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论1“四化”策略是速解复数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指: (1)估算化,近年的复数客观题,常可“以位置或部分估复数法”解决. (2)代数化,指以复数的代数形式切入,通过转化(为实数)来解决. (3)三角化,指以复数的三角形式切入,通过转化(为三角)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一堂习题课     
一次代数复习课,有个学生提出:“已知复平面内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分别表示复数1,2+i,求与第三个顶点对应的复数(见高级中学课本《代数》甲种本第二册p239.18题)是否有公式可直接计算呢?”这出其不意的问题使我由惊到喜。吃惊的是学生提出了书本上少见的,我从未想过的问题,怎么办?欣喜的是看到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我估计到这个问题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比我原计划的内容更有价值。于是,果断决择,围绕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探索题目]:已知复平面内一个等边三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跟随教研室领导到某中学调研,听了一节语文复习课,激发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复习的是初二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单元)。执教老师把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板块,即复习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做阅读练习题。课后座谈时,这位老师问我几个问题:语文复习课应该怎样上?现在的中考阅读是教什么却不考什么,即不考所教的课本内容。那么语文老师应该怎么教?还有必要教课本吗?在工作中有很多语文老师对这些问题都很困惑。据我分析,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怎样通过学习课内文章来指导帮助学生阅读、写作课外同类体裁的文章。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现在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新增加的“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作为选学内容。将它安排在本书的开头,是为了与相关内容“复数”(高中《代数》第二册最末一章)衔接得更为紧密。第二章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第三章是“概率”。原高中数学第三册中的选学内容“数的进位制和逻辑代数简介”,这次暂未列入本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复数有三种不同的表达形式:代数形式、三角形式和几何形式,因而通过对复数一章的教学,可以将三角、几何与复数这三部分内容溶为一体,起到“以点带面”、“一石三鸟”的功效. 一、复数与三角 1.利用三角形式解决复数问题例1 设复数z=cosθ-sinθ+2~(1/2)+i(cosθ+sinθ),若θ∈  相似文献   

6.
31 “复数”“虚数”这两个名词的来历是怎样的 ?答 :“复数”“虚数”这两个名词 ,都是人们在解方程时引入的 .为了用公式求一元二次、三次方程的根 ,就会遇到求负数的平方根的问题 .1 54 5年 ,意大利数学家卡丹诺 (GirolamoCardano,1 50 1年~ 1 576年 )在《  相似文献   

7.
凡教科书,前(或后)面一律都有“目录”。编辑者为什么要编“目录”?“目录”包含哪些内容?应该怎样使用?这几个问题过去很少有人注意指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成了被教学遗忘的“角落”。现代教学需要整体着眼,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去组织教学过程,需要确定的目标进行导向。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使用课本中的“目录”。有利于解决这三个需要。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课本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代数课本及复习资料上,都有一类“稀释”应用题。例如,一个容器盛满纯药液63升,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纯药液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多的药液,再用水加满。这时,容器内剩下的纯药液是28升。问每次倒出液体多少升(初中代数课本第三册150页)?学生对解答这类应用题,往往感到困难,难以把握其中的数量变化。有的同学说:“倒进倒出,把我们的头都倒昏了。”那么应该怎样分析呢?分析这类应用题是否有基本方法可循呢?下面谈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引言按照现行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56年版)的规定,初中代数在学习了“整式”之后,紧接着学习“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之后再学习“分式”。大纲在“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这一项目里,提出了以下的内容:提取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应用公式分解法。现行中学代数课本(余元庆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也是按照大纲的规定安排的。虽然教材的内容并不多,要求也不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都感到这一项目的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课本中虽然仅仅介绍了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某些方法,但是对这些方法,学生不容易掌握,不容易获得应有的技巧。怎样克服这一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另外,对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以及安排的顺序,教师们也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些同志,主张把应用公式分解法提前到分组分解法前边学习;有些  相似文献   

10.
高中三年线代数课程中的“高次方程”这个单元,现行的中学课本(前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编译的高级中学课本代数)中的教材内容和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打草案)中规定必须教的教材出入很大。在教学的对侯,对于这个单元的教材很难处理。现在把笔者个人的意见,提出来供教师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取材于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二册,5.6节“复数的三角形式”,第212页至第215页。课前予先要求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三角诱导公式和回忆反正弦函数和反余弦函数的主值范围,一堂课按下面四个内容顺序进行,逐一展开,一气呵成。 1.带着下列问题看书自学(20分钟) (1)什么叫做复数a+bi的模和辐角?(2)什么叫做辐角的主值  相似文献   

