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松 《中国科技信息》2005,(5):126-126,112
学习英语,词语问题较为复杂。一种语言总是和说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及其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要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社会风尚等知识。词语背景知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耿海燕 《科教文汇》2009,(5):141-141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媒介,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荆  韩伟 《现代情报》2006,26(11):218-219
本文从对大量已完全失去原有单词含义的美国英语日常用语分析理解入手,既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了美国英语的丰富多彩,又说明了语言并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只有了解所学语言及其国家相关的文化和背荣知识,才能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障碍,从容跨过文化沟。  相似文献   

4.
李宇贤 《科教文汇》2008,(4):175-175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询容广泛、言简意赅、生动优美,是学习和掌握经典、地道的英语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情况一个不可忽视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谢昭奎 《科教文汇》2007,(5S):92-92
现代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英语国家的称谓和问候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各种场合下与各种身份地位的人的称呼和问候方式,揭示了学好英语必须以英语国家文化为基础的道理,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7.
庞琛 《现代情报》2005,25(10):188-19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又能作用于文化,发展文化。文化因素是教好英语,学好英语之非常重要的因素,语言是交际工具、是文化传播及传承的重要手段。语言扎根于文化之中,又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的意义取决于语言赖以产生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环境。因此英语强化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其根本目的是把英语文化与世界各地本民族文化相交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薛瑶 《大众科技》2007,(10):155-156
文化与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江秀 《科学大众》2014,(11):130+139
在“全民英语”时代的中国,作为失业率较高的“红灯”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应立足语言基础,并以语言为依托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精通英语又深谙中外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需求,走出困境。本文结合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特点,讨论了如何把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学英语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华 《科教文汇》2014,(11):80-81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本文根据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结合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总结了在大学英语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勒妍 《科教文汇》2010,(17):140-140,141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起,跨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进展和成效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形势仍不容乐观,学生对如何依照英语国家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还较薄弱。调查还发现,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不一定比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差的学生要好。  相似文献   

13.
姚国树 《内江科技》2010,31(4):22-22,27
人们普遍认为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理解英语语言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在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往的时候。口译起着语言桥梁作用。为此,我们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4.
秦伟  周长 《科技风》2013,(23):175-176
大学英语是大学基础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了解和熟悉相关国家文化知识对外语习得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环境下,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等角度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文化导入的策略,以期丰富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与信心,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词汇是利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英语词汇的应用,因为词汇的错误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英语语言交流,而正确的理解英语词汇的意义就必须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英语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掌握应用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16.
陈有海 《知识窗》2023,(3):36-38
高中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文章从语文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分析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并从创新教学方法,培养语言能力;加强文化渗透,培养文化意识;重视思维引导,培养思维品质;科学指导规划,提高学习能力这三个方面,探究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注重对英语国家的语言、社会文化及其风俗习惯的了解,在不断交流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表达,从而不断扩大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使用英语,但由于地域、民族及社会的差异,产生了很多英语变体,美国英语就是其中之一。它产生于本国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透过美国英语了解美国文化,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洪珊瑚 《内江科技》2007,28(12):43-43,89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以免在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发生“语用错误”,造成“文化休克”。本文通过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分析,强调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注意学习相关的跨文化知识,探讨了跨文化知识的传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英语界的共识。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输入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由此却妨碍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本文主要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导入的原则和导入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