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0.大手合与吴清源昭和2年(1927年),日本棋院开始举办"大手合"——升段大赛。在当年所有棋士的眼中,这是升段的惟一机会,因而也是大显身手的最高竞技舞台。这个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天才围棋少年——吴清源。昭和3年,吴清源东渡日本,拜在濑越宪作门下。在"段位认  相似文献   

2.
东海行之     
李喆 《围棋天地》2014,(17):82-82
偶然之外,总有必然。日本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诚意,的确令人折服。大仓喜七郎每月资助吴清源二百日元的生活费。无偿给付两年(第三年每月仍然资助一百日元),这一金额是当时日本毕业大学生月工资的五倍。而当犬养毅问到来访的濑越宪作:“如果北京的天才少年来了日本.将来成为了名人怎么办?”濑越慷慨答道:“这正是我的夙愿。为了围棋的进步。也为了促进日中和睦.我愿意如此。”  相似文献   

3.
竞新斗妍     
李喆 《围棋天地》2014,(21):92-92
1930年、昊清源正式参加日本棋院的大手合比赛。春季7胜1负,秋季八连胜,直升四段。1931至1932年,又以累计29胜3负的成绩升为五段。吴清源认为这段时期是自己在围棋上最为用功的岁月,沿着赴日前对执黑不败的秀策棋谱的修习,此时的他又开始了对秀荣白棋的研究。随着段位的升高,根据日本棋界的等级规定,吴清源执白的次数也增多起来。在不贴目时代里,黑棋的先行之利未被剥夺,执黑一方的胜率是十分可观的。吴清源在低段时执黑擅长以著名的“秀策流”三小目开局,成效甚佳。但当他执白的时候,与众多高段棋手一样陷入了棋势难以展开的瓶颈。巧合的是,此时的木谷实也是五段,同样为此而苦恼。  相似文献   

4.
我叫邓德庆,是大连百年南山拳坊、功力门武术非遗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12月,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中国武术段位高段位七段考试,以辽宁省总分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顺利晋升中国武术七段,是2017年大连市唯一一位通过武术国考取得七段的武术拳师。  相似文献   

5.
段位之惑     
若水 《围棋天地》2008,(15):51-51
7月11日至25日,中国围棋界的传统赛事全国段位赛在杭州举行。在今年升段组中共有153位职业棋手参赛,五段以上的高段棋手仅有19人,八段棋手集体缺席,七段棋手3位,黄奕中六段在第一轮战胜方捷七段升段后,七段棋手也不过4人。段位赛六轮过后,四位七段及五位六段纷纷因故退出,2008年段位赛从第七轮开始,六段棋手仅余一位张学斌,这无疑是历届段位赛上罕见的一幕。虽说本届段位赛与农心杯选拔赛日程冲突,影响了一部分棋手的参赛,但高段棋手稀缺至此,仍然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没有不知道吴清源的。在围棋界,没有不敬服吴清源的。吴清源,中国人,少有才名,精于棋道。14岁东渡日本,与日本少年棋手争雄,胜多负少,其执黑第一手落子天元的着法至今无人可以效仿。23岁,击败木谷实成为日本棋界第一人。其后二十年横扫日本棋坛,未逢敌手,在多次十番、二十番棋的棋士级别胜升负降的殊死决斗中尽折日本超一流棋手,得“天下无敌”之美誉。段位越高的棋手对吴清源的评价越高,只有和吴  相似文献   

7.
北洋军阀段祺瑞虽是一介武夫,但却非常爱好围棋。在他出任临时政府执政时期,围棋名手顾水如、过旭初等人,部被他网罗门下作清客。中华棋圣吴清源在少儿时代,也曾被纳入段府作棋客。一个少年儿童,为什么会和段祺瑞弈棋呢?吴清源的二哥吴景略教授所著《中华棋圣吴清源》一书中,道出了其中的原委。1925年,吴清源的父亲病逝,全家入口生计维艰。吴清源的母亲便去拜访围棋名手顾水如,托请他将吴清源推荐给段祺瑞。一天早晨,当时11岁的吴清源,被顾水如带到北京东城吉兆胡同去见段执政。段祺瑞问过吴清源的年龄、家庭情况后,便叫  相似文献   

8.
更上层楼     
王锐 《围棋天地》2008,(15):52-56
升段瞬间一擒龙段位越高,升段越难。黄奕中六段缺席两年段位赛后,在今年段位赛首轮战胜方捷升入七段。  相似文献   

9.
两次擂争十盘棋 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六月,我与木谷实七段的镰仓十盘棋结束后,读卖新闻社又开始筹划下一次的擂争十盘棋。结果,寻遍棋坛,在秀哉名人逝世后能作为我的对手、可今天下棋迷注目的,除了当时在野的棋界“最长老”、棋正社的总帅——雁金准一八段以外,别无他人。由于当时的日本棋院里八段棋士空无一人,按理能与雁金先生以分先抗争的对手并不存在。然而,因雁金先生本人曾开过尊口“我想与吴清源以分先对弈一次”,读卖新闻这才将我摆在“日本棋院代表”的位置上,希望我与雁金八段分先对弈的十盘棋能够付诸实施。当然,…  相似文献   

10.
曾在日本棋坛“横行”一时的坂田荣男,最高的连霸纪录是本因坊战中的七连霸。1961年,吴清源先生不幸被摩托车撞伤,“吴清源时代”宣告提前结束。而恰恰是从这一年开始,坂田的“本因坊之旅”拉开了序幕。从此,一把剃刀所到之处,撄其锋者无  相似文献   