12.
复数的几何意义是高中数学中数形结合的典型素材.如何操作?首先,应从根本上去认识复数几何意义的来源.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1)复数的向量表示和代数表示的结合为几何意义提供了基本条件;(2)向量的合成法则使向量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具体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3)三角表示使得数形的结合更具体化.笔者认为要掌握复数的几何意义,这三个出发点应该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爱情教科书     
你知道吗?从今年9月1日起,上海50多所中学的初三学生领到了一本全新的语文教材,课本的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爱情如歌”,其中收录的3篇文章、4首诗歌全都围绕着爱情这一青春期的敏感话题展开。你认为如何?顺德大墩中学的同学反响很热烈,他们说:“真希望我也能够读到这本爱情教科书!”——戴江丰“我觉得语文课本应该有歌颂爱情的文章!”——廖小杰“爱情是美好的,早恋是不太好的。”——何丽“爱情上了课本?那上课不就成了谈情说爱?”——郭为民“不知道广东书店有没有这本上海的教材卖?”——郑华“这样的课本带回家,就怕妈妈不让我看!”——…  相似文献   

14.
Unit Five (第五单元) 一、情景。 A:说明。本单元的话题相对比较简单,是用英语表达一些日常见到的事物。刚学英语,同学们是否有好奇心,试问 身边的事物用英语如何表达呢?比如说课本、钢笔、房子、汽车,等等。如果你不知道,应该怎样询问呢?或是别人问你,你应该怎么说呢?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也是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复数开方运算符号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等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复数开方运算,迄今尚无一个统一的、简便的运算符号。为了表述复数开方运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沿用实数开方运算符号“n”;一是用普通语言代替复数开方运算符号(现行高中代数课本即是采用这个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均不理想,前者易与实数开方运算混淆,导至矛盾的结果;而后者则显得很累赘,失去数学应有的特色。本文提出一种简便的复数开方运算符号,和大家交流讨论,以利于复数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课本苏教版选修1—2第三章和选修2—2第三章分别介绍了复数有关知识,能力要求基本相同,即理解复数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了解复数代数表示及其几何意义;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要学好本章总体难度不大,若能注意到以下几点更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代数二册复习参考题五(A组)第237页第8题:“要把两个复数a(cosα+isinα)、b(cosβ+isinβ)的和写成复数r(cosθ+isinθ),应该怎样用a、b、α、β来表示r、θ?”由于学生反三角函数主值概念淡薄的缘故,因而用a、b、α、β表θ时,常发生错误。现对用反正切表θ的两种错误加以剖析、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科学化”这一口号的提出,又是几年了。进展怎样呢?应当说,有进展,但还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让我们先从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议论文的“思考和练习”作点探讨吧。 一至十册中学语文课本中,共有议论文五千余篇,课后的“思考和练习”所涉及的写作知识,大体是这样(有的课文,干脆不提写作知识):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单元教学的“序”?怎样调控组序?如何循序施教?这是单元教学中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中从单元整体性出发,紧紧抓住单元中各篇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各知识点的制约关系,着眼优化组合,有机调控课次,依次施教,这就是单元教学的“序”。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每一单元中的各篇教材(包括知识短文和作文训练),其排列顺序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体现了认知的一般规律,反映着教材编者的意图,教者循此序而教,理所当然。但也忌绝对化,忌每个单元都循例而教,殊不知事物(学生、教师、环境)是千差万别的,是发展变化的,教学的套路是不断改革创新的。对于某一单元而言,由于具体教情、学情的不同,受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制约,教学顺序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20.
复数问题在中学数学中,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与代数、三角、几何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考数学试题中,对复数内容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把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列为重要考查内容.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应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把复数问题中所蕴含的几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予以充分揭示.一、化归思想.化归思想在复数问题中应用非常广泛.复数模的性质及复数相等的定义,提供了复数问题与实数问题实行双向化归的可能;而利用复数的三角式又可以把复数中的许多求值问题化归为三角问题来解决,反之亦然.例1.解方程 z |(?)|=2 i,(高中代数(下)P222题14①)解:令z=a bi(a,b∈R)则 a (a~2 b~2)~(1/2) bi=2 i∴a (a~2 b~2)~(1/2)=2 (1)b=1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