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高校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终身体育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校需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突破,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及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调整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浩智  陈芹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420-420,F003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出现在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相似文献   

4.
高校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施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原则及方法,旨在建立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线,根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瑜伽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在分析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理清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而提出瑜伽教学模式的构架要素,加以分析,并针对瑜伽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新模式的建构要点,使高校瑜伽教学模式更科学规范化,为高校瑜伽教学提供理论性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隋鹏翔 《体育世界》2011,(12):85-86
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适合高校体育改革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为高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通过研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探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广友 《精武》2012,(15):5-6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走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带蛤人们的是一个争分夺秒的快节奏生活,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适当的缓解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因此人们应当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一个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缗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当从高校做起,然后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改革体育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模式使提高体育教学的保证。本文在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全民健身与高校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之间的关系的详细阐述,论证了高校终身体育对全民健身的重大意义,并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就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日、泰三国高校体育即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域外体育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优点,以及我国传统体育中存在阻碍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弊端,找出影响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主要因素,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周英华  冯灿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7-118,121
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以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应用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体育能力,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对贯彻新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有着现实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展开分析,并以长沙学院为案例,提出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线上线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创想与实施,分析其不足,提出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