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5月,英法联军的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闪电攻击下崩溃。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英国进行了当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背后有着诸多原因。天时地利人和是重要方面,但是高层领导的正确决策,英国人的民族性格及坚定的信念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灵机一动,油桶阻止坦克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圆满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撤至河对岸,却发现敌人的十几辆坦克沿着公路飞速向我军阵地侧后方驶来,企图阻止我军退路。当时,如果继续后退肯定跑不过坦克,但要不马上撤退又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情况  相似文献   

3.
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随军记者斯文顿在前线目击英法联军的一次次冲击都被防御严密的德军击退,许多士兵倒在血泊中,于是他建议将“霍尔特”型拖拉机改装成战车投入战场,很快得到军方采纳,不久,这种攻防两用的武器在英国一家工厂研制出来,这是世界上第一代坦克。  相似文献   

4.
灵机一动,油桶阻坦克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圆满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撤至河对岸,却发现敌人的十几辆坦克沿着公路飞速向我阵地侧后方驶来,企图阻止我军退路。当时,如果继续后退肯定跑不过坦克,但要不马上撤退又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情况十分紧急。这时,我军指挥员发现阵地上有很多空油桶,灵机一动,用草绳将空油桶串联起来,分几排横放在路面上,形成几道障碍,然后迅速撤退,10分钟后,敌人的坦克如潮水般涌了过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一排排的油桶,敌人觉得十分奇怪,以为是什么新式反坦克武器,不敢轻举妄动,迟疑再三,才用坦克炮对准油桶开火。待油…  相似文献   

5.
是“倒拔金钩”教会了那名英裔将军凡事要多反着想想试试。于是,当他出任英法联军要职,又面临一场与德军坦克群队铁血搏杀时,就油然而悟出了一条绝妙至极的计策——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参考》2004,(10):39-39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圆满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撤至河对岸,却发现敌人的十几辆坦克沿着公路飞速向我阵地侧后方驶来,企图阻止我军退路。当时,如果继续后退肯定跑不过坦克,但要不马上撤退又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情况十分紧急。这时,我军指挥员发现阵地上有很多空油桶,灵机一  相似文献   

7.
农历1943年正月二十五,在我的家乡河北省滦南县汪庄村,发生过一次激烈的战斗。这天早晨,住在我村的100多名八路军被周围三个据点的上千名日伪军包围。为了掩护部队和老百姓撤退,八路军的一个排奉命在村北土岗上阻击敌人。当日本鬼子的坦克冲上来的时候,几个八路军战士勇敢地拿着农用小镐爬上去掀坦克的盖子。战斗打到最后,多数八路军和老百姓都安全撤退,但也有20多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其中有兄弟俩,临死的时候还抱在一块。战后,一部分战士的遗体,被家属认领走。最后剩下11具遗体,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于是就由我村的乡亲们,把他们安葬在村东的沙岗上。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去给这些烈士扫墓。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 ,拼命厮杀。飞机、坦克、毒气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1 91 5年 4月 2 2日 ,这天英法联军与德军双方正僵持在伊布尔高地 ,突然德军阵地传来一阵爆炸声 ,接着一片黄绿色的烟雾腾空而起 ,烟雾凭借风势迅速飘荡到英法联军阵地 ,当士兵吸入这种烟雾 ,发觉有一种难受的怪味 ,急忙报告指挥官。这时有的人已呼吸困难 ,甚至倒下 ,异常的情况 ,使得人人害怕起来 ,有的人抱头逃窜 ,有的人赶紧捂着口鼻 ,指挥员也慌忙起来 ,作战部队乱作一团。联军指挥部得到消息后 ,立即组建了由军事…  相似文献   

9.
1915年4月,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相持不下。4月22日,一大片黄色的烟雾从德国军队的上空向英法联军的前沿阵地弥漫过来,一会儿,这阵阵烟雾笼罩了英法联军  相似文献   

