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名词处于谓语地位,并与它后边的代词连用,形成动宾关系,如①驴不胜其怒,蹄之。(《黔之驴》)“蹄”,名词作动词,相当于“用蹄踢”,“蹄之”可译为“用蹄子踢它”。②见白书,乃钻火烛之。(《孙膑》),名词“烛”用作动词,相当于“用火烛照它”。说明:代词“之”一般是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前面的名词作为动词。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的形而上学一科学史上,“逻各斯”(logos)一词的原初意义本只是言、说(“它是”)。“它(是)”隔开了主、客;主体于客体之思、言、问即始于此。作为理性之源,“思‘它是’”不断展开、实现着自身:“它”(首先)是——它自身,可“它”又不(止)是它——“它”(还)是——(别的)什么,这样就流溢、生成了理性整个的原则系统。“它是”之思本身虽无从可证,但却是人理性的宿命、无可脱逃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之”字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很多。下面是笔者分辨“之”字用作代词的一点体会、见解,仅供大家参考。1、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处是指代人、事、物,作宾语,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等。例如:①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他,代人(扁鹊)。②得鱼腹中书,固以之怪矣。(《陈涉世家》)——它(这事),代事(得鱼腹中书)。“之”字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并作宾语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一,由于此时的代词“之”字在句中常作宾语,所以辨识起来比较容易。它大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形成动宾(动+之)或介…  相似文献   

5.
句秀、骨秀、神秀之我见——温、韦、李三家词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安云:“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一 何谓“句秀”?很多人都看到它,“工于造语,极为绮靡”,看到了它“往往以非常繁缛的辞藻体现极为微小的意思”,看到它“是御前供奉,不能不刻意为之,故铺陈辞藻,富丽精工,雕镌声色”。 其实,在飞卿那些“神光离合,乍阳乍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深富美学韵味的,它崇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阳刚之美。它是生命力奔涌向前、坚不可摧的力量,它是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斗志,它洋溢着人格的伟大力量。《周易》的“阳刚之美”不是僵固的,它更是一种“革新”之美,变通之美。  相似文献   

7.
现代研究者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失意文人之作。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在发展中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因此,历代诗歌理论研究者都在艺术上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刘勰称它是“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赞它“惊心动魄”,“几乎一字千金”(《诗品》),张戒《岁寒堂诗话》甚至说它“视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的几种同形异构的“之于”结构中,本文只讨论从《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语段中抽象出来的那种“之于”结构。100多年前,《马氏文通》开始系统研究它。作者马建忠认为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格式化为“主语+之+动宾短语”,并暗示它主要作主语,其次作宾语。至其结构类型,马氏认为:不加“之”字,它是表对待的主谓短语(其中,“于”+后续成分是谓语+宾语);加“之”以后,则转型为定中短语。马说绝大部分可从。参照马说,我们发现:王力先生等学者的“之于”结构研究进步与倒退并存。进步是:楚永安(1986)和许仰民(2001)完成了对其构素、构序的研究,楚永安(1986)还揭示了它的所有外部功能。倒退是:王力先生等许多学者都以其中的“于”字为介词,并说该结构无“之”时是主谓短语(或是其他异名,但实质一样),加“之”以后仍是主谓短语或转型为定中短语。此说之可商,在于“名词+之+介宾短语”不具备构成短语的基本条件。至于康瑞琮肢解“之于”结构,以由“于”字参与组成的“介宾短语”为全句状语,则是在马说基础上的全面倒退。  相似文献   

9.
一、兼词古汉语中的兼词,常用的有“诸”、“焉”、“曷”、“盍”等。这些词可分为两类。1、合音兼词“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助词“乎”)相结合的兼词。它不但在意思上是“之”同“于”或“之”同“乎”的相加,而且在读音上  相似文献   