11.
声名传日     
《围棋天地》2014,(14):92-92
转机总是来自一场意外。吴家有一位在台湾经商的故友名叫林熊祥.来北京做生意期间拜访了已经搬到西城石板房的吴清源一家。林熊祥早年有留日经历.或许与吴毅也有朋友之谊。面对亡友家境的潦倒.又听说吴清源在围棋上造诣匪浅,对日本社会颇有了解的林熊祥推荐吴清源到日本人在北京开设的围棋俱乐部一试身手。毕竟如果有可能的话,在日本,优秀棋手的生活条件要比中国好得多。  相似文献   

12.
细微处受制     
这是昭和九年(1934年),与当时的长谷川章五段下的一盘二子棋,一盘彻底的败局。当时我正处在冲击职业段位的时期,因为骄傲自大而被众多院生所讨厌。那时的我,如果比赛耗时太长,便经常体力不支败北,这就是所谓“坂田一代”。  相似文献   

13.
第一期一、北京女运动员郝致华在第五届全运会武术表演赛中共获六枚金牌,这六枚金牌的项目分别是自选拳、单刀、双刀、对练、鹰爪拳、全能。二、截止到一九八三年底,我共有九段围棋选手四名,他们是陈祖德、聂卫平、吴淞笙、马晓春,获得最高段位的女棋手是孔祥明,她的段位是七段。我国第一个战胜日本九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末,在日本关西棋院的倡导下,东瀛棋坛开始加强对中国古谱的研究力度。1981年关西棋院出了一本名叫《兼山堂弈谱研究》的小册子,顿时轰动了日本棋坛。《兼山堂弈谱》为清初国手徐星友所著,其中精华乃徐星友与其师大国手黄龙士所弈的十局,世称“血泪篇”。这十局乃黄龙士授徐星友三子所弈成,其时徐星友已是天下无敌。关西棋院研究后声明:依现下日本的段位标准,黄龙士起码有十一段!其行棋之严谨、构思之精巧、算度之准确、  相似文献   

15.
积年恩怨     
王祥云 《围棋天地》2014,(18):92-92
吴清源一行于神户上岸后,经过五天的辗转,于1928年10月28日抵达东京日本棋院。日本方面名流毕集,五十四岁的本因坊秀哉率领门徒亲自迎接,四十岁的濑越老师也在队列之内。不过,在这一天,除了心思澄澈的吴清源之外,对这一光荣场景倍感荣耀而毫无二心者,恐怕只有山崎有民一人了。  相似文献   

16.
从昭和八年(1933年)十月十六日开始的由读卖新闻主办的向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先行挑战赛在每周星期一进行,规则规定对奔至午后四时结束。这盘棋一直进行到翌年一月二十九日才告终局。每次对奔都由黑棋下最后一手棋才封盘,在现在看来这是不公平的。但是,当时这是年轻棋手与前辈棋手对弈的惯例。十九岁的吴清源的此时段位是五段,他并没有对这一规定有什么特别的不满。在进行这盘马拉松对养的过程中,他还参加了大手合比赛的六盘棋,新闻棋四盘,NHK一盘的比赛。当时下一盘这样的棋约需要二三天的时间。对于这盘与秀哉名人进行的对局…  相似文献   

17.
苏甦译 《围棋天地》2011,(24):112-113
除与中国的交流之外,古代的日本与朝鲜在围棋上也曾经有过若干往来,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当年朝鲜国手李杓史与初代本因坊算砂的对局。这一局,算砂授对手三子轻易获胜,此后日本棋界便定下了与外国棋手对弈让三子的规矩,一直沿用到近代。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专访     
《围棋天地》2005,(8):13-13
记者:首先要恭喜你捧得理光杯,夺冠之际,你最想说些什么? 谢赫:此时我最想感谢的是原北海舰队司令员苏军,他老人家已于去年6月16日去世,今天(4月5日)正值清明节,我的夺冠也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我幼时学棋,当时青岛的围棋环境并不是很好,就在我学棋一年后,苏司令邀请国手华伟荣七段到青岛讲棋,当时华老师认为我在围棋上很有天份,这使得爸爸有了让我走职业道路的念头。可以说这个契机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棋源杯”全国围棋段位赛结束了,在本届段位赛上我省又有三名少年棋手定上初段,他们分别是梁春晨、张维、孙湛博,在棋界黑龙江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去年的段位赛上,赵守洵、杨潜、朴文 、 杨硕经过激烈的拼杀,入段成功。他们升上初段那一刻,脸上绽放的笑容还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一个省两年之内产生7个专业棋手,这是非常少见的,我省至今已有现役棋手12人。 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专业棋手的风采吧! 问题图一:这是笔者执黑的一盘对局,白棋刚下了一子,白中央很薄,黑棋该如何冲击白棋呢? 解答图:黑1冲强手,这…  相似文献   

20.
结果,发现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件:昭和二十二年(1947)八月,我的师傅濑越先生向日本棋院提交了一份我 的“辞呈”。查日本棋院理事会的纪录,于昭和二十二年九 月十二日的理事会上,有一段“吴清源一事”的议题,并且 还有“十四日濑越先生交来辞呈”的纪录。我急于澄清事实 真相,与木谷实一起拜访了濑越先生。 然而先生也心情抑郁,只答道:“因有各种压力,实在 是出于无奈。第二年,我也被迫辞去了理事长之职。”说完 便缄默不语了。看来先生不愿过多地触动往日的伤口。提 起昭和二十二年,正是我竭诚效力于玺宇,同时与桥本宇 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