10.
牛市的长征之路才刚刚开启,就有一些同志提出战略撤退的建议。这些同志认为,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经济出现下滑,政策紧缩超预期等原因导致市场反弹难有持续,战略撤退正逢其时。对于这种论断,是否符合市场客观实  相似文献   

11.
陈功 《科学启蒙》2008,(Z1):50-51
精彩故事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德国曾投入大批军队,争夺比利时的伊伯尔战略要地。当时,战斗异常惨烈。英法联军顽强作战,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德军的进攻。  相似文献   

12.
<正>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劫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并在事后声称,此举是对清政府在圆明园将英法被俘者虐待致死的报复。据笔者调查,学生对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的了解,仅止于"强盗行径""掩盖罪行""英法联军蛮横""侵略者本性使然"等抽象结论,既对学界流传已久的英法联军"报复说"并不清楚,更谈不上对这一说法真伪的辨析。围绕英法被俘者是否在圆明园内受虐致死这一问题,笔者和学生依托学术界近年的  相似文献   

13.
投资要点: 1、我国坦克潜在用户市场开始换装. 2、中国外贸坦克技术先进,优势明显. 我国坦克潜在用户市场开始换装.近期,国内媒体不断传出泰国、巴基斯坦、沙特等国有意向采购我国生产的外贸坦克来更新或补充本国装备的消息.从客观上讲,东南亚国家的现役坦克装备已经到了使用寿命急需更换.印度陆军大规模换装俄罗斯T-90S主战坦克迫使巴基斯坦启动坦克换装和升级计划.沙特等中东国家由于在武装冲突中损失了大量的重装备,坦克部队急需补充.因此这些客户体现出了巨大的换装需求.  相似文献   

1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布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在这封信中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代表了人类的良知。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首先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全人类的立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1.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了 ,画家毕加索愤而创作了同名 画作遗责法西斯暴行。 2.1938年,英、法、德、惫在慕尼黑签署协议,将捷克斯洛伐克 区和其他一 些地区割让给德国。 3.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订了(关于意大利加人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议定 书》,标志着 正式形成。 4.二战初期,英、法以为 牢不可破,于是消极防守,出现了“西线无战事”的 奇怪景象。 ‘5.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主要采取突然进攻、快速推进的作战方法,被称为“ 6.1940年,英法联军从法国港口城市 撤退回英国,保存了反法…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1 3页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在美俄‘调停’的掩护下 ,英法联军做好战争准备 ,而后发动突然袭击 ,夺取大沽炮台。接着 ,他们占领天津”。而就当时情况而言 ,天津除租界地外其他地区并未被占领英法联军并未全占天津$云南省宣武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和英法联军在通州谈判。咸丰帝在谈判中"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其根本原因就是他麻木不仁,依旧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昧于国际形势,更无国际法观念。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政府被迫释放巴夏礼等人,联军焚毁圆明园以示报复。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伯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5730个盛有氯液的钢瓶,选择稳定的朝向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180吨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绿色烟雾腾起,并以每秒二至三米的速度向对方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达25公里处,致使英法联军5000多人丧命。防线一带的禽兽也大都中毒。可是人们发  相似文献   

19.
无人坦克     
我是一个军事迷,一看到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武器,就从心里产生一股激情,恨不得自己也能设计出高性能的武器。通过观察和思考,我注意到“无人化”是未来战争的一种趋势。于是,我设计了一种无人坦克,见图1。这种坦克既能在陆地上前进也能在水中行驶,还能像潜水艇那样在水中沉浮。这种坦克的中央处理器由遥控系统、识别系统、定位系统和自动处理系统组成。坦克炮塔前部安装的一对防弹高清晰摄像头,是这种无人坦克的关键设备。它能扫描图像,还能传输图像到中央处理器。军事卫星可接收这些信息,并发给地面总部,地面总部再进行分析,作出决定,发出指令…  相似文献   

20.
在师生共同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疑问: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条款之一“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