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它包括三个情感层次,一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三是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而历史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内容,毫无疑问必须担负起塑造民族精神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国情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大致可分成五大部分.即:祖国的伟大、祖国的苦难、人民的斗争、社会主义好、从小立志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初步懂得造成祖国贫穷落后的根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了解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同世界各国一样,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传统,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列宁说,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的。在今天,爱国主又是指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的思想感情,为祖国和民族生存发展的英勇献身精神和维护祖国团结统一的顽强努力。正因为如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构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党和我国政府历来一贯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对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达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昌盛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李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在小学1~3年级安排了民族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文化、衣食住行、风俗人情.感受祖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验民族情感,并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大团结.从而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相似文献   

6.
民族分裂主义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产物,我们必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族唱法讲究字正腔圆,音乐语言也大都是歌颂祖国、美景,宣扬正义、和谐的内容,每句词之间的连接非常和谐、顺畅,例如"美"与"也",因为有同音"i",所以在上下句的连接当中显得非常和谐,因此,我国的民族唱法是非常讲究吐字咬字技巧的。本文将要议论的话题便是民族唱法中的语言风格和吐字咬字技巧。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地区,自周秦以来就是我国古代北方重要行政区之一。全面、系统地搞清历代呼和浩特地区的行政建置和民族构成,是我们研究呼和浩特地方史、北方民族史和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两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建置和民族构成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材说明 (一)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在小学1~3年级安排了民族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文化、衣食住行、风俗人情,感受祖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验民族情感,并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大团结,从而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民族》是初中地理《人口与民族》的第二节内容。内容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设想。一、教材1.教材简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民族数目、主要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分布、民族政策四个知识点。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总论部分,它为后面学习区域地理打下了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观念,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加深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2.教材的重点、难点:民族是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民族…  相似文献   

11.
通过音乐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音乐鉴赏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领悟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可以培育学生民族精神;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1.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聂治本一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一特殊时期,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民族素质提升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祖国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其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尤其是在社会制度转型的今天,加强青少年的公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歌曲《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四三拍子,F宫调式.这首短小精悍的儿歌节奏舒缓,旋律优美,贴近语言.歌词以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生动地表现出我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的深厚情感,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所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紧紧抓住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从小树立长大要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经过千百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道德规范,它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的基本内容是热爱祖国的人民,热爱祖国的山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祖国的事业无限忠诚,维护祖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祖国处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为拯救祖国而进行殊死斗争.可见,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团结的基础,它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实践,一是要树立民族自尊心,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二是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尽快地把我国的国民经济搞上去;三是要树立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多民族国家"界定了我国的民族组成和民族结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指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统一的民族大家庭"指各民族是平等的兄弟民族。各民族增强祖国观念首先要爱国。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民族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就应当努力继承祖国历史上灿烂的文化遗产,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古代文化提倡"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我国古代的诗人中有很多是思想家,他们的诗文体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河山、民族、语言、文字、乡土民情的热爱.表现为人们对于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热爱,还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为争取祖国强盛而奋斗的爱国献身精神。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奋和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