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经济条件,普遍外出务工,这就使得学生在家里成了留守孩子。有效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深入地和留守学生进行交流,了解留守学生的需求,帮助留守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是现代社会面对留守学生现象应该重视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帮助留守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需求问题,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56):167-168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这一现象导致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象较为严重。而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幼儿园留守幼儿的心理及教育问题一直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分析当前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现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对于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贤 《教师》2019,(15):11-12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涌入城市,因经济条件、教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农民工子弟留守农村这一现象突出。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问题不断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着重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旨在为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村留守儿童伦理关怀提供积极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社会现象中,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进而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爱和温暖,因此,容易出现一些社会问题。而美术教育是保障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因此,将通过美术教学浅谈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越来越庞大。主要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由此形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等。国内学者都对留守现象基本持负面观感。并在道德与政治层面上呼吁社会与政府关注留守人群。本文立足传统观点,肯定留守现象的缺陷并以留守妇女人群为例,分析农村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阐述留守现象不仅在道德层面上存在着缺失,更是农户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做出的最优选择的必然结果。并为政府解决农村留守人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戴宁 《贵州教育》2013,(23):13-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一一“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大量农村青年父母向城镇转移就业,留守家中的孩子。他们都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因此,就出现了学习监护不力,辅导不到位,生活照顾不周,感情缺失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然而,由于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大多是中青年,而且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杜常胜 《辽宁教育》2013,(14):31+3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被留在农村上学,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如何更为妥善地进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其更加健康成长,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有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农民在城市工作可以得到比较丰厚的收入,但是也会对孩子成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当家长时间在外工作,孩子则需要交给家里的老人进行抚养,这些孩子也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留守儿童.本文主要针对留守儿童养成良好习惯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促进留守儿童实现各方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一些进城务工的人员也在持续增加,这种现象的产生就导致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不断的上升。留守儿童一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孩子的父母可能一年到头在家陪孩子的时间也不超过一个月,因此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之中会由于缺少父母亲的爱而受到一些影响,尤其是在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上有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其建议进行深入探究,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监护和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在提升每个家庭的经济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留守儿童问题。由于农村务工人员数量庞大,因此此种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以此为出发点,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作出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建设步伐加剧,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了生计只能将子女留在老家由父辈们照顾,这些孩子们在同学们中就成了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现今,留守学生现象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学生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本文就"留守学生"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涌向城市,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儿童是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产物。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模式正在遭受着不断的冲击而逐步发生变化,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找生机,而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城市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选择把子女留在家乡,这也就是所谓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这种社会现象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且一直是社会聚集的焦点,而河南省一直则是留守儿童高度密集的省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和复杂,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多。如今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每年春节一过,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就纷纷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地方务工,这种"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状况,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现状留守儿童是指家住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其中一方或由其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攀升,隔代家庭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对豫南农村213个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隔代监护人年岁已大,且要从事繁重的农活,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故有近55%的人对于孙辈的监护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种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在加快,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即中小学留守生。留守生问题作为各地基础教育当中容易被忽视的盲点,实际上已经引发出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性教育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小学留守生的主要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留守生教育管理的对策,从而推进农村留守生群体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子敏 《甘肃教育》2014,(5):15-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委托监护人监护能力有限的现状,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教师要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人才流动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的教育与管理是摆在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值得广大同仁思考、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