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挫折感。  相似文献   

2.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一、产生挫折的原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未达到预…  相似文献   

3.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  相似文献   

4.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的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学生当中不乏因一次考试失利,受一次批评,便让他们产生一种无法克制的焦躁烦闷,而从此一蹶不振;更有甚者他们会选择一种过激的方式,来逃避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的挫折.……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背景 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1]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因此,挫折是人一生的伴侣,认识挫折、适应挫折、学会理性地面对挫折和积极地解决挫折,是每个人终生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确.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当人们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遭遇种种干扰和障碍,致使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使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综观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或称挫折感。挫折对个人构成情绪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体验。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对象、情境;二是指挫折感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9.
王文静 《教学研究》2004,(6):536-539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或称挫折感.挫折对个人构成情绪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体验.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对象、情境;二是指挫折感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0.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的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学生当中不乏因一次考试失利,受一次批评,便让他们产生一种无法克制的焦躁烦闷.而从此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1.
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如哭闹、摔扔玩具物品、攻击他人、自虐等;另一方面,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儿童挫折教育则是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指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状态的心理特征。对中学生来说,心理挫折如果解决的好,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促其成长;反之,就会妨碍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不健康心理。未来社会具有快节奏、激烈竞争与不断变革的特点,要求未来社会成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挫折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保护自己,在顺境中发掘潜能,完美自我。产生心理挫折的主要原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由于各种无法克服的自然环境的限制而导致个…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华 《现代语文》2006,(6):106-107
现代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人们在有意识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外部原因即人为或非人为的环境因素,内部原因即个人生理、心理因素。人们遭受挫折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常见的有焦虑、攻击、冷漠、退化、幻想、固着,甚至自杀。焦虑是挫折后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愧疚感带来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复杂的情感,适度的焦虑对提高效率、发挥潜能有积极作用,而过度的焦虑则是有害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焦虑症。攻击是为了发泄愤怒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引言]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而又无法克服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任何使痛苦或不愉快得不到排除的因素都可称为挫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要  相似文献   

15.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和体验。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择业挫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择业时由于知识缺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物资缺乏而产生缺乏挫折;另一种是由于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而产生的阻碍挫折,这种阻碍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能是观念性、社会性的。  相似文献   

16.
<正>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而体育课能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因为体育运动就是有意识地、人为地设置"困难",让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克服心理和身体上的困难,锻炼自我,在一次一次成功的过程中取得战胜挫折的愉悦。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挫折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1.攻击现象。攻击他人是遇到挫折的一种直接的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情绪,这就是挫折。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会退缩不前,有人却能轻松面对,想法克服。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现在大多数孩子不能吃苦,受不了一点委屈。遇到一点小事就会产生过激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正如巴尔说的:“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能面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的。”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相似文献   

18.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炼,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磨难教育。在挫折中得到磨炼,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挫折无可避免。素质教育中不能没有挫折教育,因为个体只有在不断经历挫折、不断反省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懂得“不幸是一种最好的大学”和“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的深刻内涵,对他们健康成长、获得成功、实现自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那么,挫折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20.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内外障碍或干扰,使个体的动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