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小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阶级。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党非常重视小资产阶级,对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提出和制定了许多关于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共在大革命时期对小资产阶级所形成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理论渊源、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左派著名领袖邓演达先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小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家。他在大革命时期以及嗣后的几年里,突出的贡献就是在于重视农运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并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观点和主张。他的农民问题与策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认识偏差主要集中在两大问题上:一是将中国的农民问题混淆为小资产阶级问题;二是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区分为反帝的民族革命和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指土地革命)前后相继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加深和对中国实际情况的逐步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所起的作用,从而在中国的农村中发起了领导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组织了农民协会。文章主要论述了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的性质以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一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大革命时期,他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兼农民部长,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等职。他是当时国民党内旗帜鲜明,始终如一支持农民革命斗争的人。在这期间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发表大量文章、讲话和演说,对农民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激进的小资产阶级农民革命理论。(一)“中国的国民革命,可以说是农民革命。”邓演达对中国社会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受封建势力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芽时期 ,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党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问题上的认识过程进行考察 ,并探讨这一“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描写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的一条基本线索,也是丁玲小说的一条基本线索,鲁迅塑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几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丁玲则塑造了大革命失败后直到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若把鲁迅和丁玲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相连在一块,就可以看到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挣扎、探索和成长的完整历史,也显现出中国革命坎坷曲折的艰难之路的总貌.拙文仅拟对丁玲笔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系列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重要成长发展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得到发展,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壮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大革命的大舞台为党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大革命时期党的成长为中国革命继续发展创造了重要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将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的结果定论为失败了,我认为,国民大革命是成功的,只是革命成果被国民党右派独占,工农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理由是:第一,革命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大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该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封建军阀)和人民大众(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矛盾。所以,当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中国。通过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特别是北伐战争已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孙中山力谋的国家统…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大革命时期的领导权,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说明白的问题。我认为,要全面地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就应当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一)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与整个时代的关系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应以这一时期所处的时代特征为依据。长期以来,多数坚持大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观点,但对当时所处的时代强调不够;少数认为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观点,则根本脱离了这个时代。中国大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曾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认识到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并且力图在实践中贯彻,但是,由于其指导思想的错误,使已经获得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付诸东流,结果导致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在法国近代文学史上,拉摩的侄儿和于连是两个比较奇特的形象,很难令人把他们联系起来去看待。然而,由于法国大革命及其影响的媒介作用,便使得这两个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形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我们称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为法国大革命前后小资产阶级的“父”与“子”。因此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研究他们之间的这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邓演达是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或“小资产阶级的代表”,本文则认为大革命失败后的邓演达已经变为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分者”。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至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是我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期间有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有吹响新民主主义革命号角的“五四”运动,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工人大罢工,有一九二七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并且在这历史剧烈变动过程中,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15.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处罚了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全体委员,但唯有谭平山受罚最重,被开除党籍。究其原因,这与谭平山在大革命后期执行陈独秀的某些错误决策,表现出革命意志薄弱,在南昌起义中与当时党内强调的暴力革命政策相左有关。谭平山对中国当时现状没有形成成熟的认识,以后甚至倒退到了小资产阶级阵营。在左倾盲动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环境中,他的行为难免受到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责,同时共产国际为开脱自己指导中国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开除其党籍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1924年2月16日创作的《在酒楼上》发表在1924年5月10日上海《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上。这篇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大革命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低谷时期,中国社会反动封建势力的猩獗,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消沉、颓唐和自我毁灭,启迪人们...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宁汉对峙局面给汪精卫提供了左右逢缘、钻营利用的机会,汪精卫也因此成为打破平衡并影响时局的砝码,这构成了罗易对基信任的基础,也是罗易泄密事件发生的客观环境。罗易本人对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认识,奠定了他向汪粗卫妥协退让的思想基础;罗易与鲍罗廷、唐生智等人间的矛盾又催化了他走向对汪消极让步的极端,以至于最终做出把紧急指示向汪精卫泄密的非理智选择,从而给汪精卫提供了公开反共的口实。  相似文献   

19.
叶紫作为大革命的特殊参与者,对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是深刻的.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小说<星>中,他真实再现了大革命的深入人心和各种教训,为后世认识和研究大革命留下了珍贵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0.
董必武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之一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法学家,曾长期从事我党统一战线的领导工作,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党建立和完善统一战线的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革命时期是董必武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奠基时期,现阶段系统梳理大革命时期董必武统一战线思想,为弘扬董必武的个人价值以及当前统战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构建"大统战"格局等方面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