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四版《讲短话偶感》一文写道:英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四版《试试站着开会,如何?》一文写道: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胡昌方 《军事记者》2006,(11):67-67
“站着写作”著名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海明威,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曾修改了30多遍,直到他认为简洁明了为止。《老人与海》的手稿,也修改了近200遍才放心地拿去付印。有位记者问海明威:“你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简洁?”他回答说:“我的秘诀很简单。我是站着写作,而且只用一只脚站着。”他解释说: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自己把文章写得言简意赅,免得读者费时读我的文章。“愿做中间派”当年,陈毅同志在与一些报刊接触中,平易近人,十分谦逊。他每次寄稿总是要求编辑严格地“按质论处”,不以“官职…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海明威有个习惯,就是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原来他这站着写的习惯,是为了强迫自己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感情,培养一种独具一格的文风。海明威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他曾经回忆说:“在《晨报》,你不得不学习写简单的陈述句子。”海明威是在《晨报》当见习记者开始他的新闻生涯的。当时,这家报社特别强调新闻报道要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第六期《读者·作者·编者》栏征询:《海明威“站着写”出典何处?》6月30日星期天,我们几乎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在家翻了几书柜的报章杂志,好容易在《译文》1956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第六期《读者·作者·编者》栏征询:《海明威“站着写”出典何处?》6月30日星期天,我们几乎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在家翻了几书柜的报章杂志,好容易在《译文》1956  相似文献   

6.
解放日报"神六"特刊创意出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六”飞天,世人瞩目。上海新闻界在这一重大宣传报道中,殚精竭虑,全力投入,精兵强将赴前线,运筹帷幄于媒体,竞相运用最新传播手段、最佳彩色版面和声音图像,连续播发新闻报道。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系列报道,在这次新闻大战中,以构思精巧、巧于传播、耐人寻味而独树一帜,受人称道。10月12日,解放日报在预发《“神六”今天上午发射》消息的同时报道,“《解放日报》今搭“神六”入太空,并刊登“特刊”头版版面照片:居中醒目位置刊发《申报》1872年创刊首月发表的《地球说》一文,以“传承文明,见证历史”。还介绍“特刊”二、三版用通版…  相似文献   

7.
一家省报去年7月25日刊发在《读书》版的《漫话读书》一文说:“翦伯赞先生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一副对联,大多数读者也许并不陌生,其作者是范文澜,并非翦伯赞。为了证实我的记忆,我翻检《中国楹联鉴赏辞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千年对联佳话》(中国  相似文献   

8.
丁玲是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第一任主编,在她主持编辑业务期间,《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1年9月15日为第一阶段,《解放日报》为对开两版,文艺副刊放在第二版左下方,没有刊头;1941年9月16日至1942年4月1日改版为第二阶段,《解放日报》由两版增为四版,文艺副刊  相似文献   

9.
一论說文首先要立論正确,观点鮮明,文字通順,有严密邏輯結构。但是,在此基础上还要求論說文能写得生动活泼,情理交织。 1942年9月毛主席为延安《解放日报》写过一篇题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論,主要是論說“精兵简政”的重大意义。当时有一部分同志,对政策的执行产生了犹豫,于是,毛主席写道:  相似文献   

10.
《扬子晚报》1991年3月12日一版,在题为《谢铁骊故乡行》一文中写道:“当时,她们还是些十六、七岁的丫头,如今已是二十四、五岁的大姑娘了。”《新华日报》1990年12月20日三版,在题为《人老何须自彷徨》一文中写道:“有人扳起指头来算算,说六十岁到七、八  相似文献   

11.
光明 《新闻三昧》2006,(3):41-41
上海《解放日报》2005年12月10日3版《金色智慧》一文中,作者说:“2004年来沪参加世界桥协会议国际桥梁专家们,不顾寒风凛冽,在船舷上一站两小时,不愿将视线从东海大桥转移。”船舷,是指船体两侧的边儿,这种边儿的上沿很窄,仅几厘米宽,上面是不能站人的。尤其当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时,风急浪大,颠簸起伏,船舷上更不能站人,站片刻都不行,何况两小时!据笔者猜想,上述“船舷上”恐怕是“船舷旁”之误。站在船舷旁,也就是站在甲板上,紧挨着船舷,或者手扶着船舷,通常是不会有危险的。□这里不能站人@光明  相似文献   