10.
门的联想     
门,门是什么?以它的构型观之,它是上有“梁”、侧有“壁”、中间镂空的物质。因此一般来说,它不会独立存在,而总是依附在其它物体上。从它的实际意义上窥之,事实也的确如此,有容身之所就有门。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族,到刑戮相加的封建王朝,由水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一词多义,实质上也是一调多类。因此,在教授多义同时,不仅要讲清它有哪几种意义,而且要讲清它在表现为某种意义时的词性,即语法功能,并进而归纳出一套判定的“公式”,使知识落到实处。这里,试以“之”字为例来说明这种方法。且、“之”当“他、她、它(包括复数)”讲时,是代词。代词的特点是一般不受修饰。“之”作代词时,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在句中主要作宾语(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一般不作主语、定语(这与现代汉语不同)。常见格式有:①“动十之”(“谓一宾”结构)如:桓侯故使人…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心”是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阐述“艺术的心”含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它的三个基本特征——绝缘、同情、慈悲,指出“艺术的心”是审美之心、道德之心、宗教之心三者的融合,然后梳理了“艺术的心”的理论渊源,并将其放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总体背景中探讨它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干将莫邪》“当于汤镬煮之”一句中的“当”,常见的学习资料均认为它是“应该”的意思。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新版初中课本文言文译释》将“当于汤镬煮之”翻译成“应该在开水锅中烧煮它”;南京出版社《初中古文注译解说》把该句理解为“应该在开水锅中煮它”。笔者觉得此“当”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应该”,而是“判决”的  相似文献   

14.
《国语》虽然也是一部“衣被词人非一代”①的不朽之作,但它的遭遇要远比“楚辞”不幸得多。“楚辞”自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立足于文坛以来,学习、模仿、研究者不绝如缕;而《国语》则“门前冷落车马稀”。虽然也曾出现过“近代之《国语》”,然终未成蔚然之势,早在汉代,遂“《国语》之风替矣。”②《国语》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人们却对它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研究甚少,甚而至于连它的作者为谁都确定不下来。虽然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从语言功能和语言发展的角度,分析近指代词“之”、“者”、“这”的语言变化。上古近指代词“之”在文言文中逐渐消失,而它在口语中仍然存在并发展着。由于“之”、“者”、“这”的语言功能的不断扩大,在口语中最终完全代替了近指代词:“是”,“此”、“斯”。  相似文献   

16.
儒家“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即“忠恕”之道,它的思想真谛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不欲,勿施与人”。这一践行之道不仅可以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以从中引申出来,它是人类的普世伦理,是全球的底线伦理,是全球伦理的重要精神资源,是天下和平、四海无波的根本。若要走向世界和平,就需要在各个国家内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忠恕”之道,只有这样世界才能赢得真正而持久的和平。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汉语中“之”是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一,“之”字的用法很多,在文言文,它常见的词性有代词、助词、动词。“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同时“之”的用法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且中考常考的知识点。本文对部编版初中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之”进行梳理归纳,从汉语语法的角度对“之”的用法进行分析发现“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有:一、代词,常常代指人或物;二、助词,常见的是充当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三、动词。  相似文献   

18.
论声训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训”相对于“形训”和“义训”而言。其主要原理是“声义同源”。它是中国古代训诂家对汉语声义同源规律的一种素朴的,直接的体认和解释。并非一切以音同、音近之字相释的训诂形式都是“声训”。因为取音同、音近之字相释只是“声训”的外在形式,在非“声训”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声训”的本质属性。“声训”的性质、旨趣是以音同、音近之字来揭示语词在其命名之初的“所以然之意”,即命名立意之义。这一点,才是“声训”与“形训”、“义训”之不同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如何全面而准确地评价清代学术,历来各家说法多不一致。本文认为,清代初期,思想学术的主流是复兴的程朱理学,这种复兴的程朱理学被称为“清初朱子学”,清初朱子学在理论的致思方向、学术的侧重面、思想的方法等都与传统理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它是理学在清初的新生形态。它从朱子的格致之学中引出“经世致用”之学,从阳明的“良知”之学中引出“实践”(切实践履)之学,再把二者有机融合.构筑一种“事理”之学即经世理学。它在清初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促进民族的融合、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冯友兰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生活方法新论为副标题的《新世训》何以为“训”来展开论述,其一它是“接着讲”而并非“照着讲”;其二它是“周全之道”而并非“偏至之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