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的缘起,固然有哲学、思想的渊源,但当时楚文化中的巫风信仰、儒家学说与外来佛教的流布所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样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湖湘文化是巫风楚俗氛围中形成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现象湖南古为楚地,有所谓“南楚江湘”之称。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大部分地区受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湘北洞庭湖区各地、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受其影响更为深刻。因此,楚文化中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的缘起,固然有哲学、思想的渊源,但当时楚文化中的巫风信仰、儒家学说与外来佛教的流布所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样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湖湘文化是巫风楚俗氛围中形成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现象湖南古为楚地,有所谓“南楚江湘”之称。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大部分地区受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湘北洞庭湖区各地、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受其影响更为深刻。因此,楚文化中所特有的那种古老而神秘、荒诞而不失浪漫的巫风色彩,较多地表现在湖南居民原始的自然  相似文献   

4.
关于湖湘文化的渊源,一些文章认为始于南宋胡安国及其季子胡宏,并由张栻、朱熹等名家承继发扬光大,遂闻名于世。对此,笔者颇有不同看法。众所周知,作为历史现象的文化,其产生和发展,既有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又有它的本身的继承性。因而,某一种地域文化的孕育和发展,就不能孤立片面地看作只是某个人或其周围少数几个人活动的结果,而应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经济、政治的具体情况及其以前的文化传统,进行全面而有深度的考察,从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宏观上作出判断。据此,笔者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以湖南为主的历史地域文化,它的渊源乃是楚文化。为了阐明湖湘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拟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的渊源。其一,曾国藩自幼受教于儒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家训的影响,这可以说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其二,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性格的"任性刚直"、"好勇崇俭"、"气太强"等特征及湖湘理学的经世传统,使得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湖湘特色。其三,曾国藩出生在重视耕读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和学风,这一点可以说是他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来源。  相似文献   

6.
湘酒酒瓶的造型充分体现了湖湘地域文化,湖湘历史文化及湖湘文化精神,具体说,即湘酒瓶形的仿生造形,仿物造形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湘楚文化特征,揭示了湖湘文化亲近自然,尚武慕勇,尚情重义的精神特质,它是湘楚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化传播业持续发展的原因何在?为何出版湘军和电视湘军享誉全国,而湖南期刊却少有建树,特别是作为历代思想领先的湖南至今都没有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时政新闻刊物?这是湖南出版界,更是期刊界的一大憾事.通过对湖南图书出版和电视传播成功之因的探讨,可以寻求湖南文化传播业持续发展之原因.并从目前中国时政新闻期刊发展和竞争现状,结合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提出依托湖湘文化,以湖湘人的独特视角看时事,实施中低端市场营销的特色策略,打造品牌和开发数字化期刊出版,将是湖南时政新闻期刊发展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8.
论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区域文化传承的载体,湖南近代私立学校受到湖湘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办学特征上更是深深地打上了湖湘文化的烙印.其具体表现为:教育救国的办学宗旨、图变求新的办学理念、经世致用的办学方针、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等.这些特征是湖湘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催发并推动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研究和借鉴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这些办学特征,对当代湖南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湘楚文化是湖南人民精神财富的宝库。它具有深邃修远的历史渊源,丰 赡厚实的精神内涵和广阔恒久的流播影响等特点。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湘楚文化”,不应当因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在湖南,或仅仅囿于湖南的地称谓而一味地提倡“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0.
湖南花鼓戏孕育于湖湘民俗文化的土壤。从其产生的渊源、戏文内容以及语言特点可以窥见湖湘民俗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提高湖南马克思主义人才的湖湘文化软实力,完成湖湘文化的现代化,应当多措并举构建马克思主义人才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湖湘文化凝聚力,并且打造出高质量的湖湘文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人才智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输送更有力量的人才.同时也要正视湖湘文化生产力的作用,重视湖湘马克思主义人才的文化产出,创造符合当代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才能实现湖南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复兴.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之所以得以成型和存在,全在于其独特岸异之处。独特性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湖湘文化自不例外。从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将湖南的学术文化现象诠释为“湖南一派”以来,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景观就茁壮发展起来。湖湘文化之为湖湘文化,其独特性的最根本之点,就在于其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自古至今贯穿湖湘文化始终。据我们的分析,湖湘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大致有三次孕育经世致用思想的高峰期,并且,这三次高峰期与湖湘文化发展的高潮同步。首先是屈原、贾谊时期。这一时期以屈、贾二…  相似文献   

13.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是两宋以来形成于湖南地域的一种区域文化。湖湘文化虽然晚至两宋时期才形成,但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丛林中,却是一棵后来居上的参天大树。湖湘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一般性特征,但同时又以很多自身所独具的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宋以前,湖南的经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发展缓慢,儒家文化远没有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湖南先贤名见经传者极少,因而给我们留下有关“积苦力学”、“勤读书史”的史迹亦极少。在两宋以后,湖南便出现了新的转机,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的一代代湖湘学人,大都追求所谓立德、立功…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讲的湖湘文化的特征并不是指那些与中华其它文化完全不同的东西,而是指在湖南更具普遍性的文化倾向。从这一观点出发,湖湘文化的特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务实观、发展变化观、和合观、民本思想、坚忍意识等。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是具有浓重湖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体育文化作为它的分支,在湖湘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湖湘体育文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文从历史和现代两个角度出发,论述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湖湘文化的理学传统进行探讨的文章尚难见到。本文认为,湖湘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并在华夏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宋代湖南出现了一个理学传统的缘故。由周敦颐开创的湖湘文化理学传统,经过湖湘学派和朱熹及其门人弟子的发扬光大,在宋、元、明、清诸代一直不衰,影响了湖南的政治经济和学术发展。王船山继承了由周敦颐开创的理学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湖湘文化的理学传统正是船山理学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从湖湘文化演变的过程看,它历经了历史上的三次大融合:南宋时期,理学思潮兴盛.湖湘学派崛起.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近代时期,西学东渐.经世之学的链接,古代湖湘文化转变成近代湖湘文化,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湖湘文化的巨大社会效能充分发挥。从这三次文化大融合足以发现湖湘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融汇百家,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0.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湖南教育催促着湖湘文化的发展,左右着湖湘文化的阴晴。湖南教育发达时,湖湘文化就兴旺;湖南教育疲软时,湖湘文化就低迷。可以这样说,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推广中,湖南教育当居首功,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演进,是沟通和认同湖湘士民心理、思想、观念与生活实践的精神纽带,对作为社会文明载体的湖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