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体育和西方竞技体育孕育于东西方两种不同审美体系,由于地域、文化及审美情趣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风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仅是全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体育全球化时代中西方体育美学思想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收集整理了中西方体育美学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龚群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6):128-130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关系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育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飚 《今日科苑》2006,(9):110-110
通过对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预测,诠释中国学校体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揭示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是终身体育教育,创新体育,素质体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随改革深入,培养具有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国内国外有关学校体育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全祖馨 《内江科技》2011,32(7):45+80-45,80
从体育史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了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对中国学校体育及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由此得出:西方体育的传入丰富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革新,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建立、体育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体育竞赛的规范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浩 《科教文汇》2007,(12X):145-145,15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体育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路径包括:倡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确立“健、美、乐、达”的学校体育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极其评价体系,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强化理论学习与宣传,加大体育场地和器材投入,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进而积极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自觉积极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6.
胡海旭  顾海勇 《科教文汇》2010,(3):145-145,15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湖北省体育院系民间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阐析了湖北省民间体育失落的原因,提出了民间体育入选湖北省体育院系教材的对策。这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有重要意义,对重构湖北省体育院系的课程结构及其他省体育院系的课程改革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亮  宋艳 《科教文汇》2007,(11X):172-172
本文介绍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嬗变,并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结构功能的角度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阐明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和共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最后,文章指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对我国现代体育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意义,表明了我国体育将要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逐渐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并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湖北省体育院系民间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阐析了湖北省民间体育失落的原因,提出了民间体育入选湖北省体育院系教材的对策。这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有重要意义,对重构湖北省体育院系的课程结构及其他省体育院系的课程改革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进入近代,中国封建文化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严重挑战。这个封建体育文化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逐步发生演变,经过对抗、冲突,最终发展到接受、承认、吸收、融合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10.
陈杨  闫钊 《科教文汇》2007,(12Z):185-185
在全球化这一复杂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冲突日渐突显,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体育文化形态在中国不断交流碰撞的现实,对两种不同体育文化形态之间的矛盾差异与冲突作出一种理性的分析,探寻两者的整合机制,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嬗变,并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结构功能的角度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阐明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和共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最后,文章指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对我国现代体育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意义,表明了我国体育将要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逐渐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并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这一复杂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冲突日渐突显,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体育文化形态在中国不断交流碰撞的现实,对两种不同体育文化形态之间的矛盾差异与冲突作出一种理性的分析,探寻两者的整合机制,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徐立阳 《科教文汇》2012,(36):142-142,147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观念.本文以大连市高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指出了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策略,希望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这一复杂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冲突日渐突显,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体育文化形态在中国不断交流碰撞的现实,对两种不同体育文化形态之间的矛盾差异与冲突作出一种理性的分析,探寻两者的整合机制,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王庆斌 《科教文汇》2010,(3):138-138,141
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是相互融合的,在体育教学之中要强调美育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美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美育和体育的关系。在体育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且详细说明了美育对体育教育的积极意义。最后通过论证得出了一些关于更好在体育教育中实行美育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体育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路径包括:倡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确立"健、美、乐、达"的学校体育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极其评价体系,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强化理论学习与宣传,加大体育场地和器材投入,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进而积极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自觉积极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17.
崔莹 《科技风》2013,(23):188-188
近代体育的阶段发展,依附着许多的原因,各个国家体制也各有不同,通过对不同国家体制的研究而引发出来关于我们学校体育的一些思考,谈了一下笔者的一些想法,目的是以体带智,体智共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郑道凡 《科教文汇》2012,(12):154-155
中职阶段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的良好时期。中职体育教育要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观,这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适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具体从加强教育、培养兴趣、完善设施提供到举办竞赛调动积极性等方面论述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是相互融合的,在体育教学之中要强调美育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美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美育和体育的关系。在体育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且详细说明了美育对体育教育的积极意义。最后通过论证得出了一些关于更好在体育教育中实行美育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世宏 《科教文汇》2014,(31):158-160
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三个方面对先秦体育风尚的发展特色进行分析,即尚武从军之风的浓厚;健身娱乐之风的滥觞;教化知礼之风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