12.
王涛 《军事记者》2006,(1):65-65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报》,是我刚到新兵连的第一天,我看到新兵班长龙兴国的桌子上放着一张报纸,刊头写着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解放军报。龙班长见我拘谨地站在那里,看出我对这份报纸的专注,笑着对我说:“拿着  相似文献   

13.
“站着写”     
最近看到报上提倡写短新闻,我不由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关于“站着写”的一段趣话:“我站着写作,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作,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得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等到要校阅我所写的东西时,我就坐在安乐椅上,这个舒服的姿势,容许我勾去一切在我看来多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记者张振国写的题为《安徽某些领导干部撕破脸皮要官省委书记不留情面提出严厉批评》的新闻,在12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以头条新闻,在《早间新闻》中向全国播出。合肥晚报一字一句地把广播原话抄下来,在当天的头版头条登出。安徽日报总编辑很激动地对人民日报记者说:“我们全社同志都非常支持省委这样从严治党。”解放日报、文汇报和安徽日报等14家省市报纸都在10日这天转发了这一消息。大众日报和解放日报还在一版配了评论。12月13日著名漫画  相似文献   

15.
去年小平南巡,《解放日报》连发四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今年小平南巡,《解放日报》又发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要讲一百年》的著名评论,拉开了宣传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序幕。《解放日报》在宣传改革开放中的前驱作用,为海内外所瞩目。本期发表解放日报党委书记、高级编辑周瑞金的《舆论:改革开放的先导》一文,较为完整地阐述了《解放日报》的宣传方略。  相似文献   

16.
一家报社来信称:“你来信讲本报一稿将邵阳县误为‘韶阳县’,经查是作者之误,我们已让他写了检查。”又读报载一文(《陕西邮电报》2月28日第四版《奇中奇邮票》),内称:1653年,山东一  相似文献   

17.
阅毕徐雁平先生《写在报刊边上的文字》(《中华读书报》1997年10月29日“家园”版)一文,我不由得想起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周刊”版主编胡洪侠为该“周刊”所写下的那些“编读札记”来。这些“编读札记”写在该周刊的一角,每期都有。短短的数百字,千把字,小而巧,有玲珑精致之美,一如江南流水之上所架设的一座座小桥。一篇篇读下来,令人觉得都是那样地有韵味。初读这些“编读札记”时,闪过我脑际的是:编辑家的美文。徐君的文章说,“近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报》2月10日刊登彭德怀于1952年3月18日写给巴金的信(影印件)和杨海峰《永恒之物》一文。 彭德怀给巴金的信中写道:巴金同志: “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次,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致以同志之礼 彭德怀  相似文献   

19.
凡是署名文章和文艺作品,均不允许一稿两投。可时下一稿两用的现象却屡屡见诸报刊。略举最近见到的几例: 例一,《法制日报》1988年8月25日一版和《新华日报》8月16日四版,均登载刘守海写的《陪审员两地书》; 例二,《新华日报》1988年8月17日四版和《江苏经济信息报》8月20日三版,分别刊登苏雄雄写的小说《“煮酒论英雄”》和《庆功酒》,标题虽异,内容完全相同; 例三,《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1988年8月23日一版,分别发表沈昌顺写的《为“泼‘冷水’度厂庆”鼓掌》和《厂庆为何泼“冷水”》。  相似文献   

2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历史教授,最近发现了美国著名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写的一则电讯。这则电讯刊登在1938年8月1日苏联《真理报》上。当时,海明威正在西班牙内战战场上采访。电讯写道:“在过去的15个月里,我目睹了法西斯侵略者在西班牙的屠杀。“屠杀与战争是不同的,人们会憎恨战争,反对战争。当你为了保卫国家抵抗外来侵略,为了保卫你作为一个自由公民而工作和生活的权力,你便会逐步地习惯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