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2.
1999年以来,话题作文以其内客和文体的开放性,以及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等优势一直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成为高考作文命题变革的重要突破口。这是一场全新的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变革,它彻底结束了应试作文训练模式化、立意单纯化、表达简单化的历史,使高考作文命题步入充满人文情怀、发展人性和创造性的良性轨道。这种作文命题方式今后还将继续存在,而且还会不断优化、成熟、科学。最近,国家考试中心透露:2002年高考作文还将采取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这一高考作文命题  相似文献   

3.
从恢复高考到2005年,高考作文经历了“三部曲”: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开始几年,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近几年来,在我国普通高考的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显著的趋向。例如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皆为话题作文。诚然,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展的一种必然,它克服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弊端,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与写作理念。正因为这种灵活性,话题作文使高考作文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写作风貌也有了极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4.
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权重比较大,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影响也比较大。回顾往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对于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推进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把握今后高考作文命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回顾历年高考卷作文的发展变化,从五个层面来预测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并为广大考生提出相关建议。一、材料话题命题,命题形式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5.
芮瑞 《学语文》2005,(4):6-27,21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唯一的命题形式,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回顾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命题者的“开放”初衷是非常明显的。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的主角是限定文题、文体的全命题作文和注重审题立意、讲究“引、议、联、结”的“供料作文”,它们因为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诸多限制。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话题作文以其对种种限制的突破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也丰富了作文命题的形式。人们认为,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开放”。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题作文开始大规模登陆高考。这种命题形式凭借其“三自(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角度)”方针的灵活多变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作文的优越性即使在2004年以来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从而打破国家命题一统天下的格局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而是更加完善与成熟。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大量涌现的话题作文.让我们目睹了话题作文趋向成熟的盛宴。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品尝高考话题作文所彰显出来的思辨、人文、审美等关键词的同时.也欣慰地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内在潜伏的生命化取向。诚然,这种取向只是“潜伏”。却已然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命题在经历了八年话题作文的苦心经营之后,在2006年开始转战到新材料作文这片沃土上。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因为它打碎了学生“不用审题也差不多”的侥幸心理,也基本上断掉了想靠猜题、套作、宿构和抄袭拿高分者的后路;所以这种作文命题形式近两年来在全国卷和部分省市卷中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成为高考作文的新趋向。在这种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不仔细审题立意,一不小心就会偏题、离题,于是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再次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话题作文”的出现,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之必然。20多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以考查议论文体为主,对考生的束缚较大,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和才华的展示。“话题作文”给每个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张扬个性、一展才华创设了自由飞翔的空间,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二、“话题作文”之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固定下来,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答:高考作文命题的生命线,在于…  相似文献   

9.
1.教学概述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高考作文已连续4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这样,“话题作文”就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热门“话题”。本来,各种“写作”教材、“写作”辞典中,均没有“话题作文”一说。2000年7月,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领导小组的专家们,觉得已经连续两年考这种形式的作文,明显地不同于过去常考的“给材料作文”,却苦于没有一个“名称”,于是几个人一商量,认为叫“话题作文”为好,总共4个字,读起来方便,叫起来  相似文献   

10.
受高考作文连续三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的影响,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材料作文比较少见,话题作文有取而代之之势。不少考生对这种命题形式还比  相似文献   

11.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江苏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江苏高考已经走过十年历程,高考作文始终以70分的高分,占据高考“第一题”的位置,令诸多师生家长关注。江苏高考作文经历了由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的转变。今后,江苏高考作文将何去何从,有必要对过去十年的作文试题进行回顾,以期把握高考命题者的思路和方向,探寻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呈现从传统话题形式向多样化形式转变的趋势,高考作文命题在坚持开放性的大前提下,寻求“开放”与“限制”的最佳交叉点,既给考生以充分的写作空间,又设定一个合理的规定维度。在后话题作文时代,兼顾“限制”与“开放”的新命题形式,亟需我们的关注和  相似文献   

14.
近三年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文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  相似文献   

15.
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中,全国卷(共三套)、湖北卷、山东卷采用了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即只给出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不给话题或者命题,由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学生作文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题意(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的把握,我们称这种命题形式为"题意作文"。不难看出,这种命题形式融合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点,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作文的综合水平。作为一种新的、正在发展的作文命题形式,务必引起师生高度重视。——编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出炉,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渐露苗头,并初步得到认可,即给定材料但不限文体,我们暂且称之为“后话题作文”。其实这种形式早在去年地方卷高考作文中已经出现,如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湖北卷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便是这种形式的雏形,而今年以全国卷(Ⅰ“)学鹰的乌鸦”为代表的几套试题巩固并强化了这种形式。下面以全国卷“学鹰的乌鸦”为例谈谈这种作文的特点。(一)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后期较为盛行的一种命题方式,像1984年的掘井漫画,1990年“玫瑰的花与刺”,1995年“鸟…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出炉,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渐露苗头,并初步得到认可,即给定材料但不限文体,我们暂且称之为“后话题作文”。其实这种形式早在去年地方卷高考作文中已经出现,如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湖北卷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便是这种形式的雏形,而今年以全国卷(I)“乌鸦学飞”为代表的几套试题巩固并强化了这种形式。下面以全国卷“乌鸦学飞”为例谈谈这种作文的特点。(一)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后期较为盛行的一种命题方式,像1984年的掘井漫画,1990年“玫瑰的花与刺”,1995年“鸟的评…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是一种新的高考作文测试形式,从1998年开创,呈现雏形,到1999年、2000年形成基本样式,再到2001年实行“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逐渐走向成熟。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实行的“三自”原则,是话题作文的灵魂和精髓。实行“三自”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命题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为了拉开考生的档次,体现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命题又应当具备必要的限制。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开放性与限制性是对立统一的。只强调限制性而忽视开放性,就会否定和损害近年来高考作文改革的积…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至今已有五六年的历史了。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但总体上看,话题作文是被肯定的,是受欢迎的,是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改革作了贡献的。在“应试”的大背景下,话题作文的价值被放大,甚至膨胀到基础教育的整个空间。在高考的带动下,中考紧随其后,话题作文铺天盖地而来;可怜的小学生们,也在练习写话题作文了。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江苏高考卷作文题为“人与路”,这是一道关系型文题,没有限定文体。材料用语的前两句话提示了作文立意的主要指向,最后一句“还有人说……”又为其他立意选择预留了空间。这种命题形式应该属于材料型命题作文。这种形式的命题在上海卷已多次出现过。如此命题,既有文题的制约性,又有内容选择与立意提炼的灵活性。这种“约”与“活”相结合的特点,显示出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富含深意的导向性。一、立意的提示蕴含鲜明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人”与“路”的关系之密切毋庸置疑,甚至人们还会因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这便对构思立意的深入开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