟祥云、唐玉华、徐正琴、陈丽莉、李红和李翠莲这一支“娘子军”,是她们,自从和“兰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无愧于自己的选择,从不叫苦,更不叫累;是她们,舍“小家”,…  相似文献   

10.
赵杰 《黑龙江档案》2014,(6):145-145
在第二个“6·9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我很高兴与档案局全体同仁相聚于此,一同庆祝属于我们档案人的节日,用嘹亮的口号高唱档案人的赞歌.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档案事业源远流长,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档案工作者也得以“兰台人”这一美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向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本刊即日起恢复“兰台加油站”栏目,并与时俱进,将其更名为“兰台充电桩”。我们将邀请有关专家解读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知识盲点。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通过本社邮箱zgda@263.net(请注明“兰台充电桩”收),向我们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想了解的知识点,我们请专家一并解读。  相似文献   

12.
38年前,年仅22岁的肖回生,就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30多年中,他痴情兰台,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把全部的青春和热血倾注在兰台的历史长卷中,谱写了一首令兰台人骄傲和自豪的"痴情曲".  相似文献   

13.
黄治 《云南档案》2006,(1):39-40
今年的云南兰台喜事连连:档案工作第一次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八项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地州馆库建设资金逐步到位。因此,今年的全省局馆长会开得异彩纷呈,会上举行的第一届全省“我爱兰台”演讲比赛圆满成功。38位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上的档案工作者身着亮丽的民族服装,讴歌了我们为之默默奋斗的档案事业,歌颂了兰台人对档案的挚爱,展示了新时期档案人的风采,情到深处,讲者动情,听者动容。他们声情并茂的演讲,打动了评委,感动者在场的每一位档案同仁,为激励广大档案工作者,我们选编了部份获奖者的美文,与大家共赏、共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张方高  黄鹰 《档案时空》2003,(12):18-19
曾是“商海”领潮人——株洲市工商局局长的郭子光,2001年担任株洲市档案局局长。从喧闹的商海来到平静的兰台,他很快完成了角色的转变。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在他的率领下,株洲市的档案工作热火朝天。用领导和群众的话来说:“老郭来后硬是把档案局的干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局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了,三改举措给全市档案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郭子光能把这样一个清贫的档案部门搞得这么红火,确实不简单!”昔日商海的领潮人成为今日兰台的弄潮人。迈步从头越档案部门对郭子光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他没有拿自己在党政机关工…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激起全国人民热烈反响,广大文化人更加振奋,以兰台人自居的档案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必须思考如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兰台:中国档案文化的里程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档案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基础。离开了档案文化,民族文化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看历代多少有名或佚名的档案人,以自己的奉献留下了历史的记忆,铸造了档案文化的辉煌。殷商史官以"卜人"的面貌参与王朝决策,在甲骨上刻记  相似文献   

16.
王良伟,汉寿县档案局原局长、副研究馆员.在兰台园地里,他展示了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风采,塑造了今日兰台人崭新的形象.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位兰台骄子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却又有色有声……  相似文献   

17.
“兰台无华写春秋,岁月如歌谱新曲。”楚雄州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档案管理员钱成芳同志自1996年11月从院反贪局调院办公室从事档案工作以来,在院党组的领导和州档案局的指导帮助下,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七个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档案员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兰台赞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13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到自治区档案局视察,参观了档案馆的“兰台荟萃——内蒙古自治区档案精品展”、“光辉历程展”、“名人档案展”等3个展室,对自治区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习钢 《四川档案》2010,(1):64-65
今年是祖国60周年华诞,欣闻省局开展“情系兰台”征文活动后,我心潮起伏,想到自己参加工作34年来,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时代却与档案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1997年5月,我调到德阳市档案局工作,从此我的兰台情结为我的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光阴似箭,时间如梭。入行12年来,我感受到了档案工作的艰辛与清苦,更享受到了事业成功的快乐与自豪!  相似文献   

20.
古代兰台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档案工作者爱以“兰台人”自称,盖因兰台是西汉档案收藏之地。但“兰台”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楚国有一台名“兰台”(今湖北钟祥县,亦说在秭归县城),是楚王登高赏景处。《文选·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这引发了宋玉的“大王之风”与“庶人之风”的高论。文人与君王在兰台的问答,引起后世知识分子的歆羡。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诗:“…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我国史书中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